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馬勒:親愛的阿爾瑪

馬勒:親愛的阿爾瑪

古斯塔夫·馬勒 (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出生於波希米亞的卡裏什特,畢業於維也納音樂學院,傑出的奧地利作曲家及指揮家。

當輕輕叩開馬勒的“G大調第四交響曲”,就仿佛進入了作者深邃浩瀚的心靈大海。那是怎樣的壹幅圖畫呢?去天堂吧,去天堂裏百花芬芳的花園散步吧!

對馬勒略有了解的人都清楚,他是壹個終生沒有可以歸依和認同故鄉的作曲家。對於德國人來說,他們認為,馬勒是奧地利人;而在奧地利人心目中,馬勒是波西米亞人。在世界範圍中,他是壹個沒有祖國的猶太人,因此心靈無所歸宿,靈魂隨波漂泊於他的壹切生活和創作之中,追求精神歸宿,必然走向宗教信仰,天國成了馬勒追尋的夢想。

德國作家托馬斯.曼的小說《魂斷威尼斯》被意大利導演維斯康蒂拍成同名電影後,馬勒的第五交響曲,特別是其中的“小柔板”便流行開來。 除了音樂的引用之外,維斯康蒂還偷用了馬勒生活中的很多素材,包括男主人公阿申巴赫和妻子女兒壹起在田野裏玩,場景切換,小女兒已經躺在小棺材裏了。這和現實生活裏的馬勒的喪女幾乎壹模壹樣。當年馬勒接了壹個人的委托,說想讓他寫壹個聲樂套曲,就是有交響樂隊伴奏的連綴歌曲《亡兒悼歌》,曾經遭到妻子阿爾瑪的反對。沒想到壹語成讖。

說到人生的態度,他是壹個世紀末的感傷者,馬勒從小就看著弟弟妹妹不斷死去,家裏13個孩子最後就剩下5個。因此在他的第壹交響曲中就有葬禮進行曲。壹生所有的作品,尤其是到晚期,充滿了悲劇的氛圍。

說到作曲,他認為交響樂可以表現壹切,無所不包。壹生創作了10部交響曲(雖然第十沒寫完),從信心滿滿的第壹交響曲,到告別塵世的第九交響曲,他把迷茫,痛苦幸福,狂喜,危機,以及對大自然的崇拜,壹切壹切都表達出來。

馬勒的妻子的阿爾瑪也是作曲家,年輕,貌美,活潑,有教養,他們相識時阿爾瑪才只有22歲,而馬勒當時已經年過四十。1901年,在壹個朋友的晚宴上,他們相識了。他求婚,阿爾瑪接受了,但馬勒跟她有個約定,結婚後,阿爾瑪不能再作曲,用馬勒的話說,妳的工作就是愛我,做我的妻子,這已經足夠偉大,也的確有點大男子主義。阿爾瑪在眾多的追求者中選中馬勒自有她的盤算,有虛榮心作怪,也為馬勒的才華所吸引。為了這個婚姻,她只好停止了創作,離開了自己的朋友圈而進入丈夫交際的圈子,在安頓好家務之余,還在創作上激勵馬勒,甚至給馬勒的作品提建議,幫他修改。在馬勒書信集裏也可以找到阿爾瑪參與馬勒創作的蛛絲馬跡,只不過馬勒盡可能地弱化這種參與。

婚後的日子壹度很甜蜜。為了生計,馬勒壹年到頭要去歐洲的很多城市指揮演出。每逢在外,馬勒給妻子寫信,開頭無壹例外都是“親愛的阿爾瑪”。這樣的信,壹寫就是十年,整整寫了350封。馬勒把阿爾瑪當成壹個避風港,壹個天堂,在那裏他可以永遠隱藏自己,復原自己。存世的信件中,幾乎很少有阿爾瑪的回信,只有她的回憶錄作為兩人交往的見證。

馬勒的第五交響曲首演的時候,阿爾瑪正躺在床上,發著高燒。從壹開始她就參與其中。還謄抄了所有的樂譜。事實上她做的遠遠不止這些。因為對作品熟悉,不斷在配器方面給馬勒壹些建議。馬勒是多固執的人?根本不相信任妻子,阿爾瑪寫在譜子邊上的樂句,經常被馬勒刪去,這是阿爾瑪回憶錄裏的說法。實際上,馬勒吸收了不少阿爾瑪意見。在德國的科隆首演之前的排練中,阿爾瑪發現部分管弦樂配器失衡,打擊樂過重。排練結束,馬勒同意了阿爾瑪的意見,並著手改寫了若幹樂段。

第五交響曲第壹樂章是壹個葬禮進行曲,馬勒非常喜歡用的方式,陰郁的開始曲,預示悲劇就在不遠的將來。前面說電影《威尼斯之死》用的小柔板”就是這裏的第四樂章。關於創作動機,馬勒好朋友指揮家門格爾伯格講過壹個故事,說馬勒創作第五交響曲時,正好與阿爾瑪相識不久,馬勒派人送去剛寫好的小柔板。樂譜上不著壹字,阿爾瑪看完卻心領神會。門格爾貝格說,小柔版就是馬勒送給阿爾瑪的愛情宣言,但馬勒好友鮑烏爾·萊希納則認為,小柔板是純粹的“天體音樂”,是作曲家的“壹個孤獨的夢”。

馬勒在小柔板中采用了自己過去的壹首歌,“我消失於這個世界”的旋律,風格很像壹首夜曲。無論它是否是“壹封情書”,但無疑是壹首深沈嚴肅的樂章。見證了兩個人相識的復雜情感。其中有暴風雨壹般的懺悔,也有幸福甜美的時刻。而反復聆聽,會體會出馬勒深切的孤獨感。無論面對愛情還是星空,內在的都是渴望孤獨,壹種只有他自己才懂的孤獨。就像德國作家黑塞說的那樣,是“想要去某個地方的渴念,不是遠離或逃避,而是壹種對故鄉的向往;每壹條路徑都在引領妳回家,每壹個腳步都是重生,也是死亡。”

小柔板永遠成了不解之謎。

晚年的馬勒心臟病纏身,雖然經歷了阿爾瑪的出軌,但不可否認,阿爾瑪壹直照料著馬勒的生活,她是馬勒的不可或缺的“港灣”。即便是馬勒臥病在床最後的時光,阿爾瑪也是全身心地為他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