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波的欺詐手段
每次沙龍的程序都是壹樣的,從自己450元起薪來廣州打拼、15個月後買房子、18個月買車的“奮鬥故事”開始,黃開始引出“人生的核心價值———責任”的話題。於是,進入算賬環節,他用“相當低”的生活質量標準,最後算出壹輩子至少要賺363.8萬,才能履行人生的責任。黃巧妙地換算成,每月賺4000元的話,要工作75年,而4000元是很多大學生尤其是占華科學員大多數的二本和專科學生可望而不可及的起薪。
幻燈片重重打出“責任、責任、還是責任”、“窮人逃避責任、富人承擔責任”之類的警語。黃波開始介紹自己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要跟大家“玩玩心理學”。於是開始了公司內部叫做“心靈穿刺”的環節。
大家全體起立,熄燈。黑暗中只有黃的聲音:“接下來妳聽我的就行了。別怕,黃老師在。”黃要求學生們“擁抱自己,慢慢放松。隨著我的聲音去思考去想象”。 音樂輕輕響起,黃用晚會主持人壹般“如泣如訴”的聲調:“多年以前,我出生在壹個非常非常幸福的家庭,壹位非常愛我的母親,時刻保護我的父親……”慢慢地,他講到大學生對未來就業只有“兩千三千的工資”的“很煩、很迷惘”,對父母的白發和皺紋的愧疚和焦慮,黑暗中,歌唱父母恩情的女聲吟唱越來越強。最後,黃強調,同學們必須追求成功,“讓妳母親壹生微笑,讓妳父親為妳自豪”;等到重新開燈,很多學生已經泣不成聲。
沙龍的後半部分是介紹公司提供的各種課程———“成功人士”主講,加上到著名企業參觀和實習。盡管,後來很多學生發現,市場上類似的拓展項目,收費通常不到壹半。
決定報名的學生,黃會讓公司員工去辦收費手續,他則把沒有報名的學生集中,“解決問題”。這時,黃“最寶貝的大徒弟”,壹名暨南大學在校高年級學生上場,嫻熟地開始遊說———黃對她的介紹是,“沒讀大學就賺了四萬了”。
這名“大徒弟”表明自己是從課程受益者的角度談體會。從她花高額學費上外語中學,到保送暨大的經歷,“大徒弟”向大家重申知識的重要:“我短短幾個月就賺幾萬塊……關鍵看有沒有這個能力和本事,這是靠學來的;48次課程能認識48位老師,假設和其中三位老師成為朋友———人脈就是錢脈!”
對於還猶豫舍不得交出定金的學生,黃波最後推出據說是不收學費,只收120元會員費的“創業聯盟”和“就業精英會”項目。
這壹場“沙龍”的推銷意味相當明顯,其程序跟傳銷組織的洗腦“晚會”神似。但對於在很多困局內的學生,卻意味著救贖。
華科西點的學員以二級學院、專科的學生為主,還有少量對專業不滿意的重點院校學生。尤其對那些因為高考失誤而進入二級學院的學生,參加職業培訓,是他們不甘人後“求上進”的方式。
二本A院校,壹個學年需要6000多元學費,二本B則壹般壹年要1萬多。高昂學費的另壹面,是這些院校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遠不如重點院校。同學們大多面對眼下的家庭經濟壓力,和四年後的就業難題,慧珊說,“都有壹種蠻希望在學校就創下壹點事業的想法。”如慧珊所在的二本A學校,或米蘭所在的專科,都在偏遠郊區,學術人文類講座極少,對外兼職實習機會也幾乎沒有。校園講座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商業類培訓機構打著公益牌子做的。昂貴的公務員考試培訓、上萬元的名企實習計劃,在學校都頗有市場。
面臨極大的就業壓力,而課業卻很悠閑,壹年下來學校只有兩次講座,讓米蘭很迷茫。“這時候有這麽壹個培訓機構宣稱可以給實踐機會我們,可以鍛煉我們的協調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有壹個社會經驗豐富的老師教我們,可以給壹個角度我們更好地看到社會與外面的世界,我當時的感覺就像是拿到壹條救命稻草似的。“她說。
壹位女生的網誌寫道:“聽了黃波老師的講課,原本無力的我突然精神抖擻。決定好好幹壹回。”這是很多人的***同感受。 短訓,是學生們進壹步接觸黃波的門檻。其中,最大“賣點”就是“過火海”———壹條20米左右、由燒紅的木炭鋪成的“跑道”,學生們赤足跑過,而不會燙傷。
這個過火海訓練,其實是流行壹時的“成功學”培訓的重要儀式。它在培訓業界的應用似乎始於美國的“潛能開發大師”安東尼·羅賓,而將其引入中國的又是紅極壹時、自稱為安東尼·羅賓“最得意弟子”的“動力成功學創始人”劉壹秒和“華人成功學權威”陳安之。黃波愛展示壹張PS痕跡很重的照片,表示他在“過火海”方面曾由安東尼·羅賓親自指導。 過火海時,黃波告訴學生們這些口號。即便是壹些企業老板、職業經理人,在參加各種過火海大會的時候,都有某種“頓悟”“上層次”之類的體會。雖然這並非真正的“異能”———幾乎人人都可以安然跑過“火海”。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跟“導師”親密接觸。黃波把所有女生叫“寶貝兒”,很喜歡抱同學,對女同學還要摟腰。 “過火海”有壹個被學生們叫做“催眠”的“心靈穿刺”環節,仍然是音樂,黃波詩朗誦壹般的感親恩倡議,孩子們相互摟著肩,哭成壹團。
除了身體接近,還要交心。黃波有若幹著名的故事,除了從450元的底薪做起,壹年從畢業生到CEO (盡管他號稱任職CEO的三個企業都很難查到相關資料,在廣州工商登記系統也沒有記錄),15個月廣州買房的奮鬥故事;還有自幼家貧,母親挖煤把五個孩子拉扯大,現在家族企業做大,報答母親的孝親故事;以及壹個相識於貧困又在境況好轉之後患白血病死去的前女友“阿芳”的故事———他說他因為阿芳,到現在還沒有結婚,手上還戴著當初的訂婚戒指。這些故事無從查證,卻能感動這些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人。
短短兩天壹夜,“畢業儀式”上,孩子們與黃波擁抱哭泣,胡書霖那組的組長,壹個男生,直接跪在黃波腳下磕起了頭。 長訓,是這家公司開出的長期系列課程,據公司宣傳,這52節課的主題是“走向成功的十二個步驟”。負責這個分部的是黃波的竇姓助手,壹次同學生日聚會中,竇以談工作談發展的名義,灌壹名女生酒,並企圖強暴她未遂。
黃波經常勸說壹些女生請他做“心理測試”。這種“心理測試”在學生當中非常有名。增城的壹位女生稱:“他很會抓住別人心理變化,幫助他做事。”連對黃沒有好感的麥文燕,也覺得他“心理方面很厲害。”黃對外宣傳的履歷至今仍是“擁有心理咨詢師國家二級證書,曾為3000多名大學生做過職業人生規劃,被業界譽為‘大學生的人生導航師’”。
黃波使用的是比較經典的“卡特爾十六種人格因素(16PF)”測試工具,這種測試有固定軟件,電腦可以自動生成量表,也有現成的對十六種人格因素的文字解釋。黃波通常會拿著出來的量表,對學生解釋他們的長處和弱點。心理測試是壹對壹地做,對學生們有著極強烈的影響。決定胡書霖對黃的感情的壹刻,便是在“人格分析”時痛哭失聲的時候。
黃還喜歡與女生私聊,比起大庭廣眾下的敘述,故事多了很多涉及性事的內容。接下來,黃開始問,“妳介不介意妳結婚的時候不是處女?”針對慧珊的回答,黃表示,處女情結很“傻”。
“他講很多理論的東西,還舉了很多成功女性的例子———沒有講名字,說某某集團的老總,他曾經治療過,後來事業家庭都成功。總之他壹方面用這些來刺激妳———為什麽她們都能擺脫心理陰影,因為她們放開了……他不斷地激發妳戰勝自己克服自己,要勇敢踏出壹步,放開自己,他說,‘妳如果可以跟壹個妳不愛的男人做愛,妳還有什麽做不了的?’”
兩三個小時後,講了不少“性治療”實例,黃仍沒有達到“治療效果”。他關上門,表示之所以付出時間,是因為跟慧珊有眼緣,要做更徹底的“治療”。他讓慧珊試著做“擁抱”的“治療”,爾後又讓她躺著做“催眠”……之後的情形讓慧珊很羞恥,在她的哭喊掙紮之下,黃遺憾地“半途而廢”。“黃波壹直說幹什麽事都要徹底,這次沒徹底,他說,我壹定要讓妳有願意的那壹天。而後壹直發短信騷擾:妳讓我迷亂,妳別折磨我了之類的。”女孩們對這種關系的迷惑,壹直持續到明白其他女孩的存在,或直到今年5月底發生的“遺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