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之諾諾,不如壹士之鄂鄂。什麽意思?
這句話出自《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傳》。
“諾諾”的意思不是其他幾位朋友說的“恭維、奉承”,而是指連聲答應的聲音,表示順從。
而“諤諤”則是指直言無諱的樣子。
“千人之諾諾,不如壹士之諤諤”是說,眾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壹名諍諫之士可貴。
三、補遺:
其他人的解釋不好說錯,但是如果是逐詞翻譯為現代文的話,其他朋友的結實起碼不準確。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諾諾”和“恭維、奉承”是有差別的。
“恭維、奉承”則是指主動巴結、諂媚的壹種醜態。
而“諾諾”既可以是主動的情願的、投懷送抱那樣的順從,也可以是被動的、不情願的順從,如“徐庶進曹營——壹言不發”那樣,徐庶處處順著曹操,不反對曹操,但也不主動為曹操做事,再比如明哲保身的人,做“老好人”,見誰都“好好好”、“對對對”、“行行行”,沒有自己的主見,誰也不得罪,但誰也不巴結,誰也不諂媚,都可以叫“諾諾”。妳能說這樣的人是“恭維、奉承”的人嗎?
如果是做古文翻譯,把沒有情感色彩不強的“諾諾”翻譯成貶義色彩明顯的“恭維、奉承”,顯然是不合適的。無論是翻譯古文,還是外文,要講究“信”、“達”、“雅”,而“信”(忠實於原文)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