華誼兄弟澄清
如今的 娛樂 圈,隨著曝光途徑的增多,小生小花頻出。
但往前倒推20年,內娛可謂是“四旦雙冰”的天下。
她們年紀相仿,也差不多在同壹時期走紅,人氣實力相當。
不同於今日“小花”們暗戳戳地掐架,煽動粉絲舉起鍵盤開戰。
“大花”們的紛爭,向來是正主親自下場。
唇槍舌戰,妳來我往,戰況激烈。
為了搶到有限的頭部資源,多分壹杯羮。
幾個女人的“戰鬥”壹炮打響,壹場大戲鋪展開來。
命運的交點,發生在1998年。
還在中戲讀書的章子怡,壹眼被張藝謀選中。
幸運如她,剛成為“謀女郎”,李安又對她拋出了橄欖枝。
壹部《臥虎藏龍》,讓章子怡亮相好萊塢,直接走上國際化路線。
在這同壹年,和章子怡的大熒幕路線不同,在小熒幕爆紅的Z薇,同樣來勢洶洶。
她的風頭,大大蓋過了壹旁演丫鬟的範冰冰,從而忽視了這個潛在的威脅。
殊不知,她的位置早就被盯上。
而比她們都靈氣有余的,只能是周迅。
同是這壹年,周迅出演了《大明宮詞》的“太平公主”。
從此,“五官靈動”這個形容詞有了代言人。
與此同時,內地第壹部真正意義上的青春偶像劇,俘獲了老中青三代觀眾的心。
壹部《將愛情進行到底》,讓大家記住了清純美麗的徐靜蕾。
慢慢了解才發現,她不僅會演戲,還會導戲、寫書。
於是,這位寶藏女孩被冠上了“才女”的稱號。
這四位同壹年走紅的女孩,大殺四方,穩占壹線。
2000年,壹家報社媒體,首次提出了“四小花旦”的說法。
這個稱號後來演變成了“四大花旦”,也表示了業界和觀眾對她們的認可。
所以,當時不少女星都對著四個位置,虎視眈眈。
妄圖擠掉壹個,自己補位上去。
但是在僧多粥少的 娛樂 圈,補位並不容易。
躍躍欲試的壹群人中,屢戰屢敗。
直到兩個“冰冰”的出現,動搖了這個格局。
2000年,華誼成了“廝殺”主戰場。
原本做廣告的華誼兄弟,開始往明星經紀轉型。
在壹眾藝人還在心裏打鼓時,李冰冰做了“第壹個吃螃蟹的人”。
李冰冰的到來,不僅讓王中磊、王中軍兄弟倆吃了顆定心丸。
她還牽線搭橋了壹位重要人脈: 內地第壹經紀人,王京花。
於是,王京花帶來陳道明、範冰冰、胡軍、夏雨等壹眾大腕,才有了華誼初期人氣旺盛的局面。
旁人都還好,偏偏範冰冰也倚靠了這個山頭。
李冰冰也沒想到,她竟然把日後的勁敵,親手送到自己跟前。
給華誼立了大功的李冰冰,立馬就嘗到了甜頭,公司為她談下了《少年包青天》裏“淩楚楚”壹角。
《少年包青天》的收視壹路高漲,憑借著不錯的班底和討喜的人設,李冰冰也得以壹炮而紅。
緊接著,2001年《包青天2》開拍,陣容裏的“冰冰”,卻換成了範冰冰。
到手的鴨子飛了,這讓李冰冰很是不爽。
畢竟對於李冰冰來說,自己也算是範冰冰的半個恩人。
早年間,小李早就跟著王京花發展了,而小範還跟著賈雲手下。
在兩人合作了《青春出動》後,這對同名姐妹惺惺相惜。
“傻大姐”李冰冰還把小範介紹給了王京花,所以才有了她後來的崛起。
只不過這個妹妹的城府可不簡單,直接認了王京花當幹媽,還搶了李冰冰的角色。
由此,“雙冰”結下梁子,逢到好資源必搶,好戲開始上演。
在王京花的規劃之下,範冰冰開始往電影大熒幕轉型。
2003年,範冰冰接到了馮小剛的《手機》劇本。
她要飾演的角色“武月”,和此前她塑造的單純、乖巧的角色大相徑庭。
“武月”是壹個心機頗深的第三者,電影尺度也不小。
所以她頗為猶豫,但當她聽說李冰冰也對這個角色感興趣時,她瞬間拍板決定接了。
範冰冰憑這部戲拿了獎,上升勢頭很猛。
李冰冰不甘示弱,在2004年也接下了馮小剛的電影《天下無賊》。
有意思的是,小範在采訪裏意有所指,稱這個劇本先找的我,但我沒時間。
而對於外界的“壹姐”之爭,李冰冰在采訪裏更是不繞彎子,直言和範冰冰比沒意義,還不如和章子怡比。
簡而言之就是: 和我打擂臺,妳還不夠格。
而李冰冰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她當時的目標,是躋身“四大花旦”。
所以她直接對標了,走上國際路線的章子怡。
當時的李冰冰,雖然沒能憑《天下無賊》拿獎,但是《雲水謠》卻壹舉拿下百花獎、華表獎。
兩個大獎在握,她自然是有底氣無視小範,追趕小章。
眼看著兩人的差距逐漸拉大,範冰冰哪能坐視不理。
於是,她做出了壹個重要決定:進軍香港市場。
她火速結識了香港影壇的大哥洪金寶,在大哥的賞識之下,她出演了不少香港班底制作的電影。
同時,這位大哥出手闊綽,還送了她壹套豪宅。
這就不免讓看客多想了,壹個背景深壹個容貌美,還送資源、送房產,交情匪淺,傳出不少流言蜚語。
在那個年代,緋聞就是最好的宣傳手段,範冰冰的熱度也空前高漲。
不過,“雙冰”爭艷卻意外消停了壹段時間。
因為此時,兩人迎來了更強的對手。
周迅也簽約了華誼,加入戰場。
2006年,周迅進入華誼,是馮小剛牽的線。
兩人剛合作《夜宴》,又恰逢周迅和老東家的合約到期,簽約華誼是水到渠成。
當時的周迅,滿載榮譽。
壹部《如果.愛》,讓她壹舉斬獲了金像獎、金馬獎,實力不可小覷。
她的加入,對於雙冰而言,是不小的壓力。
仔細想想,任由華誼的名號再響,資源也就那麽多,再多壹個人搶,日子終究是越過越難。
剛好此時有個新的契機,王牌經紀人王京花要自立門戶了。
雖然她沒想帶走太多的明星,但範冰冰主動找到幹媽,說要跟她壹起走,果斷退出了戰場。
而李冰冰卻留了下來,畢竟當時的緋聞,都傳她是華誼老板娘。
任周迅再厲害,員工還是鬥不過老板娘的。
為了先發制人,李冰冰率先搶下杜琪峰的新片《蝴蝶飛》,當時有很多消息稱,女主原本定的是周迅。
大概是華誼為了補償周迅,於是又餵了個新資源,徐克的《狄仁傑》。
徐克和周迅在曾壹起合作過《女人不壞》,能夠二次攜手,雙方都很愉快。
周迅還特意去了趟香港,和徐克組局,並邀約了林青霞,向她取經。
就在她躍躍欲試時,她的角色落在了李冰冰身上。
好在華誼還有《風聲》,把它推給了周迅,不過她還是沒能躲過李冰冰,這是部雙女主電影。
憑借這部電影,兩人雙雙獲得金馬獎提名,最後影後還是落在李冰冰手裏。
領獎時,李冰冰激動地哭成了淚人。
周迅也似乎提前得知了結果,直接沒去頒獎現場。
面對采訪時,她也說: 冰冰是個好演員,冰冰更需要鼓勵。
壹個“更”字,壹切盡在不言中。
周迅此時已是三金影後,也確實沒有李冰冰那麽看重這個獎項。
畢竟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李冰冰獲獎後,輿論都替周迅鳴不平,也驗證了人心所向。
任周迅再雲淡風輕,添了三次賭也看清了局面,所以也果斷離開了華誼。
但此時的範冰冰,局面比周迅更窘迫。
2007年的芭莎慈善夜上,貢獻了“四旦雙冰”名場面。
除了向來神隱的徐靜蕾沒出席,Z薇、周迅,章子怡,李冰冰四人非常親密,交流頻繁。
而範冰冰卻和她們,隔了壹個黃曉明,全程無交流,格外孤獨。
當年同是還珠劇組的“塞婭公主”張恒就爆料過,小範曾把小趙罵哭過。
但小範的經紀人後來澄清過,說那時候都是小孩子,不存在誰欺負誰壹說。
話是這麽說,但兩人同場,明顯尷尬。
整場晚宴上,只有壹直在外打拼國際市場的章子怡不了解內情,對範冰冰和顏悅色。
而為了拉近距離,小範更是跑去章子怡的壹號桌去親熱貼面,蹲在她椅子後合影,身段放得極低。
對上眼緣的兩位,更是在09年合作了電影《非常完美》。
私下采訪裏,小範又是閨蜜情深,又是出主意幫她學英文,壹副姐妹和諧的樣子。
當艷壓通稿紛至沓來之時,小章才看清了小範的嘴臉。
於是有了兩人在訪談節目上的劍拔弩張。
範冰冰在電影裏,演得是壹位耍大牌、愛挑事是女明星, 她“笑”著調侃:我演的是章子怡。
章子怡立刻“笑”著回懟:妳怎麽不說演的妳自己。
借著章子怡發難,稱兩人有場戲,要把胡蘿蔔當成對方互砍。
章子怡說:她演的時候我在邊上看著心想,天哪,誰敢娶這樣的女人。
範冰冰不甘示弱回擊:妳以為妳又好到哪裏去?
在聊到愛情觀、家庭觀時,章子怡直接對範冰冰說:那妳就快點生個小孩吧。
這句話本身問題不是很大,但是結合當時範冰冰的境況那就很有深意了。
當時關於範冰冰的弟弟,身世謠言四起。
所以章子怡這招還真狠。
另壹邊,李冰冰闖進好萊塢,瞄準了章子怡的位置。
恰好,當時小章因卷入財色糾紛陷入了“潑墨門”。
原本章子怡與鄧文迪***同投資的電影《雪花與密扇》,開拍在即。
這場風波讓章子怡不得不退出拍攝,李冰冰、範冰冰和舒淇成為熱門人選。
最終,還是李冰冰拿下了這局。
不僅如此,她還把章子怡的好閨蜜鄧文迪也搶了過來,得了戲也搶了人脈。
緊接著,雙冰又在好萊塢上空,再次交手。
妳有幾句臺詞,我有幾秒鏡頭,都成了她們相鬥的實績。
就在“四旦雙冰”兩兩之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對戰中。
網絡時代已經來臨,流量推舉出了楊冪、唐嫣等新“四小花旦”。
大花們,也開始笑看她們這壹代的風雲。
退出大舞臺?那是不能夠的。
也正是因為折騰了半生的她們,做不到停下來,是非也找上門來。
2018年,馮小剛和範冰冰再次合作了《手機2》。
只不過這次合作,半路殺出來個小崔,翻出了他和馮小剛的新仇舊恨。
剛開始,馮小剛並不把他放在眼裏。
小範也憑借在圈子裏多年的人脈維系手段,選擇站隊馮小剛,發文“武月很開心”。
生氣的小崔,揭開了 娛樂 圈的遮羞布,整個圈子抖三抖。
範冰冰更是被矛頭抵在喉嚨上,“陰陽合同”讓她壹夜涼涼。
補稅九億,更是讓老百姓開了眼。
如今的她,依舊在嘗試各種方法謀復出。
只是“劣跡藝人”的稱號,戴上就難摘掉了。
而在今年7月,國內頂流吳簽出事後,把徐靜蕾推到了風口浪尖。
雖然徐靜蕾算是歸隱比較早的大花,也避開了她們的多年大戰。
但是雁過留痕,她的所言所行都有日後翻車的可能。
吳簽歸國時,就被她力薦還說了不少好話。
在她早年時,大談D孕凍L ,令人咋舌。
再加上她和王朔的關系,橫在頭上的“三”,無可辯解。
所以如今的她謹言慎行,本就歸隱的她,更是尋不到蹤跡了。
就在最近幾個月,Z薇也成了不可說。
官方沒通報,大家也都雲裏霧裏。
曾經的“四旦雙冰”變成了“三旦壹冰”。
還在拍戲的大花裏,也就章子怡和周迅有新作。
兩人都經受了“下凡”演被吐槽的尷尬。
也都證明了靠演技讓觀眾真香的實力。
時光流逝,帶走了她們的少女容顏,和恩怨情仇。
不過歷練了她們的演技,留下了作品和實績。
這幾位花旦的常青和隕落,也向 娛樂 圈後輩們留下了經驗教訓。
德在藝先,若德不配位,再美的“花”也有衰敗的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