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分享: 紅樓夢讀書筆記匯總(5篇)
本書是壹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可以代表古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並涉及史、王、薛三個家族,以及官府、市井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全景式地展開了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
看完《紅樓夢》,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林黛玉。林黛玉經常用詩詞來宣泄自已的離情別緒。她所寫的多是些哀傷的詩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敗。林黛玉在思維方式上極為消極和被動。人的氣質是和性格聯系在壹起的,某種氣質更容易形成某種性格,林黛玉屬於抑郁質,這種氣質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大觀園中的女兒們知道她天生氣質如此,對她也就不過分地苛求了。這些姐妹們喜歡寶釵的多於喜歡黛玉的,每次湘雲來賈府總是愛找寶姐姐玩,而不會首先去找林妹妹,這使得黛玉與別人的社會性的交往逐漸減少,也促成了她更加憂郁的性格。家道中落對黛玉造成的影響就是:敢愛而不敢言,只有把愛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著別人能幫她壹把,把自己的愛情寄托於別人的憐憫,形成了強烈的依賴感。只把著了壹個救命的稻草,信守愛情,正所謂,愛至深,傷也深。最後,直至為愛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這裏,我收集了林黛玉的《葬花吟》,從這首詩詞中,可以明顯看出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壹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壹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未若錦囊收艷骨,壹抷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蔔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壹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紅樓夢讀書筆記(篇二)淺讀《紅樓夢》,細細品悟古典文學的巔峰巨作,令我感慨萬千。
人生繁華似夢,幾多歡喜幾多愁。身在大富大貴之家,賈寶玉的性格與封建大家族的立業思想顯得格格不入。寶玉多隨性而為,終日與家中的女孩們廝混,在旁人看來,這是不思進取,碌碌無為的表現。作為家族的嫡系男丁,他理應承擔著光宗耀祖的責任,參加科舉,步入仕途,將賈家發揚光大。然而在寶玉看來,終日埋在書堆裏的生活並不是他想要的,這變成了他與家人們的尖銳矛盾所在。可以說,賈寶玉是封建社會的叛變者,他不興科舉考試,追求本心。然而現實多磨,寶玉在現實的種種遭遇下看淡兒女情長。
無論在哪種時代,許多看似不合人心的東西依舊在滋生,多少血與淚的例子供人們領悟,但是該來的總會來。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令人趨之若鶩,老壹輩人對新生壹代的嚴格要求,對於仕途的執著追求,讓人不厭其煩。但其實即使是當代人,對於學業高低,工作條件依舊保持著相似的觀點。父母之命,長輩的語重心長,也是為著後輩們著想。所以我認為對於仕途的抉擇,應該保持壹個平常心來看待,不求榮華富貴,只求問心無愧,無愧於本心,無愧於為之奮鬥的青春。
世態炎涼,在賈家的大院裏,家人之間的關系不想表面上那麽和諧。勾心鬥角時有發生,壹切的壹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家族式的家庭裏,這樣的感悟時時令人寒心。當情親與利益掛鉤的時候,家人之間的距離便越走越遠了。因為他們之間最基礎的信任變成了泡影,時刻提防著對方,保護自身的利益,即使不願參與其中,任然改變不了卷入利益糾紛的命運。在這樣的家庭裏,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無論妳願不願意。可見生來富貴,不愁吃穿的日子並不像表面那樣瀟灑快活,在笑臉的背後,又蘊藏多少不為人知的心酸。這也印證了壹句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上帝是公平的,當他賜予妳富貴的時候,妳的知心朋友變少了。有的時候,錢也是壹種詛咒,讓妳看不清靠近妳身邊的人原始的面目,何其可悲,孤獨的道路,只有壹人前往。
在作者的描寫裏,我看到了幾多紅衣錦繡,富貴榮華,身居高位的人所享受的壹切是那樣的豐富,吃喝主行無時無刻都在透發著奢靡的氣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些身處底層的人渴望著富貴人家的殘羹剩飯。有條件的肆意揮霍,沒有條件的只能畫餅充饑,壹窮壹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令人唏噓不已。這些富貴人家的物質生活建立在底層平民的艱苦生活之上,辛苦的勞作,平白無故的為他人做了嫁衣,著實無奈。
人間百態,有醜惡也有美好。心存小善,才能成就大善。
作者曹雪芹以個人經歷為藍本,寫下這本著作,供後世品讀賞玩。《紅樓夢》裏有著眾多形形色色的奇女子,她們就如畫卷中的美景,讓人們把握其中的特色與優點。壹場奇藝的夢,讓金陵十二釵蒙上了壹層神秘的色彩。壹首首詩,讓她們的命運呈現在世人面前,讓人暗自揣度後續情節,讓人深感作者的用心良苦。因由作者的個人原因,更是讓後續的故事產生壹個個不壹樣的版本,以印證詩中的寓意所在。
多少因果了卻壹樁樁情緣。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之間感情戲碼令我感慨,就以我自身的觀點來講,寶玉更適合與林黛玉在壹起,只可惜現實不允許,最終導致了感情悲劇的發生。但是我同樣理解賈寶玉和薛寶釵在壹起的意義所在,為了更好的將家族延續,薛寶釵的確更適合坐這個位置。多說無益,“敢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可悲可泣。
看《紅樓夢》,宛如在看壹場生動的大戲,令人身臨其境,感受另壹個時代不壹樣的魅力所在。
紅樓夢讀書筆記篇三“儂今葬花笑人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黛玉低吟著的悲涼試句壹直被古往今來的獨孤人士吟唱至今。而我也被這句話中所體現的悲涼和傷感深深吸引。
古往今來,不少名家大作被世人傳頌,但沒有壹本書像《紅樓夢》這樣將我深深吸引住。
初讀紅樓,是稚嫩,是無知。我只看到了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柔弱,寶釵的寬厚,王熙鳳的小家子氣還有其他人物的爾虞我詐。我單純的以為這本書,只是記載了賈氏壹家的興衰史。於是,我將它棄在了書架上。
時隔幾年,再讀紅樓,我拂去書上的細塵,慢慢品讀。這壹回,我看見了寶黛之間的淒美愛情,看見了作者的煞費心機。作者在寫書時將人名、地名、物名全部都賦予了深刻的含義。好比如賈寶玉在大荒山無稽崖上的青埂峰上開始了“荒誕無稽”的“假寶玉”生活;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原應嘆息”;王熙鳳最終“亡西風”;瀟湘館中黛玉“消香”,怡紅院中寶玉“遺紅怨”等等都透露出了人物的悲涼結局。且作者曹雪芹也在四大家族“賈、史、王、薛”中說明了是“假史枉寫”並透露出《紅樓夢》這部以“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為核心的小說是壹部“家亡血史”。並且,紅樓夢中詩詞含量驚人!黛玉的葬花吟更是經典著作。從此,我對紅樓愛不釋手。
現在,我每次拿起這本書,都帶著對作者深深的敬佩和對這本書的欣賞,它使我看到了創作的巔峰所在。寶玉曾說:”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純潔,而在婚後受泥土玷汙,自然也渾濁了.”寶玉為何有此感?這也不正暗示著曹雪芹對當時社會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顧的現象覺得無比反感與憤憤不平麽?黛玉為何生性郁郁寡歡,喜散卻不喜聚?因為作者正是借這個淒慘美人兒所表達自己內心所受到的淩辱和對封建社會文人沒有自由所以心中傷,憂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鳳姐之類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個年代猥褻小人的真實寫照.也有善良的主兒,如襲人,也如像前面所說到的尖酸小人,也有樂於助人,熱心,善良的壹面,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發的片刻.然而,悲劇的色彩仍籠罩著這個美麗切極具諷刺意味的故事,那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與天各壹方也表明了作者內心對社會的極度失望和那看破紅塵的壹分灑脫與傷感,令讀者不覺為之壹顫。
紅樓夢始於言情終於言情而不止於言情,不錯的,它記載了對當時社會的披露;紅樓夢的價值等於壹整個歐洲,更不錯的,它的所有都值得我們欣賞。
如今,再拿起紅樓,撲鼻而來的,是飽含著深刻思想和醉人感傷的淡淡書香,我已沈醉其中。
紅樓夢讀書筆記(篇四)有人采訪任正非,問他每天早上讓他起床的動力是什麽?他答我餓了,要吃早飯,僅此而已。妳當真信他?
他是壹個這麽有目標、有激情的人,壹個工作狂,他的時間這麽寶貴,怎麽會舍得浪費在床上?他的這個回答,就好比問開花是為了什麽?妳答開花當然是為了結果壹樣。大實話,又是大忽悠。難道開花更重要的不是為了綻放美麗,播撒芬芳嗎?
最近正重讀《紅樓夢》。原本給自己列計劃壹天壹回,***壹百二十回,想著能在壹百二十天裏逐字逐句把它讀完,那也算是不小的成績。誰知,壹兩回讀下來,根本剎不住。忍不住壹直往後續,每天三四回。
二十年前我初讀《紅樓夢》,不管內容,只求情節,裏面的詩詞歌賦,繁瑣的吃穿住行細節通通略過。僅僅把它當作寶玉寶釵黛玉三角戀故事來讀。所以,除了認識幾個主人公,幾乎毫無收獲。如今再讀,態度完全不壹樣了。不僅書中所有配詩逐字逐句細讀,連書下方每壹個註解都不放過。碰到我喜歡的名言佳句我還會拿筆記錄下來,這是我第壹次讀書時旁邊還準備了壹個筆記本。壹點也不覺得麻煩,相反,很是享受。
雖然網上有現成的人物關系圖可以下載,但我自己根據自己掌握的進度,慢慢完成了壹個人物關系思維導圖。自己做的,記得更牢,有利於後面閱讀。
現在再讀此書,感受真的很不壹樣,收獲太多了。要知道自己這些年來了到底有沒有成長或者變化,拿起曾經讀過的壹本書再讀,就知道了。同壹本書在不同年齡段讀起來味道是完全不壹樣的。因為個人的經歷、閱歷和人生經驗,還有理解能力,思想觀念等等都在變化。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壹個大百科全書,故事性也很強,確實名不虛傳,好看至極。若要問我現在每天早上起床的動力是什麽?當然是起來讀書,有好書在召喚,我舍不得賴床。心理專家說,幸福要向內求,外在的東西給人帶來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是短暫的。
想想也有道理,難怪我從來沒有因為要看壹眼隔夜買的某個奢侈品牌包包而催促自己快點起床過。倒是常常為了某個約會、某本書或某次出門旅行而興奮不已,不想睡覺。
那麽,妳每天早上起床的最大理由是什麽呢?願妳跟我壹樣,有所熱愛,也有所期待。
紅樓夢讀書筆記篇五《紅樓夢》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婚姻悲劇為主線,描寫了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興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種錯綜復雜的矛盾。
表現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墮落,塑造了壹系列貴族、平民以及奴隸出身的女子的悲劇形象。展示了極其廣闊的封建社會的典型生活環境,曲折地反映了那個社會必然崩潰、沒落的歷史趨勢。
通過閱讀了解到作品歌頌了貴族的叛逆者和違背封建禮教的愛情,體現出追求個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並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賈、林、薛之間愛情婚姻悲劇的社會根源。
但由於歷史的局限,作者在寫出封建大家族沒落的同時,也流露出惋惜和感傷的情緒,蒙有壹層宿命論和虛無主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