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找確定性

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找確定性

閱讀筆記第134/365天

今日閱讀《升維——不確定時代的決策博弈》

第9章: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找確定性

壹、“不變”比“變”更重要。

1、去哪裏尋找確定性?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壹直在思考壹個問題“未來10年哪些東西是不會變的?”他認為這個問題比“未來10年世界是什麽樣的”這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企業戰略就應該建立在那些不變的東西之上。

股神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就是壹個追求確定性的決策系統,他的投資模式非常穩定,不被短期股價波動所左右。

頂尖牌手和普通牌手的壹個重要差別,就是頂尖高手具有能夠始終保持穩定決策的能力,不會因為周圍環境變化、或輸或贏的結果而影響決策。

那麽,什麽可以給我們確定性呢?“不變”的最後無不指向無形目標如偏好、使命和價值觀等。所以,無形化的事物往往可以提供給我們確定性。行為學經濟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壹個對事物的認知框架,這個框架會對決策和行為起到參照點的作用,框架就提供了決策需要的“確定性”。

2、極限運動中離不開當下的確定性。

在徒手攀巖的過程中,往前往後都很危險,但最危險的是腳軟心亂。這時候,妳既不能過多地回頭看,也不能向前看,只能專註當下,把握眼下的確定性,壹步步來。

不瞻前顧後,抓住當下的確定性,這不僅是極限運動挑戰者的必修課,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

3、秘書問題告訴我們,根據經驗形成的標準就具有確定性。

秘書問題的解決方案也是37%法則,這個法則說明了關於決策的兩個重要因素:壹是人的決策標準不會壹開始就形成,而是在經歷過壹個反復試錯的過程後形成的。換句話說,人只有經歷過,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麽。二是那些無形目標,甚至是說不清楚的感覺如好感,才是決策的最終驅動因素,而不是那些具體的、可量化的指標。

亞裏士多德的麥穗問題、秘書問題、公主選婿等問題都是在時間序列裏尋找呼應內心需求的參考標準,但不經歷反復試錯的過程就不會找到這個標準。在這些問題裏,根據經驗形成的標準就具有確定性。

我想到:

試錯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如果家長在每次決策時都幫孩子指明了正確的道路,那麽孩子永遠不會正確的決策方法,因為孩子的試錯經歷被父母剝奪了。所以家長不要認為替孩子做決策是在幫助孩子,也許小的時候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可以少走彎路,能走得更快,但孩子沒有經歷過試錯,他們沒有形成標準,在以後決策中就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而年齡越大決策的重要性就越大,對人生的影響也越大。所以家長壹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有試錯的經歷,幫助孩子最終形成標準和需求,提供決策的確定性。

二、通過最大化努力來最大化自己的機會。

1、用能力和底線盡最大努力。

在確定性決策下,決策者按照利潤最大化做決策,在不確定性決策下,決策者最理想的做法是最大化自己的機會。

1)最大化機會是以壹個確定性的底線為基礎的,底線不可破。

如果底線可以突破,那就不是博弈而是賭博了。同時,不確定性會在博弈結構裏產生壹個確定性博弈所不具備的“外部性”。外部性表示的是,妳會承擔妳強加在其他博弈方(包括招標方或投標方)身上的成本,即妳這樣做只會損人不利己。所以,真實成本給了妳壹個決策參考的指標,而外部性利用不利己的威脅制約了損人利己的機會主義行為。

在“維克瑞拍賣”的競標框架裏,沒有人能把握結果,只能做到把握底線,在守住底線的基礎上,競標者應該給出自己知道的真實成本價,最大化自己的機會,因為底線是唯壹靠人的主動行為就能保證的,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把握底線,出到真實成本價。

2)成本是最好的底線,因為成本是很好的有形化的呈現,體現的是核心能力,且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和理解。

“維克瑞拍賣”告訴我們,按照成本(真實意願)出價,不僅是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最優策略,也意味著妳用自己的能力和底線盡了最大的努力。按照真實意願出價之所以成為最優策略,就是因為它通過最大化自己的努力最大化自己的機會。

我想到: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妳越努力就越能獲得機會。

2、在確定性的基礎上最大化自己的機會。

英國南極探險家歐內斯特·沙克爾頓的南極探險故事是在復雜的絕境中尋求確定性,為自己爭取最大機會的很好案例。

1914年的12月,沙克爾頓和他的27名船員在極晝陽光照耀下開始穿越南極大陸。這在當時是壹個從未有人完成的創舉。1917年春在經歷了兩年多的南極大探險後,他們戰勝了浮冰和風暴,戰勝了平均零下15度的低溫,全部活著回到英國(盡管他們並沒有完成穿越南極的最初目標)。

在南極的自然絕境中,沙克爾頓始終在不確定中選擇人有可能把握住的、哪怕是最低限度的確定性,為團隊爭取多壹份生機:船被浮冰困住時,他選擇棄船登冰,在巨大如陸地的浮冰上建立營地;沈船之際,他果斷改變戰略,將目標從“穿越南極”改為“讓所有人安全回去”;浮冰變小時,他選好目標登艇出發;上島之後,他又帶領敢死隊前往最近的有人區自救;登錯了口岸,在食物和體力有限的情況下,他毫不遲疑的選擇更艱辛卻更有把握的陸地急行軍,向著時間和目標具有確定性的捕鯨站前進,最終在生死壹線之際來到捕鯨站,最終救出余下船員。

對“穿越南極”這個戰略目標而言,這是壹次失敗,但對冒險本身而言,這是壹次偉大的成功。

三、讓高維度引領決策。

1、決策矩陣。

決策矩陣由兩個維度組成:縱軸在主觀上反映我們做選擇的邏輯,橫軸是對事物的客觀分析。前者代表主觀的,無形化的維度,決策者在其中不是中立的;後者是壹個客觀的分析系統,不受決策者的主觀偏好的影響。兩個維度代表著影響我們最終做出決策選擇的標準和偏好,比如長期性與短期性、無形化與有形化、非量化與可量化、穩定性與易變性、價值取向與利益取向等,因此決策矩陣也可以理解成高維度的確定性思考與低維度的不確定性思考之間的博弈。

選擇長遠利益其實就是在縱坐標上做出基於價值觀的選擇,也就是在面對不確定性時,優先滿足無形化維度,長期永遠優先於短期價值觀,永遠優先於利益。

2、稻盛和夫的決策原則。

做投資決策,稻盛和夫首先強調利潤率必須在10%以上,是因為這樣可以確保企業擁有健康、穩定、充足的現金流,使企業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也能有大量現金留住員工、保證員工生存。

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是在滿足經營指標(有形化指標)的基礎上,以價值觀(無形化目標)為取舍標準。他認為,員工在工作中充分發揮積極性的前提是有足夠的安全感,只有在使員工擁有安全感的前提下,以人為本才能刺激員工積極工作、努力創新。

3、在無形化維度上尋找確定性。

無形化自帶長期確定性,代表著更高的維度。在高維度決策裏,我們應該尋找具有相對確定性的參照和依賴,尋找可以把握的目標,即穩定、可控、可用和符合規律的目標,它們可以分為以下3點:

1)符合核心能力:圍繞核心無形化資產的競爭力如制度、產權、模式和規則等;

2)符合現實規律:變化世界中不變的法則;

3)符合真實意願:誠實是最優的策略。

這三點都具有確定性。作為決策參考,並不需要三點同時具備。符合其中任意壹點的無形化目標,就能在決策時給我們確定性的指引。

4、談判就是在不確定性中爭取確定性。

在商業世界裏談判是常有的事,通過商業談判雙方達成協議簽訂合同,之所以簽訂合同,是為了在未來的不確定性裏爭取壹個具有確定性的安排,這就是從不確定性中尋找或爭取確定性。

5、開支管理理念。

在企業日常運營中,開支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開支管理是指對企業所有的支出預算進行整體規劃和管理。為什麽要對開支進行管理?因為企業的收益取決於客戶,收益的發生時間不確定,每筆收益的利潤規模不確定;而開支是屬於企業內部的,通過精細的管理可以基本確定。

開支管理之所以重要,還是因為對企業家、職業經理人而言,每節約壹分錢的開支,在財務上就等同於增加了壹分錢的利潤,是確定的;而每賣出100元的產品,在財務上可能帶來50元的利潤,也可能只帶來壹分錢的利潤,這是不確定的。

四、在商業模式中尋找確定性。

成本是企業創立、運營過程中先天的確定性,但企業還應該也必須打造後天的確定性——流程、系統、制度、準則、模式等。合同、規模、流程、制度,都是企業為把握確定性所付出的努力,這些無形化競爭力才是企業真正的、別人無法模仿的核心競爭力。

1、星巴克從人性價值觀推演新商業模式。

星巴克的收入不僅包括咖啡、咖啡豆消費,其周邊產品銷售收入所占的比例也不低——在星巴克享受咖啡、購買小貴卻不奢侈的產品,是星巴克的壹個重要盈利模式,這個盈利模式是星巴克對人、對咖啡文化的尊重,並由此為消費者營造的良好體驗。

2、宜家堅持自營模式。

自1943年創立以來,自營是宜家的核心商業模式,壹直以來宜家都堅持不合資、不授權連鎖。始終堅持自營模式,這充分體現了宜家對商業模式、價值觀的堅持。堅持就是壹種確定性。這種確定性在某種程度上杜絕了運營者對其他模式的關註和追求,使其專註做好主營業務,積累品牌服務能力。而堅持商業模式使得合同、規章、流程、制度的制定可以往鞏固商業模式確定性的方向進行,系統穩定性又催生了組織有機性。這都是宜家作為企業能夠生存並始終保持競爭力的原因。

3、值得關註的決策系統穩定性。

長期而言,要想獲得贏的概率,主要靠決策系統的穩定,不能時而冒魯莽冒進,時而謹小慎微。

4、企業的核心能力具有確定性。

企業制度、商業模式、企業戰略等都是企業家精神所代表的無形化核心資產的組織和表現形式,它們最終打造出來的就是不可替代和不會被輕易模仿的核心能力,這幾個形式都具有值得堅持的確定性。

5、戰略是用來堅持的。

企業戰略目標是來源於企業的願景和使命,是通過運營指標來實現的。在面對不確定性、危機或兩難的關頭,戰略應該是企業高層決策的確定性和底線。因此,堅持戰略就是堅持最核心的無形資產——企業家精神。

6、把握變化中的不變規律。

經驗和理論揭示了現實世界裏很多長期不變的法則,即使是在壹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復雜系統裏,也還是存在著很多業已證明的有效的法則、規律、效應等能呈現出可靠規律的東西。所以,我們要把握變化中的不變規律。“租界效應”就體現了這壹點。

租界效應是說,當中國整體經濟形勢很好的時候,上海的地產當然也不會壞;但當中國經濟表現不佳時,上海的地產卻會逆勢發展。在當今中國存在租界效應的地方不止上海,還有北京、廣州和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