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邊坡預應力錨索框架梁防護施工技術
錨索框架梁施工
壹、錨索的工作原理
錨索就是高挖方路段為了減少對原狀土的挖方數量,保護生態環境而設計的壹種特殊擋防結構。主要解決破裂面至土體臨空面之間破裂土體的穩定。其作用原理是:依靠對錨索的張拉預應力,用錨具鎖定在樁身上,錨索產生的反作用力通過樁身傳遞到破裂土體,使破裂土體在外力作用下穩定。錨索預應力壹頭靠錨固段框架梁承受,另壹頭靠樁身承受,中間穿過破裂土體。
二、錨索框架梁的布置和結構形式
錨索長度19.5~29.5mm,間距3m,錨固段長10m,錨孔直徑為110mm,傾角15°,錨索體壹束由3根Φ15.2鋼絞線組成,單孔錨固力260KN。錨梁采用C30鋼筋混凝土現澆,截面0.5m*0.6m。
三、錨索框架梁施工工序
錨索框架梁施工工序:測量定位→鉆孔→清孔→錨索制作→錨索安裝→註漿→框架梁施工→錨索張拉→補張拉及鎖定→錨頭封閉。
四、施工過程
( 1 )錨孔測放:邊坡施工邊挖邊加固,即開挖壹級,防護壹級,不得壹次開挖到底。用全站儀將錨孔位置準確測放在坡面上, 孔位誤差不得超過±5 0 r am。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順或特殊困難場地時, 需經設計監理單位認可, 在確保坡體穩定和結構安全的前提下, 適當放寬定位精度或調整錨孔定位。
( 2 )搭設腳手架: 采用¢5 Omm鋼管腳手架搭設作業平臺, 搭設腳手架必須滿足相應的承載能力和穩固條件。
( 3 )安裝鉆機、鉆孔:根據坡面測放孔位,準確安裝固定鉆機,並嚴格認真進行機位調整,孔位誤差不得超過±0.2m,鉆孔傾角和方向符合設計要求,傾斜度偏差不得超過±2°。鉆孔要求幹鉆,禁止采用水鉆,以確保錨索施工不致於惡化邊坡巖體的工程地質條件和保證孔壁的粘結性能。鉆孔速度根據使用鉆機性能和錨固地層嚴格控制, 防止鉆孔扭曲和變徑,造成下錨困難或其它意外事故。鉆進過程中對每個孔的地層變化,鉆進狀態( 鉆壓、鉆速) 、地下水及壹些特殊情況作好現場施工記錄。如遇塌孔縮孔等不良鉆進現象時,須立即停鉆,及時進行固壁灌漿處理( 灌漿壓力 0.1~0.2MP a ) ,待水泥砂漿初凝後,重新掃孔鉆進。鉆孔孔徑,孔深要求不得小於設計值。為確保錨孔直徑,要求實際使用鉆頭直徑不得小於設計孔徑。為確保錨孔深度,要求實際鉆孔深度大於設計深度0.2米以上。
( 4 )清孔:鉆進達到設計深度後,不能立即停鉆,要求穩鉆 l ~ 2 mi n ,防止孔底尖滅、達不到設計孔徑。鉆孔孔壁不得有沈碴及水體粘滯,必須清理幹凈,在鉆孔完成後,使用高壓空氣(風壓 0.2~0.4MP a ) 將孔內巖粉及水體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漿與孔壁巖土體的粘結強度。除相對堅硬完整之巖體錨固外,不得采用高壓水沖洗。若遇錨孔中有承壓水流出,待水壓、水量變小後方可下安錨筋與註漿,必要時在周圍適當部位設置排水孔處理。如果設計要求處理錨孔內部積聚水體,壹般采用灌漿封堵二次鉆進等方法處理。
( 5 )錨孔檢驗:錨孔鉆造結束後,須經現場監理檢驗合格,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孔徑、孔深檢查壹般采用設計孔徑、鉆頭和標準鉆桿在現場監理旁站的條件下驗孔,要求驗孔過程中鉆頭平順推進,不產生沖擊或抖動,鉆具驗送長度滿足設計錨孔深度,退鉆要求順暢,用高壓風吹驗不存明顯飛濺塵碴及水體現象。同時要求復查錨孔孔位、傾角和方位,全部錨孔施工分項工作合格後,即可認為錨孔鉆造檢驗合格。
( 6 )錨索體制作及安裝 :先調直、截取鋼絞線,其長度為鉆孔實際長度+外錨墩厚度+千斤頂長度+工具錨和工作錨的厚度+張拉操作預留量,另外還要考慮截長誤差,即多截出50~100mm。截取鋼絞線宜用切割機,嚴禁用氣焊和電弧焊切割。
將截好的鋼絞線平順擺放好,逐條進行質量檢查,對合格者進行登記、掛牌、標記錨索編號(與孔號對應)。按設計量出內錨固段和錨索長度並分別作出標記,在內錨固段範圍內每隔1m穿壹個對中隔離支架,兩支架之間紮鐵絲壹道。張拉段的鋼絞線應放入塑料管內並註入黃油(防銹和形成自由)。在錨索端安好導向帽後,平順放好待用。
將組裝好的錨索擡至孔位處(距離較遠時可將錨索盤1.5~2.0m直徑的圓盤,然後運輸),經核對確認錨索與孔的編號壹致後,先用高壓風清孔,然後將錨索緩緩插入孔底,註漿管同錨索壹起裝入,管口與孔底要保持30~50cm的距離。安裝時要註意:
①要保持錨索順直,放送用力要均勻,不要左右擺動;
②下錨索前,對每根錨索都要進行捆紮質量檢查,確保無松動,無銹蝕等不良現象,並核對孔號,以免下錯錨索。鋼絞線采用高強度低松弛無粘結預應鋼絞線(¢=15.2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