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仙居歷史文化

仙居歷史文化

壹、來自家鄉的報告

仙居位於浙江省的東南部,臺州市的西部,屬臺州管轄範圍,仙居東臨臨海,南鄰永嘉,西接縉雲,北毗天臺和磐安,全縣總面積2000平方公裏。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形:八山壹水壹分田

河流:母親河——永安溪,盂溪

歷史文化:仙居歷史悠久,早在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單獨設縣,名“樂安”,唐長興元年(公元930年)因修治永安溪和盂溪的水患,百姓們希望溪流永保平安,改|名為“永安”,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趙恒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衛,而多神仙之宅”,下詔把永安縣改名為仙居縣。

經濟發展水平:2009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82.5億元,2009年財政總收入9.34億元,其中地方財政4.94億元。工業上形成以工藝美術、醫藥化工、機械橡塑為支柱行業,農業以楊梅、高山蔬菜等為主。

希望這些對妳有所幫助。

二、仙居縣的介紹

仙居縣地處浙江東南、臺州市西部,是中國“ 國家公園 ”試點縣1,臺州市母親河(永安溪-靈江-椒江)的源頭。縣域面積2000平方公裏,其中丘陵山地(1612平方公裏)占全縣80.6%,有“八山壹水壹分田”之說。2全縣下轄7鎮10個鄉3個街道,418個行政村。自古以來,仙居是歷史文化悠久、人傑地靈的千年古城。仙居歷代人才輩出,是晚唐著名詩人項斯、宋代世界上第壹部食用菌專著《菌譜》作者陳仁玉、元代詩書畫三絕的大書畫家柯九思、明代勇鬥嚴嵩的左都禦史吳時來等人的故鄉。仙居文化積澱深厚,境內有距今7000多年的下湯文化遺址、國內八大奇文之壹——蝌蚪文、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華東第壹龍型古街——皤灘古鎮、宋大理學家朱熹曾送子求學的桐江書院、春秋古越文字等,文物古跡不勝枚舉。仙居還是“壹人得道,雞犬升天”、“滄海桑田”、“逢人說項”等成語典故的發生地。

三、仙居的歷史沿革,誰知道啊,要先秦至明清的

仙居歷史悠久。

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立縣,原名樂安、永安。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衛,而多神仙之宅”,詔改縣名為仙居,意為“仙人居住的地方”。

境內有距今約7000多年新石器時代的下湯原始社會村落遺址。 其建縣有1700多年歷史, 先秦時為甌越地。

秦屬閩中郡, 漢 先後有東海、東越等王國封立。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東越國除,徙民於江淮間,改其地屬會稽郡鄞縣,置回浦鄉。

三國 (吳) 257年——280年 尚未建縣 臨海郡 始平縣 257年,臺州始建郡,始名:臨海郡,郡治設:章安縣。 西晉 280年——347年 尚未建縣 臨海郡 始豐縣 280年,始平縣改稱始豐縣。

東晉 347年——420年 樂安縣 臨海郡 347年析始豐南鄉置樂安縣。仙居從此單獨立縣。

南北朝 420年——589年 樂安縣 臨海郡 隋朝 589年——607年 並入臨海縣 處州(括州) 589年,廢郡設州,撤樂安,入臨海。 607年——617年 並入臨海縣 永嘉郡 607年,撤州設郡,樂安仍並臨海縣。

唐朝 618年——625年 樂安縣 臺州 (海州) 621年恢復樂安縣。 625年撤樂安、始豐,並入臨海縣。

625年——634年 仍入臨海縣 臺州 634年,分臨海縣設始豐縣,樂安入始豐縣。 634年——675年 並始豐縣 臺州 675年——742年 樂安縣 臺州 675年分始豐縣重置樂安縣。

742年——758年 樂安縣 臨海郡 758年——887年 樂安縣 臺州 887年——907年 樂安縣 德化軍 887年撤臺州設置德化軍。 五代 907年——930年 樂安縣 臺州 吳越寶正五年(930年),因治理盂溪水患,改樂安為永安,仰祈永保平安。

930年——960年 永安縣 臺州 北宋 960年——1007年 永安縣 臺州 宋真宗趙恒皇帝於1007年4月30日,詔改縣名為仙居,自此誰也不敢撤並仙居縣。 1007年——1127年 仙居縣 臺州 南宋 1127年——1279年 仙居縣 臺州 元 1280年——1368年 仙居縣 臺州路 1277改臺州設臺州路。

明代 1368年——1644年 仙居縣 臺州府 1368年改臺州路設臺州府。 清代 1644年——1662年 仙居 臺州府 1662年——1726年 仙居 先後屬: 紹臺道、寧臺溫海道 臺海道、寧臺道 清康熙年間,地方行政機構幾經嬗變。

1726年——1911年 仙居 寧紹臺道 中華民國 1911.9——1912.7 仙居 浙江省軍 *** 臺州軍政分府 辛亥革命後,行政機構變革。 1912.7——1914 仙居 撤分府,直屬省 *** 。

1914——1926 仙居 會稽道 1927——1932.6 仙居 廢道,直屬省 *** 1932.6——1933 .10 仙居 浙江第五特區 1933.10——1936 仙居 浙江第四特區 1936——1948.7 仙居 浙江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8.7——1949.6 仙居 浙江第六專區 中華人民***和國 1949.6 ——1949.10 仙居 浙江省第六專區 1949.10——1954.5 仙居 臺州專區 1954.6——1956.3 仙居 溫州專區 1954.5撤銷臺州專區。 1956.4——1957.7 仙居 寧波專區 1956.4仙居改屬寧波專區。

1957.7——1958.12 仙居 臺州專區 1957.7恢復臺州專區。 1959.1——1962.4 仙居 溫州專區 1958年12月,撤銷臺州專區。

1962.4——1994.8 仙居 臺州地區 1962.4,恢復臺州地區。 1994.9——今 仙居 地級臺州市 經國務院批準,浙江省委於1994.9.16決定:撤銷臺州地區,設立地級臺州市,實行市管縣。

四、千年仙居是什麽

仙居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原名樂安、永安。北宋景德四(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圍,而多神仙之宅”,詔改仙居,意為“仙人居住之地”。 仙居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87.8平方公裏,含神仙居、景星、十三都、公盂、淡竹五大景區,集奇、險、清、幽於壹體,匯峰、瀑、溪、林於壹地。清翰林院編修潘耒遊後贊曰:“天臺幽深,雁蕩奇崛,仙居兼而有之”。宋大理學家朱熹也曾發出“地氣垂於此矣!”的驚嘆。

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邑,有僅風景秀麗,擁有令人贊嘆不已的自然景觀,同時也有著十分豐富的人文景觀及燦爛的歷史文化。

內有神仙居景區:幽幽神仙居,融險峰、幽谷、秀林、奇瀑於壹體,總面積15.8平方公裏。景區內奇峰環列,山崖陡峭,基巖落石處處成景,有鬼斧神工之作的將軍巖、神態安詳的睡美人、因風作態的飛天瀑等景點60多個,身臨其景,處於裊裊霧靄之中,大有飄飄欲仙之感,在1997年省旅遊局組織的風景名勝區評選中被評為全省“遊客最喜愛的美景樂園”之壹。而新近發現並已開發完成的景區上遊瀑布群和龍潭群,僅五百米範圍內就擁有連續十壹級飛瀑和形態各異的深潭,實為國內罕見的奇觀。景點有:象鼻瀑、睡美人、罨源瀑、將軍戀美人、將軍巖、羞女峰、獅子峰

永安溪漂流:清清永安溪是仙居的母親河,被專家喻為“幽谷溪流、清澈見底、終年不枯,據水質專家分析可達國家壹級飲用水標準”。現開辟的永安溪漂流河段總行程7.68公裏,以仙居土產的特制竹筏作為工具,“小小竹排溪中遊,巍巍青山兩岸走”。乘壹葉竹筏順流而下,或如履平地或急穿險灘,遠離城市的繁華和喧囂,碧水、藍天、遠山能讓妳品味到似水柔情般的逍遙溫馨和兩岸奇趣橫生的田園景色。

十三都景區景點有:龍潭飛瀑、石龜浮水、天柱巖、夫妻峰、千古這謎-蝌蚪文、人字瀑

景星巖景區:海撥高745米,是壹座三面 *** 的懸崖,只壹條蜿蜒曲折的石級小路十八盤可上天門。形象完整而突出,萬仞壁立,橫截天際,登高遠眺,去蒸霞蔚,油然而生“壹覽眾山小”的感覺。

播灘古鎮:經過了千年的風雲,千年的沈澱和積累,皤灘仍就為三華裏長鵝卵石鋪砌的“龍”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國時遺留下來的民宅古居,氣勢宏偉、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門堂”,朱熹送子就學過的桐江書院和曾獲得中國展覽會金獎、第四屆國際博覽會金獎的針刺無骨花燈,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能讓妳體會到千年文化的內涵。景點有:老屋、花燈、古街等。

仙居,山川秀麗,風光迷人。奇峰異洞,古木修竹,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八景十六洞二十七巖”名聞遐邇,由西罨、景星、淡竹、公盂、十三都五大景區188平方公裏範圍內的104個景點組成的風景名勝區,集“奇、險、清、幽”於壹體,匯“峰、瀑、溪、流”於壹地。清朝翰林院編修耒遊仙居後,贊曰:“天臺幽深,雁蕩奇崛,仙居兼而有之。”

五、浙江省目前的七個歷史文化名城是那幾個

浙江省內國家級、省級、市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名村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6個):杭州、紹興、寧波、衢州、臨海、金華 全國歷史文化名鎮(6個):嘉善縣西塘鎮、桐鄉市烏鎮、湖州南潯區南潯鎮、紹興縣安昌鎮、寧波江北區慈城鎮、象山縣石浦鎮 全國歷史文化名村(2個):武義縣俞源鄉俞源村、武義縣武陽鎮郭洞村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第壹批1991年10月公布,6個):溫州、余姚、湖州、舟山定海、金華(已升國家級)、東陽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第二批,2000年1月21日公布,6個):嘉興、蘭溪、天臺、松陽、瑞安、龍泉 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991年10月日公布,15個):余杭塘棲鎮、蕭山衙前鎮、寧波江北慈城鎮、余姚梁弄鎮、象山石浦鎮、永嘉巖頭鎮、湖州南潯鎮、海寧鹽官鎮、桐鄉烏鎮、紹興東浦鎮、紹興柯橋鎮、紹興安昌鎮、諸暨楓橋鎮、江山二十八都鎮、溫嶺市箬山鎮(已並入石塘鎮) 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991年10月日公布,4個):樂清仙溪鎮南閣村、永嘉巖頭鎮蒼坡村、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遂昌縣焦灘鄉獨山村 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2000年1月21日公布,25個):蕭山進化鎮、建德市新葉、富陽市龍門鎮、臨安市河橋鄉、寧海縣前童鎮、慈溪市鳴鶴鎮(現屬觀海衛鎮)、永嘉縣楓林鎮、平陽縣騰蛟鎮、嘉善縣西塘鎮、嵊州市崇仁鎮、諸暨市斯宅民居、金華縣曹宅鎮、武義縣俞源鄉、義烏市赤岸鎮、浦江縣鄭宅鎮、仙居縣皤灘鄉、臺州市路橋、溫嶺市新河鎮、舟山市馬嶴鎮、平湖市當湖鎮南河頭、金華縣孝順鎮山頭下村、武義縣武陽鎮郭洞村、縉雲縣新建鎮河陽村、慶元縣松源鎮大濟村、松陽縣大東壩鎮石倉村 省級歷史文化村鎮(2006年6月2日公布,33個):桐廬縣深澳鎮(現與窄溪、石阜2鎮合並為江南鎮)、淳安縣浪川鄉芹川村、奉化市溪口鎮巖頭村、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的水碓坑村和黃坑村、瑞安市飛雲鎮林垟、永嘉縣巖坦鎮嶼北村、蒼南縣橋墩鎮碗窯村、蒼南縣金鄉鎮、泰順縣雅陽鎮的百福巖村和塔頭底村、德清縣新市鎮、嘉興市新塍鎮、嵊州市金庭鎮華堂村、嵊州市竹溪鄉竹溪村、義烏市佛堂鎮、永康市石柱鎮厚吳村、蘭溪市女埠街道虹霓山村、蘭溪市永昌街道、武義縣大田鄉嶺下湯村、浦江縣白馬鎮嵩溪村、江山市清湖鎮、江山市石門鎮清漾村、龍遊縣湖鎮鎮、龍遊縣石佛鄉三門源村、開化縣霞山鄉、溫嶺市溫嶠鎮、天臺縣街頭鎮、仙居縣白塔鎮高遷古村落、麗水市蓮都區西溪鄉、青田縣阜山鄉、松陽縣赤壽鄉界首村、遂昌縣王村口鎮、龍泉市龍南鄉上田村、岱山縣東沙鎮 省級歷史文化街區(2006年6月2日公布,2個):海寧市南關廂、臺州市椒江區章安 溫州市級歷史文化街區(第壹批,2006年12月21日公布,1個):平陽縣昆陽鎮坡南街區 溫州市級歷史文化村鎮(第壹批,2006年12月21日公布,12個):平陽縣鳳臥鎮、平陽縣青街畬族鄉、文成縣南田鎮、泰順縣筱村鎮、瑞安市高樓鄉、樂清市仙溪鎮北閣村、樂清市城北鄉黃檀硐村、樂清市淡溪鎮黃塘村、永嘉縣大若巖鎮埭頭村、永嘉縣潘坑鄉巖龍村、文成縣嶺後鄉雅莊村、泰順縣新浦鄉庫村 寧波市級歷史文化村鎮(第壹批,2005年8月日公布,10個):奉化市溪口鎮巖頭村、余姚市大嵐鎮柿林村、余姚市梨洲街道金冠村、寧海縣深甽鎮清潭村、象山縣曉塘鄉黃埠村、象山縣西周鎮儒雅洋村、鄞州區茅山鎮走馬塘村、鄞州區章水鎮蜜巖村、江北區慈城鎮半浦村、東錢湖旅遊渡假區東錢湖鎮韓嶺村浙江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8處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富春江—新安江風景名勝區 雁蕩山風景名勝區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 天臺山風景名勝區 嵊泗列島風景名勝區 楠溪江風景名勝區 莫幹山風景名勝區 雪竇山風景名勝區 雙龍風景名勝區 仙都風景名勝區 江郎山風景名勝區 仙居風景名勝區 浣江—五泄風景名勝區 方巖風景名勝區 百丈祭飛雲湖風景名勝區 方山—長嶼硐天風景名勝區 浙江省的天姥山風景名勝區西湖 宋城 雷峰塔 杭州樂園 未來世界 東方文化園 野生動物世界 雙溪竹海 千島湖 瑤琳仙境 浙西大峽谷 安吉竹子博覽園 烏鎮 西塘 大慈巖 大明山 南潯 太湖 富春桃源 桐廬垂雲通天河 鹽官觀潮 嘉興南湖魯迅故裏 柯巖 蘭亭 會稽山 五泄 新昌大佛寺 普陀山 溪口 滕頭 寧波天壹閣 天下玉苑 雅戈爾動物園 丹山赤水 五龍潭 中國漁村 寧波松蘭山海濱 天臺山 仙都 八面山影視城 長嶼硐天 臨海江南長城 雁蕩山 楠溪江 天目山 溫州江心嶼 龍遊石窟 仙居 江郎山 義烏國際商貿城 諸葛八卦村 仙華山 雙龍。

六、誰知道仙居東門街的歷史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壇、山川壇的禦路,建外城後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

大街長1 600米,行車道寬20米。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民眾俗稱前門大街。

1965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明代前門大街是正東坊和正西坊的分界線,以街中心分界,東屬正東坊,西屬正西坊。

又因正陽門是京師正門,故前門大街壹帶比其他城門大街寬。在城市建制上,明北京城突破了元代所遵循的“前朝後市”的定制,正陽門周圍以及南至鮮魚口、廊房胡同壹帶,形成了大商業區。

清代大街兩側陸續形成了許多專業集市,如鮮魚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豬市、糧食市、珠寶市、瓜子市等。附近胡同內隨之出現許多工匠作坊、貨棧、車馬店、旅店、會館以及慶樂、三慶、華樂等戲園。

大街的席棚之房逐漸改建成磚木結構的正式房,形成了東、西側房後有裏街的三條街。東側裏街為肉市街、布巷子、果子市,西側裏街為珠寶市、糧食市。

前門外正街的店鋪創立時間大部分晚於裏街的店鋪,路東有全聚德烤鴨店、便宜坊烤鴨店、會仙居炒肝店、永安堂藥鋪、黑猴帽店、都壹處燒麥館、正陽樓飯莊、瑞生祥、九龍齋鮮果店、通三益幹果海味店、正明齋餑餑鋪等。路西及西裏街有永增和錢莊、瑞蚨祥綢布店、天蕙齋鼻煙店、同仁堂藥鋪、六必居醬菜園、壹條龍羊肉館等。

清末,前門大街已有夜市。光緒二十七年(1901)後,在前門箭樓東、西兩側設立了前門火車站東站、西站,前門大街成為北京同外省聯系的交通樞紐。

20世紀50年代初,前門地區***有私營商業基本戶800余家。前門大街東側從北往南有大北照相館、慶林春茶葉店、通三益果品海味店、力力餐廳、天成齋餑餑鋪、便宜坊烤鴨店、老正興飯莊、普蘭德洗染店、億兆棉織百貨商店、前門五金店等店鋪;西側從北往南有月盛齋醬肉鋪、華孚鐘表店、慶頤堂藥店、壹條龍羊肉館、盛錫福帽店、公興文化用品店、祥聚公餑餑鋪、龍順成木器門市部、前門大街麻繩店、前門自行車商店、前門信托商店等店鋪。

1979年以後,在原有老字號商店和傳統經營特色基本保留下來的同時,又陸續開設了五金交電、服裝百貨、自行車、食品、鐘表、化工油漆等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