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裏破壞環境的行為有哪些。(多壹點)
小區裏破壞環境的行為有:
1、雜物占用公***空間。壹些居民樓的樓道內和儲藏室的走廊上堆放著不少雜物,比如廢紙箱、飲料瓶、裝修材料、“僵屍自行車”等,上面都積滿了灰塵。
這些雜物不僅堵住了樓道,還影響樓裏的衛生。還有居民表示,對於人們節儉的心理大家都可以理解,但這畢竟是公***空間。另外,樓道堆放雜物還存在火災隱患,消防安全不容忽視。
2、私搭亂建,私自架設電線。在個別小區內 ,私搭亂建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僅環境衛生令人擔憂,更影響了小區的整體形象。
居民在小區內私拉電線,不僅影響環境,由於電線暴露在室外,容易因凍裂,老化等原因造成短路,進而埋下漏電,火災等安全隱患。
3、噪音擾民。在壹些新建成小區,因裝修噪音擾民引發的投訴在物業管理中比較常見。壹些居民表示,新房裝修是很正常的事,但也應該顧及周邊居民,裝修時間盡量避開正常的休息時間。
4、垃圾隨地扔 。不少小區居民樓前的草坪上園區樹木上都有生活垃圾,亂扔垃圾的不文明現象確實存在。按照物業管理的要求,住戶應當將垃圾統壹放到壹樓的公用垃圾箱。可是總有壹些住戶嫌麻煩,直接就將垃圾袋放在樓梯間或是垃圾箱旁邊。如果清理不及時,就會產生異味。
5、攀折花木毀壞綠地,破壞公***設施。個別業主不愛護小區內公***設施,隨意破壞小區內的照明燈、護欄、健身器材、園區花木、綠地等。
6、寵物隨地方便。壹些人在小區裏遛狗時,任由狗隨地大小便,卻很少主動帶衛生紙和袋子清理。小區綠化帶或偏僻的墻角處,寵物糞便隨處可見。
7、高空拋物。在壹些高層住宅小區,“高空拋物”這種不文明行為不僅令人反感, 更有可能帶來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