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發壹下高達Z和ZZ滴劇情

發壹下高達Z和ZZ滴劇情

《機動戰士Z高達》 (1985年3月2日~1986年2月22日)

“在人類意識的根源裏,有發動戰爭的習慣嗎?Z(Zeta),那是宇宙的吶喊。把僅存的希望寄托在那裏,赤色彗星夏亞在飛翔……而卡繆·維丹則看到時代的淚水。”

宇宙世紀0087,壹年戰爭結束後7年。吉恩公國在敗戰後投降,但不承認這失敗的吉恩殘黨仍然活躍在地球圈。為了剿滅殘黨,地球聯邦於0083年成立了“提坦斯(Titans)”,但提坦斯卻變成了地球圈中的強權軍閥,殘害宇宙居民的組織。為了與提坦斯對抗,軍事組織“奧古”於0085成立;在那兩年之後,奧古的MS侵入壹座殖民地,與提坦斯發生沖突,還是在偶然之下,少年卡繆·維丹乘上了新型機,高達Mk-II,隨後又因憎恨提坦斯的原因而加入奧古,從此卷入奧古、提坦斯和新吉恩的三方混戰之中。

80年代中期,日本的泡沫經濟正發展到頂峰。在虛假繁榮景象的刺激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陷於虛浮之中。但這繁榮卻使動畫界得到了絕好的發展機會;當時東京的地價高到在理論上能把美國買下來,錢似乎是用不完的,在那個時代,日本動畫在精神上達到了至今仍無法與之相比的高度。真實系機器人動畫的發展也在此時同時達到頂峰,大量長篇、現實主義的傑作在80年代中期紛紛誕生;當時以深刻、政治性和現實主義著稱的的《太陽之牙達格拉姆》竟做了92話,至今仍保持著Sunrise最長原創TV動畫的紀錄,而偉大的《裝甲騎兵波特姆斯》更是以“最真實的真實系”動畫為名,載入史冊。

——在這樣的時代中,《Z高達》也同樣表現出了那種精神:在《Z高達》中,以政治勢力來說,是三方混戰,各方內部的派別也互相牽制、鬥爭;《Z高達》在政治層面上的刻畫,是高達系列中最真實的,劇情非常緊湊,人際關系空前復雜,更沒有按照傳統模式把動畫給做成單純的善惡二元化。今天的敵人變成明天的友軍,今天的朋友變成明天的敵人,沒有絕對的正義和真理,這本來就是人間的現實;在這壹點上,《Z高達》和《裝甲騎兵波特姆斯》所要表達的東西是壹致的,但劇情的復雜也同時使得當時每周觀看壹集的觀眾無法理解,同時,因為動畫中同時采用了好幾個人的機械設定(永野護、小林誠、出淵裕),不同風格的機設也令《Z高達》中的機體變得混亂不堪,相互抵消,所以盡管《Z高達》中產生了少數被永久傳頌的名機,但機設整體的水平卻反而顯得凡庸。

……到了2004年,Seed Destiny也播映了。和前作照抄初代高達壹樣,在Destiny身上也可以看到許多Z的影子;但現在的時代和那個機器人動畫的黃金年代已無法相比,所以,Destiny能夠做的只是用壹個大大的肥皂泡遠遠地折射出過去時代的光影,在屏幕上投下壹幅光怪陸離的扭曲景象。像Z高達那樣嚴肅地討論政治和軍事,它做不到,但它至少可以裝著在嚴肅地討論;如果說Seed是偶像劇的話,那Destiny就只是壹個背景大壹些的肥皂劇而已。卡繆的別扭到了飛鳥真那裏變成了毫無人性,鳳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到了史黛拉那裏變成了不講道理的瘋狂。接下來,看看誰是Destiny裏的羅莎米婭?——現在日本的年輕人的精神層面只適合這種動畫,所以Destiny的產生擁有必然的深厚土壤;但在看這壹部肥皂劇的同時,我們還是不能忘記,那些沒有輕浮也沒有泡沫的真正經典。

到了現在,我們可以客觀地審視《Z高達》的地位。雖然富野對它的評價很低,認為是失敗作,但相對地,在Fans中也有很多人將《Z高達》看作高達系列中最優秀的壹作;說到底,關鍵在於這種極度復雜、現實的刻畫是否符合觀眾的胃口,但應該承認,有能力和精力品味《Z高達》魅力的觀眾並不多。而在《Z高達》及那些偉大的名作之後,真實機器人動畫在泡沫經濟中過度膨脹,走上了邪路:設定越來越龐大、復雜、晦澀,結構越來越混亂,動畫本身的制作水平卻越來越差,就這樣壹直走到泡沫經濟崩潰的時候……

《機動戰士高達ZZ》 (1986年3月1日~1987年1月31日)

如果說《Z高達》還是因為表現層次過高而無法得到廣泛***鳴、本身還是很優秀的作品的話,那麽,《高達ZZ》在高達系列中則可以算作制作不佳的壹部。從播映時間上就能看出,它在《Z高達》完結的次周就緊接著播出,動畫裏的時間也正好是《Z高達》大結局的壹周之後;在殖民地周圍撿宇宙垃圾賺錢的少年捷度·亞希塔成了主角,開始是開Z高達,動畫放映到中期之後改開新銳機,高達ZZ(學習《戰鬥機甲薩芬格爾》的樣子,從《Z高達》開始就確立了高達系列的壹個慣例,即高達動畫中主角基本上要在中途換壹次機體);提坦斯這時已經覆滅,《高達ZZ》的故事所講述的,是在那之後,奧古與新吉恩爭奪地球圈霸權的戰爭。

因為《Z高達》的灰暗色調遭到批評,因此《高達ZZ》竟反其道而行,變成了壹部主體色調明快還帶著搞笑風格的動畫;但關鍵問題在於,動畫的不受歡迎其實和作品的風格沒有太大關系,當時真實機器人動畫的整體恐龍化才是根本原因所在——結果,《高達ZZ》風格的陡然改變使觀眾更加不能接受,收視率繼續低迷,然後,因為富野壹貫在作品裏殺人成癖,到了最後又開始大量死人,把動畫攪得亂七八糟,實在是乏善可陳。當時Sunrise本來已經決定,在《高達ZZ》之後,要花大力氣做壹部電影,以夏亞為主要角色;原來是預定要讓夏亞在《高達ZZ》中出場的(事實上他已經在OP裏登場了),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結果直到最後夏亞也沒有出現。——這部電影在ZZ完結的壹年後公映,就是廣為人知的:《逆襲的夏亞》。

《機動新世紀高達X》 (1996年4月5日~1996年12月27日)

以“單個字母”命名的高達此時幾乎已經成了壹個系列。在《高達W》播映完畢的壹周之後,《機動新世紀高達X》開始播出;和《高達W》的閃光相較,《高達X》發出的光則顯得陰晦、暗淡。它以無愧於終結者的身份,結束了將近四年的這壹串作品,只不過它所依靠的並不是自身的優秀表現,而恰恰是與優秀相反的那些東西。

A.W.(After War,戰後)15年,地球與宇宙殖民地之間的“第七次宇宙戰爭”結束已有15年。在那次戰爭中,宇宙殖民地軍以高達歷史上最大的手筆,把成百上千的殖民地像下雨壹樣砸到了地球上,地球上的壹切幾被摧毀殆盡,就像核戰之後的世界壹樣;在這荒廢的世界上,有壹群人專門以尋找戰前留下來的物資、然後再加以倒賣為生,這些人被稱為“拾荒者”,事實上等於是武裝商人、探險家、傭兵和強盜的混合體;而同樣是靠著小偷小摸和撿廢棄物資為生的少年卡洛德·蘭接受了壹項委托,救回被“拾荒者”的壹艘陸上戰艦“自由號”綁架的少女蒂法·亞迪爾,但將她救出後,他發覺事情不是這麽簡單。蒂法引導卡洛德到了戰前的壹個軍事基地,在那裏,卡洛德看到了戰前留下來的超級兵器,高達X……

其實,《高達X》的故事還是很不錯的。它的設定很明顯有《高達ZZ》的影子:在戰後荒廢的世界上成長起來的新壹代年輕人,再加上之前那場戰爭中遺留下來的種種糾葛;但它卻在全部高達系列中留下了最低的收視率和最差的商業成就的紀錄。究其問題,就是動畫的節奏感掌握得太糟糕了。前面二十多話根本沒有主線可言,拖沓得令人昏昏欲睡,到後面十幾話時又開始猛趕,劇情來不及展開描述就匆匆被推到臺前,結果無論是情節還是人物,都無法給人留下什麽深刻印象(男女主角和少數幾個人物除外。“幸好蒂法還算可愛,不然她可真就壹無是處了”),再加上這部動畫是非富野高達裏唯壹壹部企圖探討所謂“新人類”的作品,——《高達X》的新人類是高達系列裏最詭異的,“新人類”的概念從富野構想中的“人類的革新”變成了“只是有超能力的人”,——對高達系列不了解的新觀眾看了只會壹頭霧水,而老觀眾卻普遍感到憤怒。

在播映的時候,《高達X》的收視率壹路直線下降,從開始時最高的6.2%,壹直跌到臨近結束時最低的0.6%(它可是在黃金時段播出的啊!),從任何角度看,這都是徹底的失敗;《高達X》也因此成了除初代高達以外,僅有的被勒令中途停掉的高達動畫。在日本這樣壹個完全商業化的社會中,投資方還能夠讓《高達X》把所有劇情大概講完,並好歹湊出壹個結局來,已經是非常給它面子了;它要不是高達的話,估計連30話都撐不到。用我壹個朋友的話來說,這就是“看在妳祖上有功的份上,我就不殺妳了,妳趁早自裁了吧”……

只有在今年年初《高達X》出了DVD之後,Fans對它的整體評價才有所回升。但以動畫那種失敗的節奏感,如果放到電視上壹周壹集地播出,想想都是不可忍受的;如果它全部以最後10集的節奏來做,那將是很好的作品,起碼比現在要好,但這種想象如今也已是不可能了。《高達X》之後,Sunrise有兩年多沒再出過TV版的高達動畫,這其中不能不說沒有《高達X》失敗的影響。順便壹提,《高達X》整整39話的腳本全部由編劇川崎ヒロユキ壹個人(渣!)負責,這是很不常見的;同時,對動畫的失敗,他也不能推卸自己的責任。

《機動戰士高達 第08MS小隊》 (1996年)

如果說《高達0080》以其殘酷和悲哀打動觀眾的心弦,《高達0083》靠著嚴謹和真實吸引高達迷的目光,那麽,在1996年推出的這第三部“08”系OVA,《機動戰士高達 第08MS小隊》,它的立足點則是歌頌人性的浪漫;正是因為處在戰爭的環境中,所以這份浪漫才格外珍貴:在硝煙和鮮血中,那成長出來的白色小花顯得格外脆弱,似乎很快就會被踐踏在泥濘之中。但是,這樣的花朵卻正是人類最應當珍惜、最可寶貴的財富,等到和平時代,它必將會美麗地盛開,萌發出新的種芽。

《08MS小隊》的劇情發生在壹年戰爭期間,正和初代高達的故事平行。到地球戰線赴任的年輕聯邦軍官斯羅·亞瑪達,在壹次偶然的交火中,結識了敵人、也就是吉恩軍的女駕駛員愛娜·薩哈林。這壹對互相抱有好意的年輕人,因為正屬於敵對的兩方,所以不得不互相戰鬥,在戰爭中苦苦維持自己的感情;另壹方面,斯羅和他所帶領的、第08MS小隊的隊員們,也在不斷的戰鬥中逐步培養起友誼和信賴。有人將《08MS小隊》稱為“未來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有人稱它為“宇宙世紀的《兄弟連》”,這兩個評價正好概括了這部動畫的兩條敘述主線。本作的監督飯田馬之介雖然因為《08MS小隊》出現的壹些設定上的硬傷而被Fans謔稱為“飯桶馬之介”,但他確實是想做壹部真實地反映戰爭中普通士兵生活和情感的動畫,在這壹點上,《08MS小隊》做得非常成功。

看近幾年來的新設定,Sunrise的確有把《08MS小隊》定位為“壹年戰爭後拍攝的戰爭紀錄片”的想法,以彌補其中壹些設定的硬傷,當然,對壹般觀眾而言,探討這個是無意義的。用“宇宙世紀的《兄弟連》”來評價《08MS小隊》,壹點都不錯,因為《08MS小隊》正是如《兄弟連》那般,刻畫著士兵們在戰爭中真實的姿態,同時又加以商業化的包裝;不過,至少《08MS小隊》還是真心實意地想痛斥戰爭的殘酷和黑暗,宣揚反戰。為了彌補動畫最後對結局交代不清的遺憾,《08MS小隊》又特意做了壹話“之後的故事”,1998年也推出了短篇外傳性質的劇場版《米娜的報告》,和《高達W》的劇場版《無盡的華爾茲 特別篇》同時上映;僅這壹事實就能說明,《08MS小隊》在商業上的成功是無可置疑的;但若真要說“戰爭的殘酷和悲哀”,則它比《高達0080》還差了壹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