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國產單兵智能戰術系統ICE2.0
增強現實技術(AR)與虛擬現實技術(VR)是近年來廣受關註的 科技 領域,它們的原理都是將顯示器上的像素,通過壹系列光學成像元件形成虛像投射到人眼中。不同之處在於,AR眼鏡需要透視(see-through),即既要看到真實的外部世界,也要看到虛擬信息,所以也稱增強現實眼鏡。在下面的美軍官方宣傳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AR頭顯佩戴者既可以看到現實中的目標圖像(由壹位女士模擬),也可以看到戰場態勢感知信息(左下角紅圈中,內容包括自己的位置、目標的位置,並可與隊友即時分享信息等):
在宣傳片的另壹場景中,士兵只要待在原地,由另壹部探測器拍攝到的景象就能顯示在AR眼鏡上,整個就是壹個“上帝視角”:
這麽好的東西我們國家自然不會無視。近年來媒體就多次報道過我軍實驗型單兵虛擬智能單兵裝備的進展,並提出今後,這種戰地智能裝備可以在作戰指揮、協同、偵察和情報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是陸軍新質戰鬥力的“倍增器” 。不過國產單兵AR頭顯具體什麽模樣仍未見公開報道。
近日,國內防務公司紅隼自主開發的ICE2.0(Intelligent Combat Ecosystem),即 單兵智能戰術系統 在媒體平臺進行了展示,使我們有機會目睹國產“千裏眼”——AR頭盔顯示器的真容。
據報道,該系統從之前的ICE1.0的單目AR頭顯升級到雙目頭顯,且雙目系統采用了性能良好的衍射光波導,通過“層疊”的形式, 將虛擬信息和真實場景融為壹體,互相補充,互相“增強”。
國產AR頭盔顯示技術 采用了最新的壹種稱為光波導的技術 ——通俗說是應AR眼鏡需求而生的壹個比較有特色的光學組件,隨著AR產業的不斷發展,衍射光波導已被業界譽為 “AR產業的金鑰匙”。紅隼防務公司的光波導技術已經發展成熟並應用在AR頭顯上,代表我國又攻克了該領域的壹個關鍵技術難題。
仔細觀察頭盔可發現後部有壹條連線接到士兵後背,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數據線。士兵胸前QBZ191新型步槍的握把集成有單兵綜合信息系統功能鍵,和AR頭顯的數據系統鏈接和整合後,比如增加槍瞄圖像回傳模塊,就可實現類似美軍的不露頭射擊,甚至用槍瞄鎖定目標,引導制導炮彈、無人機等對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的功能。
圖:191步槍的握把集成有單兵綜合信息系統功能鍵,據央視報道還是無線連接的。
當然,紅隼防務 科技 公司只是解放軍的壹個裝備供應商,其方案僅代表壹家之言,且更多的具體信息也無從知曉。但無論如何我們可以管中窺豹,了解到我軍下壹代單兵武器裝備的冰山壹角。應該說,我軍自“基本實現機械化”後,正在信息化建設的道路上加速前行。未來已來,可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