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自動化養蠶設備技術 助力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文僅從種桑養蠶角度 探索 如何助力蠶桑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文中匯聚當前先進的智能化自動化養蠶設備技術,通過智能化自動化蠶桑解決方案提高效率,從源頭提升繭絲質量,為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助力,以下為詳細內容。
壹聽到“養蠶”,很多人就會想到“苦”“累”“難”。傳統養蠶的“苦”“累”“難”都有哪些呢?1-2齡蠶容易感染病蟲害成片死掉,到1-3齡蠶時需要切桑葉餵養,手工切桑葉慢,到4-5齡蠶時,壹張蠶占約40平方的房間,桑葉用量也將達到整個養蠶期餵葉量的85%左右,摘桑葉、餵葉、消毒、上蔟、摘繭都是最辛苦的時候,大多數養蠶人都是墊磚頭,踩著“梅花樁”背著桑葉撒餵。上蔟時,還要連夜給方格蔟翻頭、撿蠶,結繭後,要壹個個手工摘繭,慢了還會變成飛蛾。很多蠶農為了降低成本,仍然保持使用原有的傳統上蔟結繭方式,比如用稻草或麥稭稈做成的蠶窩,導致蠶繭品質差,市面上按質計價,黃斑繭、個小的賣不得好價錢。防病消毒必須貫穿養蠶生產的全過程,傳統養蠶使用石灰消毒,需要用簸箕篩下石灰進行消毒,工作量非常大,粉塵也大,且揚起的灰塵影響人的身體 健康 。也就是這壹系列原因,使得很多農戶放棄了這個傳統行業。
2017年底,為推進繭絲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蠶桑生產基礎,提升繭絲綢產品質量、產出效益和產業國際競爭力,商務部決定開展規模化集約化蠶桑示範基地建設工作,並發布《關於開展規模化集約化蠶桑示範基地建設 推進繭絲綢產業提質增效的通知》。該工作目標為:到2020年,規模化集約化基地蠶繭產量占全國蠶繭產量的10%以上;基地種桑養蠶機械普及率和繭絲等級顯著優於其他產地;絲綢產品質量提升,出口競爭力增強;繭絲綢產業對農民就業、創新創業、脫貧致富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形成壹批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和模式。2020年,工信部、商務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蠶桑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指出推進農業現代化為蠶桑絲綢產業提供基礎保障。同時文件中提到重點任務:提升 科技 創新水平、開發省力蠶桑機械、建設規模化集約化蠶桑基地、 探索 推廣種桑養蠶產業化發展新模式。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農業 科技 和裝備支撐,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建設智慧農業,將有利於推進桑蠶種養的規模化和自動化。
根據《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關於公布2021年度廣西農業主推技術的通知》(桂農廳發〔2021〕34號)精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公布了2021年度廣西蠶桑生產主推技術,為全區蠶桑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提供指導性意見,通知中摘錄部分內容:集約化省力化高效養蠶技術:2.集約化小蠶***育:小蠶飼育采取專業化集中***育,4齡起蠶餉食後發放,配置專用小蠶房、溫控器和專用蠶具等設施設備,采用疊框育,做好消毒防病、溫濕度控制和飼養操作等技術控制,通過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提供強健商品小蠶。3.輕簡大蠶地面育:4 5齡大蠶飼養采取地面育,按35m2 40m2/張配置大蠶房,安裝軌道式餵蠶平臺進行給葉、撒石灰、擴座等飼養操作,減輕勞動強度,提高飼養效率。4.方格蔟自動上蔟和機械采繭:熟蠶上蔟結繭采用方格蔟和配套可升降上蔟架,升降上蔟架實現熟蠶自動上蔟和蠶沙集中清理等工作;采繭采用配套摘繭機,實現機械采繭,有利於提高蠶繭質量和上蔟采繭效率。
以下為當前精選的智能化自動化養蠶設備技術,僅供參考!
摘桑葉壹直是老生常談的難題,目前通過條桑育可以有效解決摘桑葉的難題,1個強勞動力每天的采葉量也就是100—150公斤,如果手工收割條桑,效率可以提高5—10倍,手扶農機收割條桑,效率可以提高20—30倍以上(采片葉的桑園壹般每畝種植4000多株,畝桑產葉量最高可以達到4—4.5噸,收割條桑的桑園壹般每畝要高密度種植6000株以上,才能保證單產不變)。
自動化小蠶***育是通過標準小蠶房、小蠶***育加溫補濕系統,全自動化小蠶***育機實現。
自動化小蠶***育:(1)有利於提高工效,小蠶***育可節省桑葉、人工、燃料和蠶具;(2) 有利於貫徹執行科學養蠶技術,小蠶***育可集中養蠶技術水平高的人員,選擇保溫保濕性能好的小蠶室來精心飼養小蠶,同時有利於技術處理的標準化執行,科學養好小蠶,為蠶繭高產穩產打下基礎。(3) 有利於消毒防病,小蠶***育能做到蠶室、蠶具徹底消毒,環境汙染少,感染病原機會少,有效控制蠶病的發生,降低養蠶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當前推廣新技術小蠶***育至4齡,提高蠶農養蠶成功率)
高速切葉機高速運轉,切出8mm、16mm、32mm寬等桑葉,成小規格整塊狀桑葉,比傳統手工切葉快20倍以上,產量高達1000KG/小時。切削出的桑葉不傷葉,不揉葉,采用多規格刀組設計,可快速更換刀組箱體,易檢修維護。
高速切葉機(1-3齡壹次切葉成型)
20F自動化養蠶生產線(小蠶)可實現20層塑腳木蠶框自動堆疊、自動撒石灰消毒、自動餵葉、分框提青。節省養蠶用地面積,智能化控制,流水線餵養,自動撒石灰消毒機裝料壹次可撒800框,無需中途添加石灰,且撒石灰均勻不揚塵。自動餵葉機下料均勻,厚薄可調,無極調速,方便快捷。撒落的桑葉由桑葉撿漏器收集再利用,3人可操作,效率高達312框/小時,比傳統手工快20倍,節約人工成本壹半以上。
隨著蠶桑產業生產規模的擴大,養蠶勞動強度越來越大,傳統養蠶方式已很難適應現代蠶桑規模發展的需求,因此目前全國各地大部分種桑養蠶地區都在大力推廣大蠶智能化自動化省力化養殖模式。主要是通過自動餵蠶、自動消毒、自動上簇,快速摘繭,智能化自動化養蠶生產線等養蠶設備,從餵蠶—消毒—上蔟—摘繭等環節實現智能化自動化,提升生產效率,實現餵養、消毒效率提升5-10倍,上簇、摘繭效率提升20倍,有效降低養蠶人工成本。平均每批蠶繭壹斤節約1-2元成本。另外通過優質的方格蔟和標準化養殖模式實現蠶繭質量由4A向5A-6A品質提升,為桑蠶產業提質、增效、穩定、 健康 發展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
可以通過無線遙控將載有桑葉的移動餵蠶車或自動餵蠶機,行駛到需要投餵桑葉的蠶面,通過手動或者自動將桑葉撒落到均勻育有蠶的地面,餵蠶效率提升5倍,餵蠶過程中不與蠶直接接觸,減少病菌傳染,減少蠶病的發生。占用人行道少,增加養蠶面積,可實現了蠶房養蠶面積全覆蓋高效快捷。
通過自動撒石灰機安裝在自動餵蠶機或電動餵蠶車上,通過車的前後移動對蠶體、蠶坐、蠶房進行全覆蓋消毒(自動撒石灰機可在自動餵蠶機或自動餵蠶車上左右移動),壹臺D-2M的自動撒石灰機壹個小時可以消毒1200平方米蠶房,效果驚人,可在蠶房外進行遙控操作,使人遠離粉塵困擾。
325孔塑框木質方格蔟,采用100%原木制作吸水性好,利用原木透氣性、吸濕性和保溫性營造100%天然幹爽舒適結繭環境,結繭繭層厚,繭色白凈,能有效提高蠶繭品質,繭質能達到5A—6A絲標準;上蔟不用翻轉,上簇率高達95%;可用藥水浸泡消毒,清理方便;不用日曬,只需陰幹即可;可拆裝修補。使用壽命長達10年以上。
快速摘繭機,有氣動式和腳踏式兩款,采用模擬人手取繭弧形頂齒設計,從上向下頂出蠶繭,手不觸繭,繭色白凈,繭不變形,氣動式摘繭效率300斤以上每小時,腳踏式摘繭效率200斤以上每小時,摘繭機同時把格子裏的浮絲清理,免後期清理方格蔟,摘繭效率是人工的20倍以上,提早賣繭,減少損耗,增加收入。
方案二:智能立體化養蠶方案
01、智能立體化自動化養蠶生產線
12F自動化養蠶生產線(大蠶),可實現12層塑腳木蠶框自動堆疊、自動撒石灰消毒、自動餵葉、分框提青。較地面養蠶面積節省5倍,智能化控制,流水線餵養,自動撒石灰消毒機裝料壹次可撒800框,無需中途添加石灰,且撒石灰均勻不揚塵。自動餵葉機下料均勻,厚薄可調,無極調速,方便快捷。6人操作,效率高達400框/小時,比傳統手工快20倍,節約人工成本壹半以上。
四、宜州區桑蠶大數據雲計算平臺
平臺利用大數據對蠶桑產業管理進行適度調整、利用數據信息助力蠶桑產業智慧監管、智慧生產、智能預警、智慧評估、權限管理及移動管理等在內的壹系列智慧農業技術服務,打造廣西“互聯網+蠶業”“農業信息化”戰略高地,助推現代蠶桑產業化。利用該平臺和標準化、流程化現代養蠶技術體系實現桑蠶種養技術普及,並利用平臺及時、有效的優勢,將桑蠶養殖基地(戶)納入農業農村局、蠶業站、公司等單位管理範圍,助推現代桑蠶產業化,促進桑蠶產業轉型升級、蠶農持續增收和鄉村現振興建設。
展望
智能化自動化養蠶解決方案通過先進的種桑養蠶設備,有效降低了種桑養蠶人工成本,從源頭提高蠶繭質量,推動蠶桑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助力十四五期間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產業富農、鄉村振興做貢獻。
——END——
文章轉載自 廣西林勝堂蠶具有限公司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