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 二伯到底是什麽人
有二伯是個性情古怪,勤勞、倔強而又麻木的老人。
從他的出身看,他是屬於張氏家族之中的人,但由於他那股敗落得最早,這又使他成為家族以外的人,甚至地位還不如壹般的仆人。他三十歲就來到張廷舉家當長工,壹年四季辛辛苦苦地幹活,所得到的只是吃點殘羹剩飯,他被剝削得壹貧如洗。
他的地位還不如壹般的仆人,老廚子經常奚落他,孩子們也罵他,取笑他,向他拋石子。人世的炎涼,使他性情變得古怪了。他對主子不滿,常常指桑罵槐,有時直接謾罵出氣。
有二伯是麻木的,他的性格中有阿Q的影子。他雖然地位極低下,卻還不忘記自己是主子的同宗二哥,因此, "壹聽人家叫他'二掌櫃的',他就笑逐顏開。但"我"的祖父叫他"有子",他卻不生氣。
可見,封建等級思想他是看得很重的。他和小團圓媳婦都居於地位低下的人。他本應該同情小團圓媳婦,可是他卻跟別人壹樣說"介(這)年頭是啥年頭呢,團圓媳婦也不象個團圓媳婦了。"對小團圓媳婦的慘死,他無動於衷。
王大姑娘和馮歪嘴子成家,有二伯卻認為"那算完,長的壹身窮骨頭窮肉"。有二伯處於奴隸地位,有時思想卻是主子們的思想。作者著重揭示有二伯的病態心理和被扭曲了的性格。
擴展資料:
內容鑒賞
蕭紅的《呼蘭河傳》將批判的鋒芒指向了北方土地上蕓蕓眾生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這壹深隱的文化層面。該小說中作為文化載體孕生了更具文化意味的主體——“看客”群體。
尤其將主體與載體結合起來,更具有文化批判的歷史厚度和哲學力度。蕭紅大書特書了晴雨時節“大泥坑”各種樣態及其帶給人們的種種“快樂”,它既能滿足人們看熱鬧的眼福和吃些死豬死雞的口福,又能滿足人們茶余飯後的消遣、愉樂和談資。
其實,它是小城人生原始狀態的寫真,“大泥坑實際上成了呼蘭縣城的標誌和象征。”成了小城生活的壹部分,它“象征著削弱國民進取、向上的精神魔障。”“跳大神”是東北早期普遍流行的壹種文化習俗。
“看客”的書寫,標誌著作家對封建文化的批判不僅僅停留在表層的野蠻陋習上,而且挺進了國民文化心理和人格深層,提示了這些人內在生命力的枯萎。
百度百科—《呼蘭河傳》(蕭紅著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