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善《紙棺材》
林子楓給老友馬老師送完葬回到家,心裏不是滋味。
葬禮自然很隆重,馬老師的許多學生如今都是當地政商兩界的要人。馬老師活著的時候沒有得到的殊榮都在死後得到了。
那林子楓為啥還是覺得遺憾呢?
棺材。林子楓遺憾的是給馬老師送終的那口棺材。那是壹口薄薄的柳木板打就的棺材,那柳木也不是好柳木,上面有許多圪節。雖然是火化了,骨灰盒裏裝著骨灰,民間的風俗還是要在骨灰盒外面套上壹個棺材才顯得莊重。馬老師下葬的墓地是在距離縣城不遠的他老家的祖墳裏,起了個大墳堆,立了塊墓碑,頗有古風。宋朝人範成大曾說,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壹個土饅頭。土饅頭指的就是墳堆。
林子楓為馬老師感到不值,忙活了壹輩子,養育了滿堂兒女,到了連口像樣的棺材也沒撈著,不值,太不值了。有個成語說瀕臨死亡的人叫行將就木,木,就是棺材。
林子楓想到了自己,老伴去世得早,骨灰壹直存放在殯儀館。自己只有壹個兒子,假如哪天與世長辭了,兒子會不會像馬老師的孩子們壹樣買口薄皮棺材打發自己呢?或許兒子給我買的棺材還不如馬老師那口棺材呢。
靠誰也不如靠自己,趁我還能做主,自己給自己預備壹口像樣的棺材總不是件難事吧!
人們常說的三長兩短就是棺材的意思,棺材的蓋叫天,棺材的底叫地,左右兩塊板子叫日、月,前後兩頭叫彩頭、彩尾。棺材蓋是人死後才合上,沒合上蓋之前是三塊長的(地、日、月),兩塊短的(頭、尾)。所以民間常說:遇到個三長兩短的。在舊社會做棺材的師傅叫斜木匠,屬於斜木行。因為棺材板是壹頭寬壹頭窄,壹頭厚壹頭薄。過去的斜木匠要想壹天做完壹口棺材,七個斜木匠得忙活壹天,如果八個木匠壹天做完就很輕松。這叫七忙八不忙。那時候沒有電鋸電刨子,全靠人工,自然做得慢。到如今也沒這麽多講究了,木匠鋪也做棺材,做好幾個放那裏,賣完了再做。
林子楓在縣城找到壹家木匠鋪,說要給自己定做壹口棺材。木匠鋪的老板說有現貨,不用訂。林子楓說我要定制壹口,不要現貨。木匠鋪的老板意識到來了大主顧,就說,妳要什麽樣的棺材說給我聽聽。林子楓問,做棺材最好是用什麽木料?老板說,聽我師傅說,做棺材最好的棺木是陰沈木,是介乎於木化石壹般的東西,遇火不燃水浸不腐,寸材寸金,過去是帝王顯貴的專用品。再就是金絲楠木,據說許世友將軍下葬時就是用的金絲楠木做的棺材。不過許將軍沒火化,是土葬,如果金絲楠木棺材裏擱個骨灰盒,白瞎了金絲楠木這樣的好料了。再有就是梓木松柏之類的了。林子楓說,陰沈木和金絲楠木沒地兒找去,即便有我也用不起,甭管梓木還是松柏,妳給我選高檔點的木料做就行。老板說,那就用老料吧,我這裏存著壹些從過去大戶人家房子上拆下來的梁檁、門板什麽的,這些木料本來是準備做高檔家具的,都是好材料,還耐腐蝕,就是價格貴點,做出來的家具能當古董賣。林子楓說,行,就用老料,只要棺材做出來讓我滿意,價格好說。
壹個月後,木匠鋪老板來電話了,說棺材做好了,讓他帶足現金去提貨。
到了木匠鋪,壹見到做好的棺材,林子楓眼淚都要下來了。他摸著打磨得滑溜溜的棺材,恨不能馬上就躺進去。縱有廣廈千萬間,棺材才是人的最後歸宿啊。
交完錢,林子楓給兒子打電話,讓他找輛車來把棺材拉回家。兒子壹聽爸爸做了口棺材,還要往家拉,電話裏就急了,說,我的親爸爸哎,妳弄口棺材回家擱哪兒啊?林子楓說擱車庫裏。兒子說,擱車庫裏我的車擱哪兒啊?再說車庫擱口棺材也不好看啊,整天守著壹口棺材,多膈應啊。林子楓不說話了。兒子接著說,妳問問木匠鋪老板,存放在他那裏,咱給存放費行不行?林子楓沒辦法,只好和老板商量,老板說,存可以,太長時間肯定不行,我的場地也有限啊。林子楓說,我也不能為了這口棺材現在就死去啊。老板笑了,說,誰逼妳了?林子楓又掏了壹筆不菲的存放費,棺材就擱在了木匠鋪。
隔三差五的,林子楓就到木匠鋪去看看自己那口棺材,還帶去了壹塊大塑料布,把棺材嚴嚴實實地蓋了起來。老板見他常去看棺材,就跟他打趣說,您老放心,這棺材跑不了。
這壹天,林子楓又來看棺材,正巧有個中年人來買棺材。中年人看了看存放在庫房的棺材,都不滿意。突然中年人眼前壹亮,看見了林子楓存放在那裏的那口棺材。此時林子楓正揭掉塑料布擦拭著棺材蓋板。中年人就問老板,那口棺材多少錢?老板說,那口棺材是那位老爺子的,只是存放在這裏。中年人說,我媽昨天去世了,老人家生前說讓我準備壹口好棺材,我總覺得老人沒那麽快,就沒準備,這猛不丁的還真來不及做口好棺材。中年人對老板說,妳去問問老爺子,把棺材轉讓給我,我出高價,妳再給他做壹口。
老板把林子楓拉到壹邊,把中年人的話壹說,林子楓猶豫了。按說急人所難助人為樂是應該的,可這麽多日子了,他和這口棺材已經有了感情,真有些舍不得。
老板看出了林子楓在猶豫,就說,老爺子您放心,把這口棺材讓給他,我再給您做口更好的。這樣的木料我還存了壹些,足夠再打壹口棺材的。
林子楓是個厚道人,不好意思加價,按原價把那口棺材轉讓給了中年人。中年人聽說林子楓同意把棺材轉讓給他,千恩萬謝地朝著林子楓直作揖。中年人給了木匠鋪老板多少好處,林子楓就不知道了。
回到家,林子楓越想越覺得那口棺材可惜,後悔怎麽就答應了人家呢。兒子知道了棺材被轉讓出去了,長舒了壹口氣說,現在下葬誰還用棺材啊,再說您就訂了壹口,等您老百年之後與我媽合葬,您有棺材,我媽呢?林子楓這才想起,光想著自己了,應該訂兩口棺材才是。
這壹懊惱,林子楓中風了。在醫院躺了三天三夜,不治身亡。林子楓的老家遠在幾千裏之外的南方,不可能歸葬故裏。兒子在新開發的墓園給林子楓買了塊墓地,把林子楓老伴的骨灰也從殯儀館取出,與林子楓合了葬。這種墓地是方形的,面積根本就放不下棺材。於是就只把兩個骨灰盒下葬了。林子楓定制棺材的時候恐怕沒想到這壹點。
林子楓的兒媳提醒丈夫說,爸爸很想有口好棺材隨葬,可惜還是沒能如願啊。
兒子說,這好辦,讓紙糊店糊兩口紙棺材,給咱爸咱媽燒了就行了。於是小兩口就去林子楓和老伴的墓前燒了兩口紙糊的棺材。
壹個月後,林子楓的電話響了,林子楓的電話卡裏還有不少話費,兒子就沒去銷號。林子楓的兒子接起電話壹聽,是木匠鋪老板打來的,說妳定制的棺材做好了,有空過來看看吧。兒子剛想說,我爸死了壹個多月了,可還沒等他開口,那邊已經掛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