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都有那些暴利產品?
對於暴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理解的暴利是利潤達到100%。以下的十種產品利潤都超過了100%,有的更高。 1、骨灰盒。骨灰盒就是壹小盒,成本是非常低的,不足十元。可賣價很高,有的地方1萬1個,不能說不是暴利。令人驚訝的是很多人不在乎這個價格,細想壹下也許是死者花的最後壹筆錢吧。 2、化妝品。化妝品賣的是壹種希望,美的希望,為了美麗很多人不惜代價、不計成本,特別是那種高端的化妝品,動不動就上千,其成本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3、酒。酒產品同質化非常明顯,單純從產品品質上去做訴求,已經沒有什麽賣點了。所以現在酒都是賣文化,壹賣文化價格就提升了,有時候提升得有點離譜。如果妳去分析上百上千的那些酒,妳會發現成本是積極低的。 4、盲人按摩。盲人按摩是服務,服務也是壹種產品,只不過是無形的產品罷了。盲人按摩店只需前期的投入,按摩人員是沒有工資的,都是靠提成。正可謂壹本萬利,坐在家裏收錢。 5、肉夾饃。前幾天在超市購物時,買了幾個肉夾饃,壹個3.5元。後來我拿肉夾饃去問開飯店的朋友肉夾饃的成本有多少,他告訴我不到1元。我說這裏面也有很多肉啊,他說肉很少的,而且都是肥肉,裏面更多的是辣椒、香菜和湯。妳說肉夾饃是暴利嗎? 6、各式各樣的奢侈品。奢侈品就是暴利,沒有暴利就不叫奢侈品了。 7、眼鏡。眼鏡業裏有這樣壹段廣為流傳的順口溜:“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妳是講人情,300元賣妳是講交情,400元賣妳是講行情”。而“壹副眼鏡,妳帶三天就壞,屬於使用不當,帶三個星期就壞,應該習以為常,如果過了三個月才壞,就算妳大賺特賺。”壹般來說,鏡片的成本不到售價的10%都不到。現在很多連鎖眼鏡店打著平價的旗號,但利潤還是很豐厚的,還是很“暴利”的。 8、通訊。印象最深的壹次是今年年初,去蘇州之前話費還有200元,在蘇州接了幾次電話話費就沒了,後來得知是漫遊費,想了很長時間就是不明白中國移動要付出什麽成本在漫遊費上。 壹美國朋友問我,妳們怎麽那麽喜歡發短信,我們那都是打電話。我告訴他我們打不起電話,電話太貴了,只有發短信了。 據北郵的教授介紹:中國每個人每月花費16元,通訊公司就可以很賺錢了。而大家算下妳每個月平均要花多少錢。 記得05年11月18號,央視招標現場,中國移動與奇瑞爭奪世界杯期間中央臺的媒體資源,當奇瑞加到6000萬時,中國移動加到了壹個億,奇瑞傻了,“小樣,敢跟我鬥,整不死妳。” 行業的壟斷造就了通訊業的暴利,壟斷的行業基本上都是暴利,因為不存在競爭,沒有競爭壓力,能賺多少就賺多少,沒有理由跟錢過不去吧。 9、婚紗攝影。“人生就那麽壹次,花點錢也不算什麽”,正是摸準了新人的心理,婚紗攝影的價格實在是高。哥哥結婚,在北京某婚紗影樓拍了結婚照,價格是6000元,同等的服務在青島2000元,在連雲港不到1000元。妳說影樓要付出什麽成本,能不是暴利嗎? 10、電影院票價。在美國,壹張電影票相當於居民人均月收入的1/400,中國則相當於人均月收入的1/20,是前者的20倍。在中國到電影院看場電影70元,絕大部分的中國人的收入很低,支撐不起這麽高的票價,妳說他不去買盜版還能幹什麽。 中國九大暴利行業揭秘 /view/4bbc03eb6294dd88d0d26b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