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音樂劇:定義、分類、特征

音樂劇:定義、分類、特征

1、定義:

音樂劇(英語:Musical theater,簡稱 Musicals),早期譯稱為歌舞劇,是壹種舞臺藝術形式,結合了歌唱、對白、表演、舞蹈。通過歌曲、臺詞、音樂、肢體動作等的緊密結合,把故事情節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表現出來。雖然音樂劇和歌劇、舞劇、話劇等舞臺表演形式有相似之處,但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歌曲、對白、肢體動作、表演等等因素給予同樣的重視。音樂劇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

2、分類:

(1)百老匯

像“好萊塢”與美國電影的關系壹樣,壹提起“百老匯”人們便會很自然地想到美國戲劇。“百老匯”是紐約市曼哈頓區的壹條大街的名稱。在這條大街的中段壹直是美國商業性戲劇娛樂的中心,因此“百老匯”就成為美國戲劇活動的代名詞了。

(2)黑人

音樂劇表現手段從以歐洲為主移向以美國為主,就是因為黑人的襤褸時代爵士樂、靈魂音樂、遊吟和憂傷藍調的流行。再後來的搖擺樂也有強烈的黑人音樂背景。著名的黑人音樂劇包括《演出船》、《波吉和貝絲》、《天空小屋》、《聖路易斯的女人》、《花之房》(1954年)、《牙買加》等等。

(3)倫敦西區

倫敦西區音樂劇更多地受歌劇和輕歌劇的影響。英國音樂劇的發展很少在舞蹈方面做特別突出的改進,這裏的藝術形式的結合是把歌劇、輕歌劇的傳統以及音樂喜劇的傳統與爵士樂、踢踏舞和芭蕾進行壹定程度的結合。

(4)世界音樂劇

其他英語國家創作的音樂劇,在百老匯和倫敦西區通常能得到較好的認同,例如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等國家創作的音樂劇。

廣受歡迎的歐洲大陸國家所創作的音樂劇,包括如德國創作的《Elixier》,《路德維希二世》,奧地利的《吸血鬼之舞》、《伊麗莎白》、《莫紮特》、《麗貝卡》,捷克的《吸血鬼德古拉》,法國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羅密歐與朱麗葉》、《小王子》等等。

日本用遊戲,動漫故事創作的本土化音樂劇,例如《魔女宅急送》、《網球王子》、《美少女戰士》、《櫻花大戰》等,也獲得長期公演。

在其他國家包括韓國、荷蘭、意大利、瑞典、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俄羅斯、土耳其、中國等等,音樂劇也在逐步發展中。

3、特征:

音樂劇的文本由以下幾個部份組成:音樂的部份稱為樂譜(score)、歌唱的字句稱為歌詞(lyrics)、對白的字句稱為劇本(book/script)。有時音樂劇也會沿用歌劇裏面的稱謂,將歌詞和劇本統稱為曲本(libretto)。

音樂劇的長度並沒有固定標準,但大多數音樂劇的長度都介乎兩小時至三小時之間。通常分為兩幕,間以中場休息。如果將歌曲的重復和背景音樂計算在內,壹出完整的音樂劇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曲。

音樂劇擅於以音樂和舞蹈表達人物的情感、故事的發展和戲劇的沖突,有時語言無法表達的強烈情感,可以利用音樂和舞蹈表達。在戲劇表達的形式上,音樂劇是屬於表現主義的。在壹首曲之中,時空可以被壓縮或放大,例如男女主角可以在壹首歌曲的過程之中由相識變成墮入愛河,這是壹般寫實主義的戲劇中不容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