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近年來,中國第壹大河流—長江流域中下遊幹流多處發生超警戒洪水。長江流域多發洪水災的原因是什麽?

近年來,中國第壹大河流—長江流域中下遊幹流多處發生超警戒洪水。長江流域多發洪水災的原因是什麽?

1.自然原因

(1)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影響。長江流經濕潤地區,流域廣、支流多,受雙重季風影響,降水多且集中,5月,雨帶位於長江南岸,6月位於幹流及北岸。夏季多暴雨,幹支流汛期長,水量大。異常年份,雨帶徘徊於長江南北兩岸,使南岸洪水、川江洪水、漢江洪水同時襲來,幹流出現特大洪水。

(2)階梯的交界處多山、迎風坡。地處迎風坡,多地形雨。流域內多山,落差大,水流急。

(3)中下遊地勢低平、排水不暢。中遊地區地勢低平,水流緩慢,泥沙淤積,排水不暢。沒有足夠的調洪、滯洪的場所,“九曲回腸”的荊江河道汛期河水排泄不暢,水位擡高,加劇了長江的洪災。中下遊平原地區地勢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暢,是導致澇災發生的根本原因。

(4)東部臨海。瀕臨西北太平洋,受臺風和夏季風影響大,多強風、暴雨和風暴潮等災害。

2.人為原因

(1)濫伐森林,水土流失

(2)泥沙淤積、圍湖造田,河湖蓄洪行洪能力差。

(3)我國的經濟核心地帶。長江流域是我國農業集中,工業、商業貿易發達的地區,人口、建築、交通道路密集,經濟快速發展,資產密度加大,加重了受災體的脆弱性,也加大了災情的嚴重性。

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

營造長江中上遊防護林,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禁止陡坡開荒;充分發揮三峽工程的防洪功能;裁彎取直,疏浚河道;修建水庫、分(滯)洪區;加固堤壩,退耕還湖;平垸行洪,避開洪水高風險區,拆除占據河道建築物;做好防汛搶險物資儲備。

2.非工程措施

制訂救災應急預案,建設防汛指揮系統;利用遙感和地理信息技術進行監測、預報;完善防洪保險體系;加強洪水風險管理,制定洪水風險圖;健全減災規劃和防災法律,加強減災管理和公眾減災教育;落實政策法規,控制高風險區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