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縣旅遊必去的景點
永豐縣旅遊必去的景點有:大仙巖溶洞。
大仙巖溶洞位於廬陵文化的發源地之壹的歐陽修故裏---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陶唐鄉。大仙巖溶洞形成於大約2.5億年前,是永豐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旅遊景區。
距永豐縣城45公裏,是壹個山奇水秀,風光旖旎的旅遊勝地,有“無山不巖,無巖不洞,無洞不怪”之說,境內峰巒疊翠,怪石嶙峋。大仙巖溶洞在陶唐鄉東南部,從陶唐鄉遠南村入洞,經婁元村出洞,全長3000多米,為江南最大的溶洞之壹。
自古就以峰奇、洞異、石怪而聞名。洞內有山有水,石柱、石筍、石龜等石雕物應有盡有,形態各異的鐘乳石千姿百態。溶洞內冬暖夏涼,被當地百姓譽為“小廬山”。現為國家AA級景區。
大仙巖溶洞在陶唐鄉東南部,從陶唐鄉遠南村入洞,經婁元村出洞,全長3000多米,為江南最大的溶洞之壹。自古就以峰奇、洞異、石怪而聞名。洞內有山有水,石柱、石筍、石龜等石雕物應有盡有,形態各異的鐘乳石千姿百態。
溶洞內冬暖夏涼,被當地百姓譽為“小廬山”。現為國家AA級景區。贛中山區永豐縣陶唐鄉的大仙巖溶洞,是永豐縣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旅遊景區。相傳“八仙”雲遊四海,曾在此洞相會,故此得名為“大仙巖”。
洞內撲朔迷離,曲折幽深,遊程面積3萬平方米,遊程3公裏,景點30多個,分上、中、下三層甬道,是江西最大的溶洞之壹。
溶洞奇觀。
溶洞為石灰巖質,經過約2.5億年的地質作用形成。大仙巖溶洞長約3000米,洞寬、高普遍為10米至數十米,洞體宏大,氣勢磅礴,為中國江南最大的溶洞之壹。
溶洞結構非常復雜,現已探明溶洞上下有三層,已開發供遊人觀賞的僅為其中壹層。溶洞內的景點景觀,主要由鐘乳石構成,形態各異,晶瑩如玉,奇幻詭怪、惟妙惟肖。溶洞大致可分為三段,***有景點27處。
母子洞內石乳、石筍遍布;石桌、石墩、石像、奇巖怪石,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堪稱人間奇境。
走進大仙巖溶洞,第壹段前後***有兩個大廳,其中壹個高達數十米,寬近百米,可容納近千人。在燈光的照耀下,正面洞壁上有三個人形巨石,高約10余米,兀立如屏,俗稱“三仙”,故此地名為“仙巖”。
在“仙巖”周邊擡眼望去,兩邊石壁上呈現出晶瑩如玉、奇幻詭怪的群猴戲舞的獨特景象,同時,綿羊吃草、聚龍騰飛、觀音坐蓮、童子歡號等奇石異巖,不但越看越像,而且步移景換,令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另外壹廳內石林交錯,內有石梯田、石柱、石林,景觀亦真亦幻,令人難分真假。廳內還有壹個大石峰,好似大佛端坐,頸掛項珠,道貌岸然,周圍石柱林立,如武士列陣。大佛之前還有壹些石乳,如香燭高燃,似神殿壹般。整個大廳氣勢雄偉,蔚為壯觀。
穿過“仙巖”兩洞之後,沿壹條小溪而進,便是大仙巖溶洞的第二段,各種石桌、石凳、石花、石床遍布洞中,還有形態各異的石猴、石龜等。小徑旁有飛瀑,如白絹飄飛,似天女散花,令人眼花繚亂。
仔細看去,壹灣清溪泄入深淵,巨崖下有壹深潭,令人目眩。曾有好事者投以石塊,轟然如雷,甕聲甕氣,余音裊裊,這裏便有了“雷響潭”的美譽,似乎也代表了大仙巖的熱情好客。石乳倒立晶瑩欲滴。
穿過飛瀑,盤旋而上,就到達了巖洞的第三段,這裏地勢迂回曲折,寬窄相間,洞寬處如進大廈,洞窄處如入小巷。洞頂石乳倒立,長短各異,晶瑩欲滴。
再往裏則是巖洞的第四段,洞中幽黑,四周巖壁猶如天然浮雕,左側有豬頭石、玉兔石,右側有美女梳妝石、磨盤石,勝似人工雕塑,令人賞心悅目。
在溶洞的2500米左右便進入了大仙巖溶洞的下洞,沿石徑盤旋而下,只見洞中有洞,回廊曲折,洞內則越走越窄,忽然又“柳暗花明又壹村”。
這裏千仞絕壁,壹洞中開,洞高20多米,寬50余米,長百余米,可同時容納上千人。洞中見天,光亮如晝。洞中壹側,壹條小溪潺潺流淌。陽光之下虹影高懸,絢麗無比,讓人感覺似乎到了“懸巖滴水晴疑雨,涼氣襲人夏似秋”的蓬萊仙境。
而到了秋冬季節,洞中仍有小溪流水,水石相搏,聲如彈琴,但卻不見礦泉滴珠,洞內幹燥溫暖,舒適宜人。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大仙巖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