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發生在義烏好人好事事跡

發生在義烏好人好事事跡

義烏十大好人評選候選名單

自8月開始,浙中新報與義烏團市委、義烏市創建辦、義烏市慈善總會,以及金華第壹百貨義烏天成店、義烏熱線·稠州論壇等聯合推出“義烏好人———尋找身邊的道德力量”活動。壹個多月來,新報記者深入義烏各鎮(街)、村(居),尋找從事公益事業的愛心人士,通過文字和鏡頭報道了20位愛心人士的事跡。

好人沒有壹個固定的標準,只要積極向善,每壹個人都是好人。在義烏200多萬父老鄉親和外來建設者中,好人遠遠不止十個,它可以是壹百、壹千、壹萬、壹百萬和每壹個。我們的目標是,通過開展“尋找義烏民間好人”,挖掘時代真善美、弘揚社會正氣,激發全社會向善的力量,讓溫暖善良的愛心之舉傳遍義烏,化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今天,我們將這20位“義烏好人”候選人集合在壹起,讓大家來評選自己心中的“義烏十大好人”。(在讀者的報刊投票和網絡投票的基礎上,我們將組成專家組,最終評出10位“義烏好人”。)

1.陶輝平 義烏稠城街道下西陶村人,34歲。他現在的職業是貨車司機,很辛苦,但14年來,他獻血48次,捐獻的血液超過3.1萬毫升,相當於6個正常人的全身血液。他曾是義烏“獻血狀元”,也是義烏捐獻造血幹細胞第壹人。

2.年小恩 義烏佛堂人,“80後”。她是全國性公益組織“中國支教聯盟”負責人。6年來,她和她的夥伴在中西部地區建立150多個支教點,還在緬甸北部建立4個支教點,進行跨國支教活動。(圖為緬甸支教點)

3.金允泮 退休老師,74歲。他退休10年來壹直在做兩件事:壹是關註社區老人,二是關愛祖國下壹代。他還先後走訪了義烏23所民工子弟學校,給他們關愛,並送去電風扇、書桌等愛心物品。

4.潘新榮 義烏上溪人,60歲。他在義烏城西街道何斯路村當了28年的鄉村醫生,工作兢兢業業,村民有病,隨叫隨到。28年裏,他有壹半的除夕獨自在診療室度過。至今,他還在為鄉親們服務著。

5.李冬蓮 義烏佛堂人,55歲。她是遠近聞名的好媳婦,曾同時照顧身體不好的丈夫、中風的公公、偏癱的婆婆,如今婆婆癱瘓在床已12年,她仍壹如既往服侍,每天摳屎接尿,盡心呵護。

6.何大妹 義烏女企業家,從小並不富裕的她,壹直感恩和回報著社會。15年來,她默默資助貧困學子,花在修建學校、看望貧困家庭等慈善事業上的支出達數百萬元。

7.黃雪雲 來自寶島臺灣,在義烏經商十多年。她默默資助著蘭溪、武義、磐安、義烏近200名貧困家庭及孩子,還曾在蘭溪遊埠成立壹家“特殊養老院”,供13名老人免費吃住。

8.吳忠尚 義烏義亭鎮鮑宅人,45歲。小時候因患小兒麻痹癥而留下右腿殘疾,但他身殘誌堅。他創辦的動物藥物企業,雇傭的工人1/3是殘疾人。他還壹直關註、推動殘疾人的健康事業。

9.鄭萬紅 網名“甜甜”,這個從衢州嫁到義烏的27歲女孩,從汶川地震以來壹直堅持默默無聞做公益。她是義烏“義工之家”的賬房,同時也是助學組的核心成員,每年經她核實、登記的孩子達數十人。做義工成了她生活的壹部分。

10.林俏雲 義烏蘇溪女孩,“90後”,職校畢業後入伍。今年6月雲南寧蒗發生地震,她只身前往救災。回義烏後,她發起成立首支民間公益救援隊———義烏藍天救援隊,目前他們已參與永康的壹次搜救人員行動。

11.王榮凱夫婦 家住義烏保聯西街。他和老伴吳衛芳是壹對“花甲夫婦”誌願者。他們每年參加誌願者活動達七八十次,3年來,累計誌願服務時間超過1000個小時。

12.何誌偉 義烏城西街道五星村人,22歲。他孝順,有愛心,獨自照顧生病的父親和81歲的奶奶。4年多來,他平均每月2次去敬老院,走遍了義烏14個敬老院,還是“義烏藍俊誌願者俱樂部”敬老小組組長。

13.哈米朗朗 伊朗人,他來義烏經商8年,積極參與義烏社區公***服務,他還是壹名義務消防誌願者,先後被雞鳴山社區評為“和諧***建家庭”、“平安家庭示範戶”、“優秀居民議事會成員”。

14.樓園營 抗美援朝老兵,86歲。20年來,他利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資,先後救濟、資助177人,捐助款達10萬多元,受助者遍及周邊10多個縣市,包括莘莘學子、老弱病殘、烈士軍屬……

15.黃自立 陜西人,27歲。他是義烏壹家小理發店店主,他的小店對70歲以上老人和10歲以下兒童不收費,兩年多來,已有2000多人享受過免費服務。

16.楊尚南 義烏江東街道江南社區人,85歲。10年來,患有“三高”的他,每月定時到小區為大家量血壓、測血糖,至今已累計為4萬多人次免費服務,包括很多上門服務。

17.義烏雷鋒車隊 2009年3月成立,今年3歲半。這支隊伍最初有13名成員,其中12人是來自義烏各出租車公司的“的哥”,他們收入不高,卻踐行“市區乘車三免”服務,在“高考日”、“無償獻血日”也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18.丁玉平 人稱“老丁”,河南鄧州人,60歲。在義烏的11年裏,他先後幫助上百名外來建設者免費維權,還先後籌集3萬多件衣服,送到中西部貧困地區,將“義烏溫度”傳遞到千裏之外。

19.鮑蘇明和龔洪才 義烏稠江街道人。他們加入義烏“愛心公社”6年多來,壹直默默支持公益活動,先後到過雲南、青海、四川,參與“愛心書包漂流”活動,每年還為慈善活動免費提供貨運車輛。

20.陶旭明 自掏腰包建立了義烏外來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並聘請多名專職律師,長年免費為外來民工等弱勢群體提供法律幫助,至今工作站已受理360多起案件,為外來建設者挽回670多萬元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