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如何理解乳化機理,影響乳化體穩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如何理解乳化機理,影響乳化體穩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乳化(emulsification),乳化是液-液界面現象,兩種不相溶的液體,如油與水,在容器中分成兩層,密度小的油在上層,密度大的水在下層。若加入適當的表面活性劑在強烈的攪拌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狀液,該過程叫乳化。

影響乳化的各種因素

1、乳化設備

制備乳狀液的機械設備主要是乳化機,它是壹種使油、水兩相混合均勻的乳化設備,目前乳化機的類型主要有三種:乳化攪拌機、膠體磨和均質器。乳化機的類型及結構、性能等與乳狀液微粒的大小(分散性)及乳狀液的質量(穩定性)有很大的關系。壹般如現在還在化妝品廠廣泛使用的攪拌式乳化機,所制得的乳狀液其分散性差。微粒大且粗糙,穩定性也較差,也較易產生汙染。但其制造簡單,價格便宜,只要註意選擇機器的合理結構,使用得當,也是能生產出壹般復合質量要求的大眾化的化妝品的。膠體磨和均質器是比較好的乳化設備。近年來乳化機械有很大進步,如真空乳化機其制備出的乳狀液的分散性和穩定性極佳。

2、溫度

乳化溫度對乳化好壞有很大的影響,但對溫度並無嚴格的限制,如若油、水皆為液體時,就可在室溫下依借攪拌達到乳化。壹般乳化溫度取決於二相中所含有高熔點物質的熔點,還要考慮乳化劑種類及油相與水相的溶解度等因素。此外,二相之溫度需保持近相同,尤其是對含有較高熔點(70℃以上)的蠟、脂油相成分,進行乳化時,不能將低溫之水相加入,以防止在乳化前將蠟、脂結晶析出,造成塊狀或粗糙不均勻乳狀液。壹般來說在進行乳化時,油、水兩相的溫度皆可控制在75℃-85℃之間,如油相有高熔點的蠟等成分,則此時乳化溫度就要高壹些。另外在乳化過程中如粘度增加很大,所謂太稠而影響攪拌,則可適當提高壹些乳化溫度。若使用的乳化劑具有壹定的轉相溫度,則乳化溫度也最好選在轉相溫度左右。乳化溫度對乳狀液微粒大小有時亦有影響。如壹般用脂肪酸皂陰離子乳化劑,用初生皂法進行乳化時,乳化溫度控制在80℃時,乳狀液微粒大小約1.8-2.0μm,如若在60℃進行乳化,這時微粒大小約為6μm。而用非離子乳化劑進行乳化時,乳化溫度對微粒大小影響較弱。

3、乳化時間

乳化時間顯然對乳狀液的質量有影響,而乳化時間的確定,是要根據油相水相的容積比,兩相的粘度及生成乳狀液的粘度,乳化劑的類型及用量,還有乳化溫度,但乳化時間的多少,是為使體系進行充分的乳化,是與乳化設備的效率緊密相連的,可根據經驗和實驗來確定乳化時間。如用均質器(3000轉/分鐘)進行乳化,僅需用3-10分鐘。

4、攪拌速度

乳化設備對乳化有很大影響,其中之壹是攪拌速度對乳化的影響。攪拌速度適中是為使油相與水相充分的混合,攪拌速度過低,顯然達不到充分混合的目的,但攪拌速度過高,會將氣泡帶入體系,使之成為三相體系,而使乳狀液不穩定。因此攪拌中必須避免空氣的進入,真空乳化機具有很優越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