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產品市場有哪些特點?
從目前世界機電產品進出口貿易流向來看,絕大多數機電產品跨國流動貿易額,是在北美、歐洲和亞洲各國業已形成的區域貿易集團內部或跨區域貿易集團之間進行的。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來看,機電產品貿易在壹定程度上顯現了在地域分布上的相對集中。目前歐洲、北美、亞洲及大洋洲各國機電產品出口占世界機電產品出口貿易額的94%;上述地區機電產品進口占世界機電產品貿易額的85%。預計2000年世界機電產品貿易額將超過 2.4億萬美元。1999年歐洲機電產品出口和進口貿易中,該區域內貿易分別占66.7%和72.9%,北美所占比重也分別達到38.2%和33%,而亞洲及大洋洲相應比重也達到39.3%和56.8%。
(二)機電產品貿易增長始終保持高於世界貿易增長的發展速度
1990年至 1998年世界機電產品貿易平均增長 8.15%,而同期世界貿易額增長了6.26%,機電產品貿易平均增長高於世界貿易增長1.89個百分點。由於世界機電產品發展主要依托歐洲、北美、亞洲機電產品貿易規模的擴大,因此,上述三個地區機電
產品貿易增長速度,反映了整個世界機電產品貿易發展的全貌。
(三)世界範圍的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了高新技術機電產品貿易比重、增幅的明顯提高近10年來,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迅猛發展,不僅加快了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步伐,而且也為壹些發展中國家擺脫單純依靠勞動力成本低廉優勢、大力發展高新技術機電產品貿易提供了機遇。世界範圍的產業結構調整促成了全球機電產品產銷格局發生新的變化。根據 WTO統計,以信息技術產品為代表的辦公和電訊設備類產品,1990年至1998年平均年增長率達11%,遠高於世界貿易同期平均增長 6%的水平,在世界貨物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從 8.8%上升到12.9%。1999年世界各國信息技術部門的生產擴張,使得個人電腦及半導體的銷售額分別增長了22%和18%,而增長最強勁的是移動通訊產品,比1998年增長了 2/3。現在全球每年信息技術產品的世界貿易額超過7000億美元,大大超過農產品貿易額和礦產品貿易額。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1998年全球計算機及軟件、半導體、集成電路、通訊設備和信息技術、光纖光纜等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前20年增長了26倍。美國、日本在高新技術機電產品出口年均增長速度和占全部機電產品出口的比重發展最快,美國為28%、44%,日本則為32%、39%。從產品結構看,汽車、辦公及通訊設備仍是當今世界機電產品貿易的主導構成,分別占世界機電產品貿易額的24.2%和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