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在調料中的作用
白芷用作調料具有去異味,增香味等功效和作用。
白芷既是藥材,又是香料調料。其味芳香、微苦等,具有去異味、增香味、調節口味等作用。白芷的性溫、味辛、氣芳香等,根呈圓錐形,長10到20厘米,表面灰棕色,有橫向突起的皮孔,頂端有凹陷的莖痕。
為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圓柱形,莖基部徑2-5厘米,基生葉壹回羽狀分裂,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果實長圓形至卵圓形。質硬,斷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點。主產於中國東北及華北地區,國內北方各省多栽培供藥用。
白芷的生理特性
常生長於林下、林緣、溪旁、灌叢及山谷地,白芷適應性很強,耐寒、喜溫和濕潤氣候,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喜向陽、光照充足的環境。
白芷是根深喜肥植物,種植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濕潤而又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地,在黏土、土壤過沙、淺薄中種植則主根小而分叉多,亦不宜在鹽堿地栽培,不宜重茬。
白芷抽蓄後,根部變空心腐爛,不能作藥用。冬季若土壤幹旱而遇凍,幼苗容易凍死,但若土壤濕潤,則幼苗可忍受-6~-8℃低溫。在過於寒冷的高山地或蔭蔽的地方,生長不良。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