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寫作技巧
俗語說:"不能入口成章,焉能出口成章。"素材的運用能夠讓文章寫作煥然壹新。但素材的寫作不是壹蹴而就的,日常積累非常重要!
教師資格考中寫作的可用素材壹般來源於這幾個方面:歷史典故、名人名言、教育理念、熱點事例。
歷史典故
歷史典故主要是對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事跡的總結和概括。中國歷史悠久,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部分的素材相對來說比較多,比如:
1、越王勾踐臥薪嘗膽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在與越國交戰中大敗越王勾踐。夫差要捉拿勾踐,範蠡出策,假裝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夫差不聽老臣伍子胥的勸告,留下 了勾踐等人。越國君臣在吳國為奴三年,飽受屈辱,終被放回越國。勾踐暗中訓練精兵,每日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又在屋裏掛了壹只苦膽,他不時會嘗嘗 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最終勵精圖治,成功復國,越王勾踐亦成為春秋時期最後壹個霸主。
2、孔子韋編三絕
春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把竹子破成壹根根竹簽,稱為竹簡,用火烘幹後在上面寫字。竹簡有壹定的長度和寬度,壹根竹簡只能寫壹行字,多 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壹部書 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起來才能閱讀。像《易》這樣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起來的,因此有相當的重量。孔丘花了很大的 精力,把《易》全部讀了壹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 以後,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3、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時候在四川象耳山讀書,很不用功,並想中途廢學。有壹天,他在山下小溪旁
看到壹位白發老婆婆在那裏磨鐵杵。李白問幹什麽,老婆婆回答說:“把鐵杵磨成針。”李白不相信,嗤壹聲笑了,對她說:“鐵杵豈能磨成針?”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老婆婆向他講了這個道理,李白頓時領梧。從此,他便發奮用功,終於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4、 匡衡鑿壁借光
漢朝元帝時的匡衡,從小喜好讀書。可是家裏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上學讀書呢?他只好白天幹活,晚上自己學習。家裏沒有錢買燈油,怎麽辦 呢?匡衡沒有向困難屈服,想出了壹個辦法:在墻壁上鑿了個小洞,借鄰居家照射過來的微弱燈光看書學習。他勤奮刻苦,學到了許多知識,後來做了宰相。
5、秦始皇堅持自我壹統天下;廉頗藺相如將相和……
6、文王被拘而演《周易》,左丘失明著有《國語》,屈原被逐寫有《離騷》……
這部分的例子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用的也比較多。
但是只用這種類型的例子太過於通用,不能夠體現妳作為教師的基本素養,所以不建議大家通篇都用歷史典故類的素材。
名人名言
考教師資格證將來是要做老師的,因而必須站在教師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建議大家在名人名言這部分也多積累壹些教育家的權威話語
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孔子、陶行知、杜威、洛克、誇美紐斯、凱洛夫等,以下壹些例子可以參考哦: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韓愈
2、業精於勤而毀於隨。 ——韓愈
3、捧著壹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
4、 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 —— 亞裏士多德
5、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樂和美的滿足的東西,都具有壹種奇特的教育力量。 ——蘇霍姆林斯基
6、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陶行知
7、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 ——蘇霍姆林斯基
8、壹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壹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 ——第斯多惠
9、天賦僅給予壹些種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識和德行。這些種子需要發展,而發展是必須借助於教育和教養才能達到的。 ——凱洛夫
對於這部分的內容大家可在平時讀書、看報的時候將壹些可用的名言摘抄下來,通過壹段時間的積累,相信妳壹定能有所收獲。
教育理念
作為壹名合格的教師,必須要掌握教育教學的相關知識,它體現了教師的基本素養,因而在備考的過程當中,建議大家多積累壹些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並運用到寫作當中。其實教師資格證的各個科目是不分家的,妳會發現教學知識與能力的許多知識我們也可以運用到寫作中,比如:
1、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為根本宗旨;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2、新課改的學生觀——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加註重過程”;教學從“關註學科”轉向“關註人”。
3、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4、教師職業角色的轉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教師是教學的研究者;教師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5、教師行為的轉變——對待學生,強調尊重、贊賞;對待自己,強調反思;對待同事,強調合作;對待教學,強調幫助、引導。
6、教師職業道德——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7、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協調發展。
8、教育公正——入學機會均等;教育過程中機會均等。
9、羅森塔爾效應——教師期望越高,學生表現越好。
熱點事例
素材1“殺野生動物拍照炫耀”——11月21日晚,有網友爆料稱,有人在雅魯藏布大峽谷核心區獵殺保護動物白鶴和豹貓。22日下午,國家林業局官方微博回應稱“正在嚴查中!”
<運用方向>從虐貓炫耀到如今的獵殺野生動物炫耀,讓我們震驚的不僅僅是違法行為,更是這壹顆顆毫無道德底線的內心。明知做了錯事,卻還能以此為榮。他們的良知究竟在哪?幸而我們看到了斥責的聲音勇敢地站了出來,如若這個社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沈默,甚至附和,我們的世界究竟會變成什麽樣?
<適用話題>道德底線 不做沈默的大多數 善待動物
素材2國考降溫不是壞事——日前,2015年國考筆試舉行。據統計,本次考試***有141萬人通過招錄機關資格審查,近90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參考人數與錄用計劃數比例為40∶1,報考比例較去年有所下降。有關負責人表示,考生報名日趨理性。
<運用方向>:國考降溫是壹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在壹個充滿活力的國家,年輕人的眼睛是不會緊盯“鐵飯碗”的,他們敢想敢幹,敢沖敢拼,於各行各業中促進社會的變革與發展。
<適用話題>:鐵飯碗、選擇、人才、反腐
素材3網絡圍觀“殺”了他?——根據新京報的報道:“2014年11月30日上午7點48分,壹段疑似因網戀失敗自殺的微博在網上瘋傳。微博發出後幾個小時點擊率就達到13萬。網友們紛紛出力救援,勸其不要放棄生命。” 在網友的幫助下,信息被傳達給了瀘州警方,但警方和家屬破門而入後,還是沒能挽救這個19歲的生命。有人說是網友的評論尤其是無情的勸死跟帖“殺”了他。小曾的朋友也說“網友的無情評論,也是很致命的壹擊”。頗有些網民跟帖說“鬧了半天又不死了”、“不行博主必須死”等等,誰看了都不會舒服。但同時還是更多勸他好好活下來的跟帖。如果勸死的言論讓他產生了不快甚至痛苦,那麽勸生的言論所給予的溫暖也足夠消解它們了。
<運用方向>:目前,手機觸屏成為最流行的社交界面,“屏對屏”的交流頻次早已接近甚至高於“面對面”,這是壹個“屏社交”的時代。微博、微信、QQ是目前最普遍的屏社交工具。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實屏社交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情感生活。面對生命的抉擇,無論網上網下,人們應該有起碼的價值底線,而在微博上,人們的價值底線似乎更容易被洞穿,這固然與網絡的解構和娛樂精神有關,但可善可惡的人性在不同的輿論場顯然也會發生不同的走向,但無論如何,屏社交應該讓彼此互相守望,過得更好。
<適用話題>:屏社交時代、網絡輿論、雙刃劍
經典素材類
拒絕狀元(綜合素質是考察壹個人的重要標準)
在美國,哈佛、普林斯頓這種頂尖級的學校,都公開宣稱平時的成績非常重要,但還要看學生的綜合素質。哈佛大學每年都拒絕不少“高考狀元”,比如1996 年,就把165名學術水平測驗考試中得滿分的“高考狀元”拒之門外,理由就是對隱藏在分數後面的綜合素質不滿意。哈佛招生院院長在給潛在的申請者寫信時寫道:“要進入哈佛這樣的大學,個人的特長、參與社區的活動、課外活動也很重要。”普林斯頓招生院院長寫道:“我們把每個申請者都當作特殊的個案來審視,看他具體的綜合起來的能力和成就。”
美國的高中生能否獲得畢業證書,除了學分、成績等要求外,還要無償地為社會服務數十個小時。社會上有很多組織和基金會,為申請大學的高中生提供各種各樣在 社區服務上有突出貢獻的獎學金。壹所高中對此的要求是這樣的:高壹5小時,高二10小時,高三10小時,高四35小時(美國高中是四年制),這只是基本的畢業要求。有些高中生的學業並不突出,但因為“學雷鋒”突出而被大學錄取了。
不潔的後果(素質低下影響聲譽和形象)
晚清王朝大臣李鴻章,在出使俄國時,在壹個公***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壹口痰,結果被外國記者作為笑料,大肆渲染,加以嘲弄,丟了中國人的臉。
另據報載:美國客商與我國某醫療機械廠決定合作生產輸液管,外商到車間參觀時,廠長向墻角吐了壹口痰,然後用鞋底去擦。正式簽約那天,廠長只接到客商的來 信:“壹個廠長的衛生習慣可以反映壹個工廠的管理素質,況且我們生產的是用來治病的輸液管,人命關天……請原諒我們的不辭而別。”
貝肯鮑爾的簽名(有風度是有素質的表現)
在談到中國足球運動員的素質時,閻世鐸講道,德國“足球皇帝”貝肯鮑爾來中國時,閻世鐸與他壹同進餐,飯罷兩人向酒店外面走的時候,在走廊裏遇到壹個小女 孩。她的手裏拿著壹張紙和壹枝筆,從其穿著上壹看可知她是酒店的服務員。她壹言不發地走上前,怯怯地將紙筆伸向貝肯鮑爾。貝肯鮑爾明白女孩的用意,他用雙 手接過紙筆,將紙鋪在墻上,認真地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又用雙手捧著將紙筆遞給了小女孩。在貝肯鮑爾的壹生中,為球迷簽了多少次名根本無法統計,但他在給 這名小球迷簽名時,所表現出來的認真態度給閻世鐸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這種認真,對貝肯鮑爾來說是壹種極為自然的流露。
回想起這壹幕,閻世鐸感慨地說,作為“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在球迷面前連壹點架子都沒有,表現出了十足的紳士風度。但我國的許多球員,沒踢出什麽名氣,走起路來卻像螃蟹壹樣橫沖直撞,很多人對球迷的態度更是惡劣無比,嚴重敗壞了中國足球的形象。
閻世鐸表示,提高球員的素養和風度是當務之急。我們需要的是會踢球的全面發展的人,而不是踢球的機器。
防微杜漸(素質體現壹個人的內在修養)
羅瑞卿同誌是我國第壹任公安部長。他是執法的領導同誌,也是守法的普通公民。
有壹次,羅瑞卿去火車站接客人。因為時間緊沒來得及買站臺票,等把客人送到住處後,羅瑞卿想起了這件事,對隨行人員說:“馬上到車站去補交三張站臺票錢,公安人員應當做守法的模範。中國古人有壹句話:‘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要防微杜漸嘛!”
中美日三國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21世紀國與國的競爭將主要是人才的競爭,為了培養未來的創造性人才,《美國2061計劃》指出,著眼國民素質,實行全面改革。日本的教育改革,在“輕松 愉快”中培養生存能力。國際21世界教育委員會強調教育應圍繞四種基本學習:
1.學會認知;
2.學會做事;
3.學會***同生活;
4.學會生存。
中國提出教育 要三個面向的具體實施就是素質教育,就是生存能力的培養。《教育文摘周報》刊載了陳鶴琴提出的要把死教育變成活教育的觀點。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國 人、做現代中國人。而做現代中國人起碼具備五個條件:第壹,要有健康的身體;第二,要有建設的能力;第三,要有創造能力;第四,要能夠合作;第五,要有服 務精神。這五種能力蘊含著羅素的人才四要素。具有這些能力幹什麽用?生存。所以,可稱之為生存能力,從事生存能力的培養就是素質教育工作。
救人的大使與愛管閑事的“老外”(素質表現在小事中)
北京長城腳下,2000年6月的壹天,壹名少女從斷壁處滾下70多米的山崖。這時,幾位外國人毫不猶豫地率先沿著陡坡滑下去,與隨即趕來的人們壹起將她救了上來。事後才知道,組織救人的外國人竟是挪威駐中國大使葉德宏。大使先生到長城,不是觀光遊覽,而是來撿垃圾的。
葉德宏大使到長城撿垃圾已非壹次。十年前,壹位英國專家威廉?林賽來到長城邊,他為長城的美而感嘆,同時又被長城上遍地的瓜果皮核、煙蒂紙團和亂丟的礦泉 水瓶震驚,就在外國人中發起壹項保護長城的活動。他們在長城上豎起著名的標語牌:“除了腳印什麽也別留下,除了垃圾什麽也別帶走”;他們穿的T恤衫與背的 背包上印上口號“不愛長城非好漢,長城臟了怎麽辦”、“人人拾垃圾,長城美如昔”等等,定期來給長城“洗臉”。壹年前才赴任的葉德宏大使壹到中國,就主動 參加了這項活動。
壹些文明國家的公民對保護環境的高度自覺和嚴守規章簡直令國人汗顏。作家陳世旭在談到壹次丹麥之行時寫道:在那裏,如果妳的車子不按規定停放或不滅火,任 何壹個路人就會過來提醒妳把車停好或讓車安靜下來;如果妳釣魚,壹些毫不相幹的人也會過來看看妳的魚桶裏有沒有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準釣標準的魚,發現有就會 催著妳還要壹直盯著妳把魚放回水中,然後說聲“謝謝”而去。丹麥禁止養鳥,但鳥食市場卻十分興旺,因為幾乎家家都要買上鳥食掛在庭院裏餵鳥,常年不斷。
黃金周旅遊考問國民素質(中國的國民素質亟須提高)
盡管旅遊文明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同呼聲,但“五壹”期間,記者在天津、北京等地旅遊時發現,耳聞目睹的不文明現象仍然比比皆是,黃金周旅遊為塑造文明的國民素質敲響了警鐘。
在天津市區最大的娛樂休閑公園———水上公園,記者看到,有的遊客在遊園的過程中,食品袋隨手亂丟、口香糖四處亂吐,讓清潔工們感到非常氣憤。盡管為了迎 接黃金周,公園管理部門安排了更多的清潔管理人員,仍然無濟於事。北京天安門廣場早晨的升旗儀式每天都會吸引很多群眾參加,這本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可個別人在參加完升旗儀式後,卻把垃圾隨便遺棄在地。在世界文化遺產地故宮,壹些遊客在遊玩時,卻偷偷刻下自己的名字。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到各地旅遊。香港《亞洲周刊》曾發表文章指出,在將生活日漸富足的信息傳遞給世界的同時,壹些中國遊客卻也表現出衣冠不整、隨地吐痰、 乘車不排隊等壞習慣,給中國人的國際形象抹了黑。
“假日裏的各種不文明行為,看起來是壹些‘小節',其實就是陋習。”家住天津的居民王桂嶺說,要建現代化的文明城市,最核心的是要提高居民的素質。他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社會要大張旗鼓地倡導文明新風,克服小節無害、陋習難改的錯誤認識,使更多的市民樹立文明光榮、不文明可恥的觀念。
中外的差距(國民素質提高要靠每個人的努力)
權威機構對世界部分國家競爭力的評價中,中國的國民素質排在第35位。中國7000萬技術工人,高級技工僅占3.5% ,而西方發達國家占40%以上。中國人均勞動生產率為日本的1/26、美國的1/25。
我們的國家靠什麽提高國際競爭力?就是要從細節入手,紮紮實實提高國民的素質。在德國,很多學校的辦學方向就是“培養第壹流的勞動力大軍”,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如何提高國民素質呢?我想別無二法,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
我們中國人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所以,當我們拿起望遠鏡看世界的時候,也別忘了用放大鏡看看自己,把我們的長處、弱點都看清楚了;也不要壹談德國人、日 本人素質比我們高就不舒服,好像是“長他人的誌氣,滅自己的威風”。世界上學生超過老師的例子比比皆是。真正謙虛下來,沈下心來,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我 們的發展勢頭壹定會更強、更快。套用美國航天員那句話:每個人的素質提高壹小步,整個民族素質將提高壹大步。
心理素質成選人“門檻”(心理素質好才容易取得成功)
日前,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在所內公開招聘下屬澤根彈簧公司總經理,7位競聘者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有兩名博士。為體現競聘的公正性、科學性,該所特地聘 請上海交大人力資源管理所的兩位教授擔任主考官。根據國際先進的選才辦法,主考官首先對競聘者分別進行了數百道題目的心理素質測驗,以此作為選人的基本條 件。經過後面的公開面試、小組復試,最終選出的總經理人選,其“心理測試”得分也較優。
無獨有偶,市第七人民醫院去年招收醫生、護士時,醫院設立的第壹道“門檻”也是心理測試,只有通過測試才有資格被錄用。而從市人才市場獲悉,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使用了“心理測試”這壹做法。
上海交大石金濤教授認為,心理素質是壹個人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質。以往的選人規則往往重業務素質、輕心理素質,時常出現所選人才業務雖精、但貢獻不大的問題。
壹位多年從事心理門診的主任醫師,甚至把心理測試法用到了“選婿”上。說來或許有人有些不信,他的三個女兒第壹次把男朋友帶回家時,首先要經過他的上百道心理測試題,測試過關後,他才會點頭認可。而今,他的三個女婿不僅工作出色,家庭關系也處理得非常融洽。
上海交大顏世富教授認為,“心理素質”雖不是萬能鑰匙,但選人先把“心理素質”關,將越來越成為普遍現象。由此也提醒學校、家長和學生,要特別註重心理素質的培養,否則將難以適應當今社會的要求。
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素質(中小學生心理素質亟須提高)
近年來,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問題,越來越引起有關從事學生素質、心理衛生、法制宣傳教育及青少年保護等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從有關部門大量的測 試調研中發現,學生心理問題有諸多表現:首先是學習上的“厭煩心理”,從厭學到棄學;其二是“焦慮心理”,父母期望值過高,孩子常因達不到預期目標而產生 情緒上的焦慮和焦急,壹些成績較差的同學(特別是女同學)對前途感到迷茫;其三是“攀比心理”,生活上同學間相互攀比,若吃穿不好則認為有失面子。
造成中小學生心理適應能力很差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學校中的應試教育使不少中小學生身心疲憊,心理素質發展滯後;教學內容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社會上的不正之風、不健康因素導致中小學生心理迷亂。
家庭教育中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部分家長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較差,在教育態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許多問題,致使孩子心理適應能力差,過度溺愛、過於 寬容使孩子任性、自私,對社會環境、人際關系適應能力較差。同時學生自身也存在著自我教育及主動適應意識差、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等問題。
對此,有識之士認為,必須重視培養、完善學生的心理適應力,使之正確看待和妥善處理各種問題,使自己與社會之間取得平衡並保持和諧、統壹。要在中小學校開 展各種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心理適應能力的訓練活動,設立各級心理咨詢機構,設立心理輔導老師,為學生舉辦心理輔導講座。家長要在不斷完善自身素質的同時重 視對孩子的心理素質培養,除此,社會各界也要重視關心、培養、教育、健全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這項意義重大的工作。
從日朝足球賽看其國民素質(國民素質體現國家形象)
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馮建中日前表示,北京奧運能否得高分,不光要看場上東道主運動員的賽場表現,更要看場下大眾的言行舉止。因為這關系到國家的形象問題,“也會影響到別人對整個國家公民素質的評價”。
什麽樣的國民素質值得我們學習借鑒?2月8日晚的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日本和朝鮮之戰。這兩個國家,壹個富裕,壹個貧窮;壹個比較國際化,壹個是專制政府,但這些都不妨礙他們的國民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文明素養。
近兩周來,日本輿論對這場比賽的關註程度,簡直超過了奧運會的水平,而政治因素自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之壹。在賽前,日本首相小泉、官房長官細田以及其他政界 人士都發表聲明,呼籲日本民眾冷靜理性看待球賽。這樣的待遇,也是極為罕見的。畢竟,由於人質事件等緣故,日朝關系處於極其微妙的僵局階段。在日本社會, 主張對朝強硬的聲音幾乎占據主流。所以,此次比賽也成為全世界關註的焦點。
賽前,女兒失蹤於朝鮮、遺骨存疑的橫田就表示,體育和政治是兩回事,我同樣會為朝鮮球員的精彩表現鼓掌。當賽場上響起朝鮮國歌的樂曲時,全場59300多 人都起立致敬,沒有人發出噓聲,也沒有人坐著不動。筆者最感慨的是,坐在貴賓席前的壹些殘疾人,有的也堅持從輪椅上欠身。樂曲完畢,全場鼓掌。這個表現和 中國球迷在亞洲杯上的表現相比,反差何其強烈!
在比賽中,以現役軍人為主的朝鮮國家隊,也表現出了良好的紳士風度。當球場上有日本隊員倒地,朝鮮隊員都是主動把球踢出界外,博得全場的掌聲感謝。而前年 底,就是在這個琦玉體育場,參加東亞四強賽的中國球員不但作風粗野,還動手群毆。下半場,日本隊被朝鮮隊扳平,五萬多日本人壹度鴉雀無聲,但沒有人辱罵己 方或對方的球員。隨後,在他們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助威聲中,日本隊在最後壹分鐘創造了勝利的奇跡。哨聲壹響,朝鮮隊員紛紛癱倒在地,但又爬起來和對方球 員握手,又走到場邊向本國球迷致謝。這些看起來尋常的舉止,正是中國球員缺乏的基本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