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古國是怎麽發現的 河洛古國什麽時候發現的
河洛古國是在河南鞏義發現的。據悉經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等學術機構多位知名考古學家現場實地考察和研討論證,認為雙槐樹遺址性質為5300年前後古國時代的壹處都邑遺址,因其位於河洛中心區域,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
該遺址是迄今為止在黃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這壹中華文明形成的初期,發現的規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質的中心聚落。
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雙槐樹遺址實證了在5300年前後這壹中華文明起源的黃金階段,河洛地區是當時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明中心,雙槐樹遺址的發現,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
用9個陶罐模擬的北鬥九星天文遺跡、與絲綢起源有重要關聯的最早家蠶牙雕、中國最早甕城的雛形……宏大的建築規模,前殿後寢的格局,包括北鬥九星與“天下第壹”的關聯,呈現出古國時代的王都氣象——不排除雙槐樹遺址是黃帝時代的都邑所在。以雙槐樹遺址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確確是黃河文化之根,堪稱“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國的發現,可能將改變“中原的中心地位是從夏代才開始的”這壹認知。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位於黃河與洛河交匯流域的河洛地區,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說法,向來被視為中華文明的腹心地帶。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使史書中記載的第壹個世襲制朝代——夏的存在得到證實,近年新發現的5000多年前河洛古國則把人們的目光帶向更遙遠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