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布第二批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典型案例,有哪些案例值得關註?
福建省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的10大典型案例,分別包括虛假宣傳上市 、虛假宣傳產品功能、商業賄賂、不正當有獎銷售、商業詆毀、刷單炒信等案例。
其中,我覺得值得關註的有商業賄賂、有獎銷售和刷單炒信案。
商業賄賂案是指廈門睿鑫順貿易有限公司為獲取旅遊團購物的交易機會,通過其員工向廈門嘉遊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現金支付?回傭?,?回傭?金額為遊客消費總金額的80%。這個事是比較常見又比較隱蔽的,大家跟團旅遊時都會遇到導遊帶著去購物的情況,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在意,覺得去哪裏購物都是壹樣的,但這恰恰已經違法了。最終,廈門睿鑫順貿易有限公司不但被沒收所得,而且被罰了30萬。
為什麽要關註它呢?是因為商業賄賂的成本最終都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實際上競爭並沒有讓利給消費者。
有獎銷售案是惠安縣周發珠寶首飾店開展?砸金蛋,送好禮?有獎銷售活動,但在有獎銷售活動開始前,該經營場所及宣傳單上未明確公布有獎銷售活動的獎項種類、參與條件、參與方式、開獎時間、開獎方式、獎金金額,或者獎品價格、獎品品名、獎品種類,或者中獎概率、兌獎時間、兌獎條件、兌獎方式、獎品交付方式、棄獎條件、主辦方及聯系方式等信息。實際上就是噱頭,吸引大家買東西而已,最後中沒中獎都是店家說了算的。
關註它也是因為生活中比較常見,家具、酒水、裝修等等,大家出去買東西時經常被其吸引,但其實沒多大效果。
刷單炒信案是福建泉州市伍氏特香包有限公司為了增加產品評價、提升搜索排名、增加產品銷量,通過自行組織刷手刷單、委托第三方刷單等方式虛構交易。據悉,至案發時,當事人自行組織刷手刷單4540筆,委托第三方刷單274筆。
關註它是因為網購現在已經是大家最常用的購物方式了,而影響消費者最終選擇的因素中,很大壹部分就是因為商品的銷售量和評價,價格因素都不是主要考慮的點。但這些如果都是假的,大家是不是有壹種被欺騙的感覺?
當然,其它的案例也很值得關註,洞悉了商家常用的手段,能避免踩中壹些讓人惡心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