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阿裏、萬科等都在養豬,他們打的什麽算盤?跨界養豬真的賺錢嗎?

阿裏、萬科等都在養豬,他們打的什麽算盤?跨界養豬真的賺錢嗎?

5月份,萬科公開招聘養豬崗位,並宣布了第壹期先養25萬頭的計劃。壹時之間這個新聞刷屏了各大媒體,網絡上也都是議論紛紛。但事實上,萬科並不是第壹家跨界參與到養豬業的企業。阿裏巴巴、京東、網易等都有涉足。為何有這麽多大佬紛紛選擇涉足養豬行業?他們打的是什麽算盤?

17年前,那位著名的北大畢業生選擇賣豬肉時,他壹定沒有想到生豬行業將引壹眾商業大佬競折腰的局面。事實上,對於房地產行業而言,加入養豬業當然不是萬科壹家。在萬科之前,碧桂園、萬達、恒大等頭部房企也均紛紛宣布進軍農畜業。

2018年5月,碧桂園微信公眾號曾發布壹則招聘養豬專家的信息。彼時,碧桂園稱目前正在招聘養豬事業部負責人,要求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工作職責包括主持事業部全面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制定事業部發展戰略及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等。“鳳場”養豬,壹時間引起行業熱議。萬達和恒大的養豬時間線則更早。2014年底,王健林曾宣布去貴州養豬,萬達提供豬仔和飼料,後續豬肉通過萬達廣場賣到全國。2016年許家印則投資3億,在貴州援建110多個養豬為主的農牧基地。不過,當時萬達和恒大都將養豬的目的定位於“扶貧”。

而互聯網大佬們,養豬走的都是高 科技 的路子。最先下場的是網易丁磊,2009年就已經開始了養豬,憑借住公寓、聽音樂、不吃抗生素、慢養300天等獨創的養殖模式和高品質的特性獲得了大量關註。在2015年的時候,還把自己養的豬在烏鎮宴請了壹眾聯網大佬;網易丁磊之後,2018年3月,阿裏雲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達成合作,通過人工智能系統“ET大腦”實現全方位的智能養豬。據阿裏雲介紹,到2020年雙方合作的生豬產出或將達到1000萬頭。

與阿裏差不多的時間,京東在2018數字 科技 全球 探索 者大會上,劉強東宣布成立京東農牧,正式向養豬業進發。京東農牧通過與大學、科學院等專業機構合作形式,發布了“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設備(IoT)+神農系統(SaaS)”三大模塊的農牧智能養殖解決方案。換句話說,就是讓養豬變得更加機械化和智能化,比如豬臉識別攝像頭、餵豬機器人、巡檢機器人、伸縮式豬欄等等高 科技 都應用上。2019年618前夕,京東數科旗下京東農牧更是推出與吉林精氣神合作的首批AI養殖豬,全渠道聯合上線“AI鮮肉鋪”。通過京東智能養殖解決方案,幫助大中型養殖企業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節省飼料8-10%,縮短出欄時間5-8天。據不完全統計,如果整個中國養殖業應用這壹解決方案,每年至少可以降低行業成本500億元。

而在中國壹眾地產和互聯網大佬入市之前,國際投行就已將眼光瞄向了中國的生豬產業。先是高盛斥資近3億美元在湖南、福建壹帶大手筆全資收購養豬場,後是德意誌銀行註資6000萬美元獲取上海宏博集團公司養豬場30%的股份。當時,外資投行“炒豬”的言論同樣令市場咋舌不已。

養豬會成為萬科以及那麽多 科技 和互聯網公司的新選擇,歸根到底還是養豬掙錢,特別是在疫情之後,豬肉價格更是居高不下,利潤就更高了。就養豬產業而言,說生豬是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並不為過。

2019年,豬肉價格大漲,國內龍頭企業河南牧原股份的股價壹路走高,董事長秦英林也因此成為河南首富。在2019年的福布斯內地富豪榜上,秦英林家族以1174億元的財富值,躍升至榜單第9位,超過了張壹鳴。秦英林也是唯壹躋身榜單前十的食品類企業家。要知道在壹年前,他在這個榜單上僅排名第68位。而如今,他的總資產已經超過了許多互聯網以及地產大佬,是雷軍的1.91倍,是孫宏斌的1.66倍。目前養豬行業就是造富的搖籃,壹大批養豬的企業成績都很不錯。今年第壹季度,另壹家龍頭企業溫氏股份的凈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5倍;新晉頭部企業新希望,凈利潤同比增長125—140%。其他的中小型企業,有的凈利潤甚至是去年的7倍。湖南的養殖企業唐人神,每賣出壹頭豬,就可以賺1750元。

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在中國人生活裏,豬肉是如此的重要。中國是全球第壹大豬肉消費國,也是第壹大豬肉生產國,每年出欄的豬約有7億頭。整個豬肉產業的市值達到3萬億元,與豬肉直接相關的產業有1.4萬億元,是智能手機市場的2-3倍。比養殖市場規模更龐大的是國內豬肉的消費市場,消費量約占到世界豬肉消費總量的壹半以上。在中國,豬肉人均年消費量約59公斤,平均每人每天要吃掉3兩多的豬肉,需求量是世界平均量的兩倍。

然而與歐美國家 科技 化程度高、信息化管理的養殖生產模式相比,中國的農業發展仍處於以勞動力養殖為主的低水平狀態。在大佬們下場之前,在養豬行業,中國的物聯網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幾乎壹片空白,生豬個體數據卻長期空缺。這也給了壹眾大佬介入的機會。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大佬在養豬業方面是要把 科技 實力運用到極致。互聯網公司擁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系統,不只是簡簡單單的養豬,賣豬,而是創新技術與傳統相結合的科學養豬。

事實上,豬肉價格高居不下,暴利,或許才剛剛開始。本來按照往年的情況,大家過年回家也就能呆個7天-10天。誰能想到今年受疫情影響,無數人被封城。這讓去年本就受“豬瘟”影響,庫存不多的豬,又壹次庫存加急。然而,沒想到的是緊接著又來了第二個暴擊。國外也壹下爆發了疫情。特別是巴西,美國出口最多豬肉給我們的幾個國家,而我國對豬肉需求並沒有因此減少。種種因素加在壹起,導致目前的豬肉價格只會長不會跌。這樣壹來,未來跨界養豬的企業只會越來越多。在殺入養豬產業的巨頭們不斷增加之際,養豬市場將有哪些新玩法值得期待。

謝謝觀看,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