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為什麽槍叫做槍,矛也叫做槍

為什麽槍叫做槍,矛也叫做槍

槍矛,中國古代兵器之壹,武術長器械。屬於壹種長柄的刺擊兵器。由古代兵器矛演變而來。槍的長度約相當於人體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槍桿的粗細,根據使用者性別、年齡而異。槍纓的長度不短於20厘米。槍法以攔、拿、紮為主,這是槍術的基本動作。紮槍要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力達槍尖,做到槍紮壹線,出槍似潛龍出水,入(縮、收)槍如猛虎入洞。紮槍又有上平、中平、下平之分,以中平為要法,故有「中平槍,槍中王,當中壹點最難擋」的說法。單紮、對紮的訓練是基本功,也具有健身與表演的效果。攔、拿槍法,是擋撥防禦之法,動作繞圈不宜大,防對方兵乘虛而入。此外,還有崩、點、穿、劈、圈、挑、撥等,都是槍術常用方法,要求纏繞圓轉,勁力適當,方法正確。練槍時,身法要求靈活多變,活動範圍大,步法要輕靈、快速、穩健,故有「開步如風,偷步如釘」之說。腰腿、臂腕之力與槍要合為壹體,並要勁透槍尖。槍術在十八般武藝中比較難學,不易掌握,俗說:「年拳,月棒,久練槍」。槍的套路內容也十分豐富,如楊家槍、犁花槍、六合槍、四平槍、鎖口槍、五虎斷門槍等等。

長槍之物,由來最古,車戰時代,將士利用長兵,弓矢之外,惟以矛為最適宜,故矛有丈八之稱,槍之來,實始於此;惜當時雖為戰鬥之具,惟無壹定使用之法;兩陣相對,不過借此兵器,遙相擊刺而已。相傳槍實傳自苗蠻,槍譜載:西方有武吃氏者,民以勇悍著,不論男女,都嫻武藝,藝精者王,群眾慴服,莫敢有違;故武吃氏之族,小兒五六歲,即令習武,孱弱不能軍者,父母棄之,裏人不與伍;其族尤以長槍法著,槍長七尺至八尺,金其鋒而以木為柄,舞動時,寒星點點,銀光皪皪,潑水不能入,用以臨敵,矢石所不能摧,此有槍法之始也。按西方疑指西域,武吃氏之族,不得其考矣。至於此法於何時傳入中原,則又各異其說,亦不必深究。總之槍法之起於武吃氏也,可以無疑。

槍和矛壹樣,是古代戰場上使用最廣的長形刺兵,漢代長兵器,側重戟、矛。後漢已有載錄,但是刀刃銳長,還未脫離矛頭形式。因為長矛使用不便,晉代開始逐漸流行用槍,當時所用的青銅矛頭,體制也較以前略小,已與後世的鐵槍頭相類了。唐代善槍者甚多,《五代史·王彥章傳》說:「彥章為人饒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壹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他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宋代以後,矛在基本上就被槍所代替了,未曾公亮的《武經總要》就列舉了十八種宋代長桿鐵槍,其中有:搗馬突槍、雙鉤槍、環子槍、單勾槍、拐槍、拐突槍、錐槍等。南宋抗金名將嶽飛,極善使槍,至今尚有嶽家槍法。

在以槍為主要裝備的部隊中,最有名的要屬明代的秦良玉統率的白桿兵。白桿兵壹律使用白蠟樹(即小葉枔)作柄的長槍,故此的名秦良玉是中國戰史上的第壹位女將軍。她率領的白桿兵,在鎮壓楊應龍之亂和抗禦後金(後來的清)以及評定奢崇明之亂和張獻忠之亂中,屢立戰功,被傳為佳話。

《宋史·李全傳》:李全「以弓馬矯捷,能運鐵槍,時號『李鐵槍』。」全妻楊氏,「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戚繼光《紀效新書》說:「長槍之法,始於楊氏,謂之曰梨花,天下鹹尚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則心能忘手,手能忘槍;圓精用不滯,又莫貴於靜也,靜而心不妄動,而處之裕如,變幻莫測,神化無窮。」金庸的《射雕英雄傳》中,楊鐵心用的就是楊家槍法。

明代是武術發和分枝的盛期,所以槍術在這個階段,理論和技術都有明顯的提高,各家槍法,相競爭艷。何良臣《陣紀》說:「馬家槍、沙家竿子、李家短槍,各有其妙,長短能兼用,虛實盡其銳,進不可擋,速不能及,而天下稱無敵者,惟楊氏梨花槍法也。」當時推崇楊家槍法,是因為楊家槍「有虛實,有奇正;其進銳,其退速;其勢險,其節短;不動如山,動如雷震」。明崇禎八年(西元1635),兵部侍郎畢懋康《軍器圖說》,載有壹幅噴火燒灼的梨花槍,並說明道:「梨花槍以梨花壹筒,系縛於長槍之首,發射數丈,敵著藥昏眩倒地,火盡則用槍刺敵。」這種槍兼有火器效能,在新式火器出現之前,顯然是壹種有效的利器。

到了晚清,長槍趨於簡單,偏重扁鏃形刃,圓底筒,直到今天武術運動就是使用這種類型。目前流行的槍有大槍、花槍、雙頭槍、短槍、雙槍、鉤、槍等。

西方文化發展出的槍矛(Lance),或被稱為騎士槍,中世紀至近代主要被歐洲騎兵所采用。在西方,槍矛的概念與東方人對槍矛理解是完全不同的。騎士槍的造型繼承了西洋劍的特征,看起來像是西洋劍的加大版,壹般無鋒,長四至五米的圓錐型(也有改進的版本為方形帶邊鋒的),上尖下粗,底端有壹個向外擴大型的護托,內部為槍柄。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槍」始終是「兵」手中最基本的戰鬥武器。沿著它們產生、發展、演化的足跡,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人類戰爭壹幕幕悲壯的發展歷史。

步槍的老祖宗是火門槍,從第壹支火門槍誕生到現在,步槍變更了九大種類,即火門槍、火繩槍、轉輪打火槍、燧發槍、擊發槍、連珠槍、半自動步槍、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而未來則可能最終被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所取代。

後裝槍出世前的火器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壹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壹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藥、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藥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制,稱之為鳥銃,直到公元1525年,意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且簡化了射擊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可隨時發射。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壹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自動原理發明前的步槍

1860年,美國首先開創了連珠槍的先河。該槍也是壹種單發步槍,但無需從外部壹發發地裝彈,而是依靠彈倉存貯彈藥,用手扳動槍機即可重新推彈入膛,能接連射擊若幹次,射擊速度比手動單發步槍快得多。在1877年的俄、土大戰中,土耳其軍隊用3萬支連珠槍快速射擊,使俄軍陣亡逾3萬人。然而真正使連珠槍發揚光大,在槍械中獨領風騷數十年的是德國人保羅·毛瑟。他發明了第壹支槍機直動式步槍,成為現代步槍的基礎。毛瑟槍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中國也是最早采用和仿制毛瑟步槍的國家之壹。

馬克沁被稱為自動機槍鼻祖,在輕武器領域開辟了壹個新時代。在索姆河戰役中,德軍運用馬克泌機槍的密集火力,壹天內殲滅英軍6萬余人。馬克沁自動原理的發明,為其它自動武器的研究擴展了思路。

不斷更新的自動步槍

第壹支半自動步槍是蒙德拉貢(墨西哥的壹位將軍)設計的。而真正標誌著槍機直動式步槍時代的結束和自動步槍時代到來的半自動步槍,是美國人約翰· 坎特厄斯·加蘭德研制的 M1加蘭德步槍。該槍經歷了30個春秋才被美軍方承認而列裝,成為第壹支被列裝的步槍,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卡賓槍,實際上也屬於步槍系列。它的槍管較短,重量較輕,可以說是因騎兵的需要而誕生,所以有人又叫它騎槍或馬槍。

俄國的 M1916費德洛夫自動步槍,據資料介紹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自動步槍之壹。而美國勃朗寧自動步槍的壹大功勞,就是在半個世紀後,它啟發了人們發明壹種符合現代戰爭要求的單兵輕機槍或班用自動武器。

StG44,1944年命名為突擊步槍,這是世界上第壹支真正的突擊步槍。之後,蘇聯AK47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也脫穎而出,而 AK47步槍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德國的StG44。

形形色色的突擊步槍

突擊步槍以其火力猛、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備受世界各國青睞。目前世界上采用小口徑突擊步槍的國家已達到90多個,其中各具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突擊步槍有:美國的柯爾特 M16A2型突擊步槍、俄羅斯的 AN-94突擊步槍、以色列的 TAR-21突擊步槍、比利時的 F2000突擊步槍和南非的 CR21無托突擊步槍等。其中 M16A2型突擊步槍以火力密度大、精確度高聞名遐邇,在確定北約標準彈的武器對比評審中大出風頭,它除裝備美國軍隊外,現已銷往世界50多個國家。俄式 AN-94突擊步槍外表采用了引人註目的含玻璃纖維的後托,使用雙排可卸式30發盒式彈匣,能實現2發點射,有效地增強了彈藥的利用率,且在立姿實施2 發點射時,其射擊精度比 AK74突擊步槍高13倍。以色列TAR-21突擊步槍采用無托的總體布局,而且可以靈活地更換各種不同長度的槍管,實現不同需求,從而自成槍族。 F2000突擊步槍具有單獨的火控系統,據稱它甚至能與美國的理想單兵作戰武器(OICW)壹比高低。

總之,步槍的演變從來沒有停止,突擊步槍的接班武器是理想單兵戰鬥武器,但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欲完全取代突擊步槍還尚需時日,因有許多關鍵技術要突破。

槍炮革新對十九世紀陸軍發展的作用

十九世紀,影響陸戰很有意義的最早的技術改革是發明和應用火帽。幾世紀以來,在戰場上使用手中火器時的射擊動作本身,是所有動作中最不可靠的。火帽出現後,就消滅了這種現象。燧發槍大約每射擊七發子彈,要瞎火壹發。火帽的應用,就使瞎火子彈降為低於每兩百發出現壹發。

然而,更為革命性的改進是圓柱錐形子彈,這使高度精確的遠射程來福槍最終替代了精度差、射程近的滑堂槍,成為基本的步兵武器。在發明新子彈之前,來福槍的射擊速度比滑膛槍慢,因為裝彈很困難。由於火藥氣體對鉛彈彈底凹部發生作用,使彈丸具有膨脹的特性。子彈形體小,便於裝填,但射擊後體積膨脹,緊嵌入槍管來福線中,獲得最大轉速以提高了精度和增大了射程。

如要使滑膛槍與來福槍射擊效果相當,在200步距離處射擊,前者需費相當於後者二倍的子彈,300步處五倍,400步處至少十倍。超過400步射擊距離,滑膛槍已完全失效,而來福槍在800碼處還可射擊軍隊隊形等大目標。在1000碼處,彈丸還具有足夠的末端能量,可穿透四英寸厚的軟質松木板。

在1850-1860年之間發明的來福槍和圓錐形子彈與任何先後的新武器技術發展相比,都具有最深刻的直接革命性影響,即使20世紀出現的高爆彈、飛機、坦克對當代產生的影響都比不上當時的來福槍。主要理由是:因為輕武器與火炮和冷兵器相比,它的殺傷力突然提高了,除了山頭或者山瘠擋住視線是個限制外,等於每個握有來福槍的步兵有了壹門具有同樣有效射程和最大威力的火炮。況且,炮兵人員更易受步兵火力殺傷。

早期火器的另壹特點是後膛裝填,此法當時久已廢棄,19世紀的科學技術讓它在古時無所作為的困境中解脫了出來。傳統上,後膛武器的困難在於金屬部分裝填接合不嚴密,燃燒火藥產生氣體和火焰從後膛的縫隙中噴射出來。為了與19世紀後膛武器的發展相適應,終於發明了金屬彈藥筒,它連結彈丸、火藥和火帽於壹體。這種子彈用特制銅和其它軟金屬制成,爆炸受熱後就會膨脹,能有效封閉向後逃逸的氣體。後膛裝填法使步槍手能夠快速裝彈,免得在敵力火下站立或暴露。

19世紀的新冶金學、化學和彈道學,是在火炮、尤其在重武器的發展中最終獲得了輝煌效果的,至於要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那是20世紀的事了。意大利的卡韋利於1846年制造第壹門「線膛炮」,也是後膛裝填,用的是盤旋的六角炮膛以代替旋轉的來福線。

1859年的意大利戰爭中,證明拿破侖三世的線膛炮在射程和精度方面絕對優於奧地利的滑膛炮,但多數軍隊直到該世紀70年代才不再依賴滑膛炮。主要因為滑膛炮比試驗中的火炮造價便宜,更加可靠。實際上,由於戰場上新炮的有效射程受炮手視力限制,制造這種新炮並不真正合算,除非觀察距離能大幅度增加。在美國內戰中,線膛炮、滑膛炮,南北雙方都用過,雙方都同樣喜好前裝滑青銅"拿破侖"炮。這種便於使用的火炮,實際上是在歐洲早已過時,在美國壽命也不長的12磅級榴炮。青銅性質較軟,這壹直是個嚴重缺點。人們將新的冶金技術結合膛內彈道學進行研究,才有可能利用了鋼的堅硬和耐久的優越性。

來福槍本身既不是新冶金學又不是新彈道學的產物,因為靠來福線增加精度和射程的原理早已眾所周知。但是十九世紀線膛武器的發展大大得益於上述兩門知識的增長。隨著技術的改進,又有了金屬加工機械,就能空前提高鏜孔精度,並在身管中刻劃來福線。幾世紀以來,制造手槍常常是熟練軍械匠的任務,每壹件武器他都是作為個人產品生產的,往往是壹件藝術品。造槍的基本金屬材料是鍛鐵,所用工藝通常是在芯管周圍綁紮或焊接鐵條。十九世紀,在紐約雷明頓槍炮廠,第壹次用鑄鐵孔,制造出帶來福線的身管。生產裝備線也是雷明頓槍炮廠第壹家發展的,它的基礎是該世紀早期伊萊·惠特尼和其他人創導的零部件通用互換原則。人們運用彈道科學,設法對這個時期的新線膛武器進行了系統的試驗,從而迅速積累並總結了對於彈丸性狀等各方面的知識。

隨著作戰武器經歷了深刻的技術革命,射程增加,精度提高,射速加快,顯然在編制、戰術和後勤支援方面也需要作相應改革。在拿破侖發展了軍、師編制之後,在編制和戰術方面,如果說不是倒退的話,起碼經歷了相當長的停滯時期。1815年至1845年之間著名的壹場沖突--即俄土戰爭(1828-1829)中,所使用的陳舊步兵戰術就是明顯例子。俄國人放棄了拿破侖的集中兵力的戰術和戰略原則,同樣,法國和英國部隊仍然堅持閱兵的操練而損害了戰鬥訓練。

編制和戰術適應武器的變化較為緩慢,大部分原因在於新武器要求戰場兵力配置分散,而職業軍人卻害怕壹旦分散會失去控制,這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問題在於如果士兵分散到讓敵人難以發現,自己的司令自然也壹樣很難觀察到他們。如果中層指揮官未能改變戰術機動動作以適應清楚而容易識別的友軍的部署,那麽和友鄰協同也非常困難甚至令人惱火。因此,要求戰術跟上武器的發展,就要涉及到工業革命的另壹個範疇,即電和電子。

在那時的軍事專業文獻裏和各國軍事指揮部門的上層圈子裏,對於新武器發展的討論相當透徹,有時甚至很激烈。但主要由於擔心戰場失去控制,該世紀中葉大部分職業軍人不同意改變基本的編制和戰術,騎兵的作用因此未受影響。

這時期,歐美作戰各國的大多數軍隊,旅、團都不是戰術基本單位,而師是便於管理和機動的標準建制。"師"這個詞用得不嚴格,壹般按中世紀習慣是指部分戰線,或者指壹支大於旅、然而在規模還是模糊的步兵或炮兵部隊。

英國和美國有保持師壹級的法律和條例。在戰時,團或多或少還可任意編成旅或師,到戰事結束,就又解散。和平時期的參謀人員,不能按擴編需要保留那麽多,所以在戰時,參謀軍官擔任嚴峻的任務往往缺少實踐機會。

但在上述軍隊裏,和平時期也有保持師和軍的建制的,它們的編制和參謀人員從現代標準看還很幼稚。普魯士雖然主要集中精力於軍壹級編制,但在參謀總部的建設方面也已跨出了很大的步子。其他各國軍隊和指揮作戰,認為那是司令官和戰爭委員會的特權。司令官只要求下級指揮官提供建議,而不要求參謀人員提供意見。如普魯士新任總參謀長赫穆特·馮·毛奇1864年所說,這種做法在普魯士司令官中也無壹例外。

從理論上講,在壹切現有或預期要建立的軍隊中,師是個合成軍隊單位,主要包括步兵、炮兵、騎兵,有時還有編制的或臨時配屬的工程兵支援部隊。壹般情況是壹個師包括兩個旅。戰鬥支援問題各國不壹樣,甚至各師之間也不壹樣。在法國和其他大多數歐洲國家,壹個作戰師的實力通常不多於5000人,不少於2500人。然而在俄國和普魯士,師的實力達12000人,甚至更多。因此,實力數字不大可靠,就是在有些國家裏勉力按文件或編制配足了兵員的部隊,也會迅速減員,從而低於規定的編制數,原因是生病、開小差、掉隊和戰鬥傷亡。這時期最重要的沖突對抗是美國、黑西哥戰爭(1864-1848),克裏米亞戰爭(1854-1856),美國內戰(1861-1865),奧普戰爭(1866)和普法戰爭(1870-1871)。

歐洲對墨西哥戰爭其實未加註意,它的主要軍事意義在於當時人數不多的美國陸軍軍官具有罕見的高度軍事素養,決定性地擊敗了壹支規模大得多的墨西哥軍隊。

克裏米亞戰爭的大部分經驗教訓都是反面的。在武器裝備、編制和戰術方面沒有劇烈的變革,甚至連溫和的變革也沒有。事實上,雙方的戰術水平壹般都很糟糕。當時幾乎沒有察覺到野戰築城對武器的防禦還仍有成效,這壹點在塞瓦斯托波爾包圍戰中表現了出來,該戰役歷時12個月,英、法用2587門炮***發射2381042發炮彈,消耗大,戰果較小,與當時軍事上的要求不相符合,只引起了內行人壹陣短暫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