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鏡
古人之所以都用銅鏡是因為銅的冶煉工藝更為成熟,且銅的經濟價值相對較低。銅鏡也稱青銅鏡,顧名思義就是由青銅制作出來的鏡子。青銅是指同時含有銅、錫(或者鉛)的金屬合金,是人類最早進行冶煉與投入使用的壹種合金。這種合金同時兼具熔點低、強度高這兩方面優點。這兩優點則進壹步賦予了青銅易於鑄造、耐磨性強等優點。基於這些優勢的存在,中國古人在發明出來青銅之後便開始大量使用青銅鑄造各種器物,中國也隨之進入到青銅時代。
作為青銅冶煉器物之壹的銅鏡便就是基於青銅的盛行而發明出來的。在銅鏡發明出來之前,中國古人大都是使用壹種名為?監?的東西來充當鏡子。所謂?監?是利用水能鑒形照影這壹原理來進行照影,也就是說是?鏡子?其實就是盛滿水的大盆。壹開始古人用於制作?監?的材料是瓦,等進入到周朝之後古人開始改用青銅來鑄造。由於制作材料的變更,代表鏡子的?監?變為了?鑒?。
商朝初期的銅鏡多用來充當禮器,所以使用範圍並不廣泛。待進入秦漢時期之後,銅鏡的鑄造以及使用開始逐漸變得普遍。其中在秦朝時期,銅鏡已經開始批量鑄造。在銅鏡開啟批量鑄造的同時,古人也曾利用金、銀、鐵等材料來制作鏡子。但是介於銅的冶煉工藝最為成熟,外加銅的經濟成本較低,所以主要還是以銅鏡為主。相比起短暫存在的秦朝,西漢因為?文景之治?、?漢武盛世?以及?昭宣中興?多個治世的到來而繁榮發展,銅鏡的制作工藝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西漢末年,銅鏡已然成為民間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之壹。
繼漢朝之後,銅鏡的制作工藝也是越變越精良。尤其是在經濟繁榮的唐朝,古人開始加大銅鏡之中的錫含量,所以使得銅鏡變得越發銀亮。除此之外,唐朝百姓還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增加了不少銅鏡新造型。因為銅鏡始終沒有遇到可與之壹較高下的?對手?,所以它長久以來都是古人最為主要的照影工具。後來直至明清時期,照影效果更好的玻璃開始出現,銅鏡隨之逐漸沒落。由此可以看出,古人之所以壹直使用銅鏡進行照影其實說白了就是沒能找到比它更為經濟好用的替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