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位於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根據2016年5月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長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臺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國土面積21.17萬平方公裏,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12.67萬億元,總人口1.5億人,分別約占全國的2.2%、18.5%、11.0%。
長三角城市群是“壹帶壹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在中國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平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長江經濟帶的引領者,是中國城鎮化基礎的地區之壹。
長三角城市群經濟腹地廣闊,擁有現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機場群,高速公路網比較健全,公鐵交通幹線密度全國領先,立體綜合交通網絡基本形成。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
2016年5月11日,李克強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以改革創新推動長三角城市群協調發展,有利於促進產業升級,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現代化,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和中西部地區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
為此,壹要打造改革新高地。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等的成熟改革經驗,在政府職能轉變、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推進金融、土地、產權交易等要素市場壹體化建設,開展教育、醫療、社保等公***服務和社會事業合作。
二要爭當開放新尖兵。大力吸引外資,集聚國際化人才,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區,推進貿易便利化,促進外貿穩定發展和升級。
三要帶頭發展新經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大眾、萬眾創新良好生態,健全協同創新機制,強化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生物制、汽車、新材料等高端制造業關鍵領域創新,發展金融、研發、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四要以生態保護提供發展新支撐。實施生態建設與修復工程,深化大氣、土壤和水汙染跨區域聯防聯治,建立地區間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五要創造聯動發展新模式。發揮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進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等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構建以鐵路、高速公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為主通道的綜合交通體系,促進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城市群。
註:以上為政策全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