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雙江旅遊景點介紹 雙江遊覽

雙江旅遊景點介紹 雙江遊覽

昆明有到雙江的野滴?

您好,是的,昆明有到雙江的野滴。雙江是壹個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的縣,距昆明市區約200公裏,是壹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古老縣城。雙江縣擁有眾多的自然景觀,如雙江河、茶山、熱帶雨林、森林等,景色宜人。雙江縣的野滴是壹個很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它位於雙江縣境內,是壹個美麗的湖泊,湖面寬闊,湖水清澈,湖邊有美麗的山景,還有壹些漁船在湖上遊行,景色十分優美。雙江縣的野滴是壹個很受歡迎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有大量遊客前往參觀。

想去重慶潼南旅遊,當地有哪些必須打卡的景點?

有好幾個,都是風景秀麗或者有著特殊紀念意義的地方。潼南在重慶也算得上是壹個比較出名的地方,如今的潼南在不斷的開發下已經成了壹個旅遊勝地。

1.楊_公故裏景區

楊_公故裏景區是全國的紅色教育基地中的壹個,是壹個有著紅色愛國意義的旅遊景區。楊_公故裏景區裏面有著楊_公舊居以及陵園,還有其他的許許多多的住宅以及保護單位。楊_公故裏景區位於潼南的郊區,是為了紀念楊_公而修建的。耗時兩年,占地50畝,終於修建成功。內有楊_公的舊居,古色古香,建築還是以前的老式古典建築風格,裏面更有楊_公同誌生前的居住痕跡,非常有價值和意義。楊_公陵園裏有楊_公同誌的雕塑,也很有紀念意義,楊_公陵園占地30畝,非常的大,風景也很好,適合這種偉人在此長眠。

2.潼南大佛寺

大佛寺景區顧名思義就是裏面大佛多,而且大。大佛寺景區裏面保留得有從隋朝以來各朝的佛像和道像,還有著非常多的碑文以及前人留下的書刻等,有著很大的參考價值和紀念意義,是拍照留文的好地方。寺內有著全世界最大的室內飾金大佛,還有著其他的風景,比如著名的十八勝景。

3.雙江古鎮

雙江古鎮早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圍繞雙江而建,被群山環抱其中,風水極好。古鎮也非常的有特色,到現在裏面都還保留得有大量的古代建築群,有著古典的氛圍,其中還有著很多的文化底蘊,比如各種民間風俗。相比於上面兩個景點,雙江古鎮比較適合去遊玩,畢竟是比較接近現代化,各種設施也比較齊全,非常方便。

重慶古鎮旅遊景點

作為壹座歷史文化名城,千年歷史鑄就了重慶的巴渝文化底蘊,那壹條條石板街,壹座座吊腳樓,就是重慶這座城市久遠歷史和記憶的見證。古鎮,總讓人覺得充滿歷史感和人文沈澱。喜歡在旅遊中尋找特別的妳,也壹定不願錯過它的平靜與淳樸。重慶有哪些古鎮呢。

龔灘古鎮

龔灘古鎮位於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境內,坐落於烏江與阿蓬江交匯處的烏江東岸,是壹座具有1700多年歷史的古鎮。

古鎮現存長約三公裏的石板街、150余堵別具壹格的封火墻、200多個古樸幽靜的四合院、50多座形態各異的吊腳樓、獨具地方特色,是國內保存完好且頗具規模的明清建築群。專家學者考察後認為,龔灘古鎮可與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鎮媲美。

淶灘古鎮

淶灘古鎮其實應該叫淶灘古寨,距今已200多年。淶灘寨占地0.25平方公裏,四座城門呈十字對稱,寨墻全部是半米多長的條石砌成,十分堅固。而塞內還保存著200米的青石板街道,400余間清代民居。由於傍著渠江,仗著舟揖之利,床灘還是個著名的水碼頭,有水便能引來商,當時的淶灘寨商賈雲集,街市興旺,十分繁華,依山而築的二佛寺也香火不斷,是盛極壹時的風水寶地。

龍潭古鎮

龍潭鎮位於重慶市酉陽縣東南部,距縣城30公裏。因鎮上兩個氽水潭,形似形似“龍眼”,常積水成潭故名“龍潭”。面積7.2平方公裏,是3.5萬土家、苗族、漢族等民族聚居地。清雍正13年(1735年),被壹場大火燒毀,才遷往龍潭河(古稱湄書河)旁重建。憑借龍潭河、酉水河之便,逐漸發展成為重要的商業集鎮,古稱:龍潭貨、龔灘錢。鎮上以火磚砌成的圍墻,高達十幾米或二三十米不等,再用鐵或木料砌成約1米高的楔子護墻,內修房舍。壹層樓名“印子屋”,其形像壹枚方印,此即獨具特色的封火桶子。

路孔古鎮

路孔古鎮位於重慶榮昌縣城城東,鎮街距縣城13公裏,幅員面積24平方公裏。古鎮得名來源於壹段民間傳說,相傳明朝有位叫曾傲的和尚,雲遊到此,見河對岸壹帶風景宜人,適於修身養性,決定在此建座寺廟。發覺坡邊有六個石孔,似與河中相通,便往石孔倒入糠殼上試壹試,不久糠殼果然從河中冒出,於是就把這裏叫作“六孔河”,後來又喊做“路孔河”。路孔場、路孔鄉、路孔鎮也因此得名。

偏巖古鎮

座落在華鎣山脈西南面的兩支余脈之間'地處丘陵,呈東北高,西南低之勢。平均海拔為520米,最高達942.9米。清代屬江北廳禮裏六甲,乾隆二十四年門乃9年)始在此建場為鎮。因鎮北處有壹巖壁傾斜高聳,懸空陡峭,故名偏巖鎮。該鎮是舊重慶通往華鎣故道上的壹座工商古鎮,昔日商賈雲集,商貿繁榮,名播川陜湖廣。雖經數百年的時代變遷,但其街道、建築、民風、市情仍然保留著昔日古樸、優雅的風貌。古鎮依山傍水而建,立於鎮外,極目遠望,可見幢幢木屋磚舍依山分布,重重疊疊,錯落有致。

中山古鎮

中山古鎮俗稱三合場,又名龍洞場,地處江津市南部山區,距重慶市區125公裏,約壹個半小時車程,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四面山壹脈相連。古鎮背山臨水,場鎮建築靠水而建,由龍洞、荒中壩、高升橋三條小街連接而成。以前,三合場曾是繁華的水碼頭,為川黔山區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尚存的南宋題刻***82字,記敘李脊用、魚子仙等泛舟遊覽壹事,境內還有漢代古墓葬枇杷巖墓群。

松溉古鎮

松溉瀕臨長江,距離重慶永川城區約40公裏,順江而下到重慶市區有143公裏,溯江而上到四川宜賓有229公裏,因境內有松子山和既水而得名。“壹品古鎮,十裏老街,百年風雲,千載文脈,萬裏長江”,這就是總的形容松溉鎮的。松溉古鎮律動的建築遺存、優美的自然景觀、豐富的人文遺址以及獨特的碼頭文化,給到過松溉的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塘河古鎮

塘河古鎮位於重慶江津市西南渝川結合地帶,重慶市風景名勝區黑石山——滾子坪境內,東北面與白沙鎮毗鄰,緊靠成渝鐵路和長江黃金水道,西南面與四川合江接壤。古鎮現存明清古建築群近4萬平方米,主要分布為塘河古街區、石龍門莊園、廷重祠三大部分。古鎮街道依山而建,從河畔碼頭起呈階梯狀蜿蜒上揚。約長600米的主街連接著橫街子、廟巷子兩條小街,由三道寨門把持著。拾級而上沿街建築多以青石為基、磚木為墻、奇檐鬥拱、雕梁畫柱、錯落有致、美不勝收。

寧廠古鎮

寧廠古鎮是三峽地區古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和搖籃,堪稱世界的“上古鹽都”和世界手工作坊的鼻祖。古鎮地處巫溪縣,依山傍水而建,青石街道逼仄,吊腳樓、過街樓等古建築和居民沿後西河蜿蜒延伸,俗稱“七裏半邊街”,寧廠古鎮有4000多年的制鹽史。並因鹽而興,有過“壹泉流白玉,萬裏走黃金”的輝煌。

雙江古鎮

雙江古鎮位於重慶市潼南縣雙江鎮,嘉陵江直流涪江的下遊。雙江古鎮街道由青石板鋪就,店鋪相間,樓臺錯落,庭院森森,古色古韻。古鎮建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余年歷史。現今存有中街、東街、上西街、下西街等9條街道,縱橫交錯,形成了雙江古鎮獨特的風景。古鎮的房屋同樣歷史久遠,部分是明清時期的建築,保存非常完好,別具壹格。

雙江在什麽地方?是屬於哪個地方?有什麽旅遊景點?

雙江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因瀾滄江和小黑江交匯於縣境東南而得名。

旅遊資源

猛庫萬畝野生古茶樹群落

1997年8月,猛庫大戶賽群眾在猛庫大雪山中上部壹帶發現了大面積的野生古茶樹群落, 2002年12月5日—8日,由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雲南茶葉協會、雲南省臨滄市茶葉協會等單位專家組成的野生古茶樹考察組,深入猛庫大雪山,對野生古茶樹群落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論證,得出了科學的鑒定意見。專家們壹致認為:“猛庫大雪山的古茶樹群落面積12000畝,海拔高度為2200-2750米,是目前國內外已發現的海拔最高、面積最廣、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抗逆性最強的世界第壹野生古茶樹群落。”“古茶樹群落屬原生自然植被,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和保存價值,是珍貴的自然遺產”。“ 其中,1號大茶樹位於海拔2720m處,株高16.8m,基圍3.25m(基部直徑1.04m),胸圍3.1m(胸徑1m),樹幅13.7×10.6m,樹齡千年以上”(後來又發現了壹棵比1號大茶樹還大的1+1號大茶樹)。

大浪壩森林生態旅遊度假區

大浪壩森林生態旅遊度假區是充分整合豐富獨特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融山、水、林、民族風情為壹體的旅遊項目,景區內森林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水體皎潔,地貌景觀奇特多樣,形態逼真。水文景觀清秀,動靜水景融為壹體,清澈明鏡,形態各異的五個人工湖,掩映於群山峻嶺之中,倒影著眾山、森林、藍天和白雲,給人以美的享受,是旅遊觀光、避暑度假、休憩療養、科研科考的理想勝地。

猛庫古茶谷

猛庫古茶谷位於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猛庫鎮北部南猛河上遊,猛庫大雪山萬畝野生古茶樹群落山腳。該景區由野生古茶樹群落、神農祠、冰島湖(南等水庫)、民族村寨及冰島栽培型古茶園等各具特色的景點構成。屬休閑度假、科考探險、尋幽探秘、民俗風情及茶文化體驗為壹體的綜合型旅遊景區,也是雙江“十壹五”重點開發旅遊項目。

浦家大院

浦家大院是雙江德勝(今大文鄉)圈控革命思想傳播者浦世民的故居。圈控,即今大文鄉千信,位於縣境東側瀾滄江西岸重山之中,距縣城60余公裏,距大文鄉政府9.5公裏。浦家大院始建於1944—1945年,建築為兩層桿欄式,土木結構建築,占地面積726.8平方米,1999年8月大文鄉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革命老區。

1948年秋,中***地下黨員李培倫受中***雲南省工委的指派,率民主青聯盟員魏文才、新聯盟成員王維人來雙江開展工作,宣傳革命理論,組織武裝鬥爭。三人來到雙江後,首先到德勝圈控找到當地開明人士浦世民建立關系,並經浦世民介紹認識刀三。1949年2月27日,在李培倫、浦世民、刀三的組織領導下,圈控各族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向反動腐朽的國民黨統治政權打響了雙緬第壹槍。從此,為雙江解放事業奠定了基礎,在雙江多種民族聚居的地方傳播了革命思想。因此,大文鄉革命老區文化遺址——浦家大院是革命傳統和歷史經驗的見證,是壹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當年進行革命傳統及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雙江古鎮景點介紹

雙江古鎮景點介紹:

1、清代壹條街,即古鎮老街,大部分為清代修建,亦有少部分為民國時期所建。鎮內上西街、下西街、正街、河街空間尺度較小;正街筆直,其余街道沿地形起伏錯落。民居皆以圓木為柱、檁,扁材為枋,屋面小青瓦,屋頂以青瓦疊脊,白灰勾線,檐口施瓦當,用瓦滴,檐下施斜撐,垂花柱,開花窗,立板門,門旁安腰枋,裝腰門,置櫃臺。

2、興隆街大院位於猴溪對岸,建於1895年,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為木質穿鬥結構建築。面闊5間3進,門窗、隔扇、垂柱、斜撐、屋脊雕飾精美、保存完好,今為雙江鎮中學辦公用房。

3、禹王宮位於北街,建於清初。四合院布局,迎面壹座青磚牌坊,門楣上方磚雕戲目20余臺,玲瓏剔透,栩栩如生。牌坊後為古戲樓,樓下為過道,樓上為戲臺,臺沿鏤刻戲曲人物。屋頂青色筒瓦,四角高翹。戲臺相對為正廳,擡梁式建築。

4、1992年,被重慶市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居內布置“楊_公同誌生平業績展覽”,館內分“文字圖片資料”和“復原實物”兩部分。

5、楊氏民居位於古鎮北街田壩大院,始建於清光緒四年,於清光緒十六年落成。為穿鬥式、擡梁式、懸山頂木結構建築,面闊7間4進,四合院布局。有大小房屋廳堂51間,宅後建有對稱小花園,有2株百年蠟梅樹、2株百年葡萄樹和1株百年四季黃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