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常見的理財騙局
1、P2P騙局:動輒超10%收益率看來很美
十大騙局之首當屬P2P騙局。動輒超10%的收益率看來很美,可實際上呢?
2016年,對非法集資案件,公安機關立案1萬余起,涉及金額近1400億元,而這個數字中,僅P2P騙局就“貢獻”了較大的部分。故P2P騙局位居十大理財騙局之首,並非浪得虛名。
P2P騙局中,最聲名狼藉的當屬“e租寶”事件。自2014年7月“e租寶”上線到2015年12月被查封,實際吸收資金500余億元,涉及投資人約90萬名,受害投資人遍布全國31個省市區。
那我們該如何鑒別這類P2P騙局呢?高息是假P2P的***同特點。“e租寶”***推出過6款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9%至14.6%之間,遠高於壹般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其次,此類產品均無真實標的。投資人在對P2P產品心存疑慮時,可調查標的真實性,便知平臺真假。
2、“街邊理財”:“打壹炮,換壹陣地”
“阿姨,我們公司就在附近,您可以上去喝杯茶,我給您講講我們的理財啊……我們產品年化收益12%,沒風險。”大街邊或者大型超市門口,壹張小桌子上擺滿宣傳頁,西裝革履的小夥子們看到上年紀的人,就會沖上去介紹他們的產品。
通常,這類理財公司的業務員態度熱情,當投資人被帶到其公司,還可以看到這類公司裝潢華麗,環境舒適,導致投資人對此類公司實力誤判。但往往這類公司最後離不開跑路的結果,“人去樓空”的特點卻沒有變。
3、虛假“P2G+PPP”項目:“政府站臺”,專騙老年人
近年來,理財騙局給自己“鍍金”的套路屢見不鮮且屢試不爽,有的抱經濟學家大腿,有的抱電視臺大腿,不可思議的是竟然還有騙子公司敢直接抱政府大腿。
近期“PPP”概念被炒得火熱,騙子公司都想在此概念上做文章,華贏凱來就是其中壹個。
“巴鐵”項目是由華贏凱來包裝成與地方政府對接的“P2G+PPP”項目。“PPP”是指政府和企業去合資修建壹些公益性的項目,由企業負責融資建設,政府負責項目的立項,並提供政策保護及法律保護。而華贏凱來借著“PPP”幌子,在全國多地為“巴鐵”項目募集40多億資金,並對外宣稱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12%,100萬元起投。7月2日,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發布公告稱,華贏凱來公司因涉嫌從事非法集資活動,已被立案偵查。
此類騙局的特點是,項目投資人中老年人占大半,因為老年人更易輕信有政府“兜底”的基建項目。
4、現貨交易詐騙:“微信美女”專騙中年男
近年來,全國多地曝出詐騙犯罪團夥以交易白銀、原油、瀝青等現貨為幌子,實施詐騙。
被害投資人爆料,通常,這些騙子會偽裝成膚白貌美氣質佳的有錢女青年,這些“美女”不僅自己美麗有錢,還會對妳體貼入微……其實這些“美女”的真實身份都是“彪形大漢”,他們上崗前都會進行話術培訓,教他們如何“撩”有些積蓄的中年男性目標客戶。
這些“美女”通過聊天熟悉後,就會哄騙妳投資現貨,並稱其背後有壹個引導投資的“分析師”,通過“分析師”的指導,已賺到壹筆可觀的收入。許多男性在誘騙下會參與進來,與“美女”壹起投資。
“本來只買了5萬,她告訴我現在正是建倉的好時機,不知怎的,我腦袋壹熱就追加入了20萬,結果全賠了。”壹位受害的投資人稱。
經各地公安機關調查發現,這些現貨交易平臺多為虛假平臺,投資人投資在所謂盤面上的錢,並未拿去投資,在投入之後就被提走了。而所謂的盤面上的操作,操作的也只是壹個數字而已,再加上頻繁操作的高額手續費,最終,投資人血本無歸。
5、網絡交易騙局:總會讓妳爆倉血本無歸
2017年6月8日,由於英國大選,英鎊兌美元匯率開盤跳空200點以上。英鎊兌美元匯率的大跌,導致IGOFX外匯交易平臺的所有投資人賬戶全線爆倉,損失慘重。
令投資人無法接受的是,之前在平臺上設置的“止損線”形同虛設,甚至有投資人損失竟高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