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美土司遺址位於哪裏
容美土司是鄂西最大的土司,遺址位於鶴峰縣容美鎮屏山村、張家村等地。遺址群始建於明代晚期,包括屏山的爵府、署衙、洞府建築群落及土司屬官向氏家族墓群,與土司活動相關的祭臺、戲樓、天牢、地牢、橋梁、石刻建築遺址,以及九峰橋、萬人洞、情田峒,形成了規格宏大的容美土司遺址群。
現遺址群包括爵府遺址、司署遺址、細柳城遺址、萬全洞洞府遺址、萬人洞洞府遺址、情田峒洞府遺址、南府遺址、中府遺址、水寨遺址、天泉山關寨遺址、官墳園“奉天誥命”碑、容美土司家族墓地、向氏家族墓地、九峰橋、大屋場遺址、紫雲山祭祀遺址、“百順橋”碑、“保善樓記”碑、鳳翔書院碑。
爵府遺址:位於容美鎮屏山村,面積約50萬平方米,原是容美山土司田氏的政治中心。
司署遺址:位於容美鎮屏山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原是容美土司田氏的常設管理機構。
細柳城遺址:位於容美鎮龍王廟良種場,面積1.5萬平方米。殘存壹段石壘城墻,長14米,高2.6_,墻外有護城河遺跡,河上有石橋壹座,城內有多處石砌房基,城內壹石砌堰邊立“荷花堰碑”1通,高1.2米,寬0.5米,厚0.15米。
萬全洞洞府遺址:位於容美鎮廟灣村,為石灰巖自然洞穴,內有左右相通的兩洞,洞內面積約2萬平方米,右洞內壁上嵌土司田舜年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所撰“萬人洞記”碑1通,碑文記修造洞內建築之經過;洞外有石砌建築遺跡,洞內采集有鐵箭頭、燈盞、剪刀等。
情田峒洞府遺址:位於太平鄉廟灣村,為石類巖自然洞穴,有壹主洞和五個小洞,洞內面積約7500平方米,主洞外壁右側有“情田峒”石刻及土司田舜年所撰“捷音者敘”碑,記容美土司於康熙十九年(1680年)修造洞內建築之經過及在此抗擊永順、桑植諸土司合攻事。
南府遺址:位於五裏鄉南村,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座寮土司在此建麻王寨,後容美土司與麻寮土司聯姻,此地成為容美土司南府,面積約5000平方米。殘存多處房屋遺跡。
中府遺址:位於容美鎮容美路東城墻路北,容美土司司署所在地,遺址面積約5平方公裏,殘存南城墻長約200米,高5米左右,以規整塊石壘砌。城內散存大量石礎、磚瓦等建築材料。
水寨遺址:位於容美鎮容美村後壩,容美土司設軍事關卡。面積約1萬平方米。四周環以河渠,形成水寨。現存護城河壹段,長約80米,寬約9米。寨內散內石獅及大量磚石瓦礫。
天泉山關寨遺址:位於下坪鄉石堡村天泉山頂,是容美土司重要守土關寨及兵器制造場。面積約1萬平方米。殘存有石砌房基及大量鐵渣。采集有銅鈴、鐵劍等。
官墳園“奉天誥命”碑:位於容美鎮張家村官墳園,***兩通。均為青石質,螭首,趺座。通高3.1米,寬0.94米,厚0.26米。周邊浮雕龍雲圖案。額陽刻篆書“奉天誥命”,文楷書。右碑刻於明崇禎二年(162年9),文15行468字,刊明崇禎帝加封宣武將軍田楚產的誥命:左碑刻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為康熙帝禦制碑文,14行257字,記容美土司田舜年加官晉爵事,並褒獎其先人功德。
容美土司家族墓地:位於容美鎮容美村東陽灣,容美土司始設於元,隸屬四川,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置長官司,七年(1374年)升定撫司,永樂四年(1406年)屬施州衛,領長官司五,至溥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止。田氏為世襲容美土司。面積約1萬平方米。現存多座封土堆,底徑5-8米,殘高1-2米。部分墓前立碑。主要有向遇春夫婦墓、賂文憲夫婦墓等。
九峰橋: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容美土司田舜年所建,因田氏別號“九峰”而得名。位於容美鎮張家村,南北向跨深潭溪。單孔石拱橋,長25米,寬4米,孔跨6米。拱券縱聯砌置,單券單伏。橋北立石碑2通,前後相距1米,均為青石質。
大屋場遺址:容美土司據點。位於容美鎮屏山村大屋場北。面積約5000平方米。地表散存3座房基、13個石砌火坑及石碾、石礎、磚瓦等。采集有銅鏡及青瓷碗、杯殘片等。
紫雲山祭祀遺址:位於容美鎮廟灣村紫雲山頂,為容美土司祭祀地,面積約700平方米。殘存山門外20余級石階及山頂的房基遺跡。地表發現壹殘碑上有“清康熙三十零有四春歲次乙亥重修”字樣。
“百順橋”碑:位於燕子鄉百順村,刻於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青石質、圓首,方座,通高1.9米,寬0.58米,厚0.22米。額篆“百順橋”,正文楷書,記容美土司上京晉謁皇帝歷程及因感艱險而率眾建造百順橋事。橋已不存。
“保善樓記”碑:位於容美鎮容美路東南端,刻於雍正二年(1724年),青石質臥碑。寬1.23米,高0.62米,厚0.31米。碑文楷書,刻重修保善樓事。樓已不存。
鳳翔書院碑:位於容美鎮容美路東端,紅砂巖質碑首殘缺,殘高1.1米,寬0.28米,厚0.12米,碑文行書,記修建鳳翔書院事。鳳翔書院為容美土司時較有影響書院,現已不存。
容美土司遺跡,遺物從多個角度反映了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面貌。另外,遺址群中保存著大量壁刻、碑刻,為研究土家族文化傳統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萬人洞、萬全洞、情田峒等洞穴文化內涵豐富,在民族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屏山村:容美鎮屏山村,是鶴峰縣城東去約10公裏處壹個近乎與世隔絕的小山村,又名平山,因山頂平曠、山側屏立而得名。屏山之腹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環繞,有阡陌古道曲徑通幽;屏山四周峭壁懸空,小小山村猶如航行於武陵群山之波的孤島,有“東方諾舟”之稱。屏山土司文化底蘊深厚。容美土司在屏山建造有規模宏大的爵府建築群,迄今存有屏山爵府等遺址50余處,出土過上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