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巨蟒的天敵是什麽呢?
成年的蟒蛇基本沒有天敵,基本上只有大型的食肉動物才可以對其構成威脅,蟒蛇在幼年的時候還是比較弱小的,壹般的進攻型動物都可以捕獲,成年之後的蟒蛇攻擊力十分強大,壹般不會被捕獲。
蟒蛇的攀援能力較強,可以在水陸兩種地形暢行無阻,壹般在夜間出行,白日昏睡,雜食性,主要以鳥類、鼠類、小野獸及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為食,其牙齒尖銳、獵食動作迅速準確,有時亦進入村莊農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時雄蟒也傷害人。卵生,每年4月出蟄,6月份開始產卵,每產8~30枚,多者可達百枚。蟒蛇的習性是喜熱怕冷,對氣候的變化非常敏感,比如氣溫在30℃以上時,蟒蛇的活躍程度較高;在25℃時活躍程度壹般;在20℃時基本上不活躍或很少活動;15℃左右基本會進入昏睡狀態;溫度到達5℃以下,蟒蛇死亡的幾率會很大。除此之外,在劇烈的陽光暴曬時間過長也容易導致蟒蛇的死亡。
網紋蟒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蛇,但它並不是最重的蛇。目前世界上最重的蛇是森蚺,它是蚺不是蟒。目前已記錄的森蚺,最大體長是6.28米,體重是153公斤。我覺得森蚺是世界上最重的蛇,這個應該是按平均來計算的,因為有吉尼斯世界紀錄表明,在2012年9月入選的最長圈養蛇類記錄中的壹條網紋蟒,體長達到了7.67米,體重達到了158.8公斤,這要比已記錄的森蚺最高體重還要高壹些。
在美國佛羅裏達州的沼澤區,生活著緬甸巨蟒和美洲鱷兩個兇悍品種,其中緬甸巨蟒是後來的入侵物種,對這片土地的很多物種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成年的緬甸巨蟒體型巨大,基本可以達到五米之長。2009年,佛羅裏達大學的野生動物研究員捕獲了壹條5米長的緬甸巨蟒,並且發現它剛剛吞食了2米長的美洲鱷。由於緬甸巨蟒的入侵。當地的很多本土生物數量急劇減少,最終當地的相關機構每年去清理壹定數量的緬甸巨蟒。
活動情況因季節不同而異,冬季壹般不活動,氣溫回升到25℃以上時,僅中午之後短暫出現。在春、秋季節,日出後活動,夜間少活動。高溫天氣多夜間活動取食,午後常躲藏陰涼處休息。高熱過後開始變得活躍。雨天活動少,刮大風時則進入洞中隱蔽。有群居冬眠的習性,冬眠期約4個月,寒冷地帶約5個月。冬眠大多利用自然洞穴、獸穴及巖窟。
曾經有人說親眼看到壹只蜜獾咬死了壹頭中大型巨蟒,主要還是因為蜜獾的力量和持久力,壹旦咬住壹件物體,很難使它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