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接不暇”是什麽意思?
釋義: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目前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
應接不暇,是壹個漢語成語,
拼音是:yìng jiē bù xiá,
出自: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釋義:從山的背陰之路上經過,山光水色交相輝映,使人目不暇接。若在秋冬之交,(壹片蕭瑟),又特別讓人難以釋懷。”
唐·白居易《廬山草堂記》:仰觀山,俯聽泉,旁睨竹樹雲石,自辰及酉,應接不暇。
釋義:擡頭看山,低頭聽泉,向旁邊看竹樹雲石,從早到晚,看不過來.。
《文明小史》第四十二回:“那些學堂裏的學生,妳也去買,我也去買,真正是應接不暇,利市三倍。”
擴展資料:
1、應接不暇的近義詞:
目不暇接
暇:空閑;接:接收。形容東西多,來不及觀看或看不過來?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大多用於“令人”、“使人”後 。
出自:
秦牧《菊花與金魚》:“壹切藝術的道理也是這樣,單壹必然導致枯燥。而豐富多彩、目不暇接給則是絕大多數人所歡迎的。”
2、應接不暇的反義詞:
應付裕如:讀音yìng fù yù rú,指從容對付,毫不費勁。
出自:
現代·林語堂:不久,東家老爺姚思安出來了,看壹切齊備了沒有。他有四十來歲,短粗身材,結賣健壯,濃黑的眉毛,眼下微微松垂,沒留胡子,頭發烏黑。走起來顯得年輕沈穩,步伐堅定,身子筆直,顯然是武功精深的樣子。若出其不意,前後左右有人突襲,他必然會應付裕如。(林語堂《京華煙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