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1917至1925年間北洋軍閥的五次混戰
1.直皖戰爭,發生於1920年7月14日,是直系曹錕與皖系段祺瑞為爭奪北京政府統治權,在京津地區的對抗。當時曹錕為地方軍區負責人,段祺瑞為民國政府“邊防督辦”,從法律上來說,直皖戰爭是壹場地方軍人抗拒中央政府的軍事政變。
2.第壹次直奉戰爭: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直系軍閥和奉系軍閥在中國北方進行的兩次戰爭。第壹次直系獲勝。第二次奉系獲勝,直系慘敗,從此直系勢力壹蹶不振。北洋政府落入奉系軍閥手中。
3.江浙戰爭,又稱齊盧戰爭、甲子兵災,是1924年中華民國江蘇督軍齊燮元與浙江督軍盧永祥之間進行的戰爭。這場戰爭實際上是直系軍閥與反直系軍閥勢力之間的壹次重大較量,也是第二次直奉戰爭的導火索。
4.1924年9月,直系江蘇軍閥齊燮元與皖系浙江軍閥盧永祥爆發了江浙戰爭。9月3日,張作霖通電譴責曹、吳(即直系)攻浙,並以援助盧永祥為名,組織“鎮威軍”,自任總司令,將奉軍編為6個軍;總兵力約15萬人,於9月15日分路向榆關(即山海關)、赤峰、承德方向進發,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5.浙奉戰爭,於1925年爆發,是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奉系軍閥與東南地區直系軍閥,為爭奪江蘇和安徽地盤而進行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