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引發劑種類及用途分別有哪些
1、裂解型引發劑:
它通過吸收強紫外燈光發射的紫外量子,從而引發聚合交聯和接枝反應,使液體幾分之壹秒內形成固態薄膜,如1173、184、907、369、1490、1700等。
裂解反應機理: 光引發劑分子吸收光能後 ,由基態變成激發態激發態分子發生 Norrish Ⅰ反應 ,羰基和相鄰碳原子間的***價鍵拉長、 弱化、 斷裂 ,生成初級自由基:
X - Y------(X…Y)·→X·+ Y·
上式中 ,生成的 2 個初級自由基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2、光敏引發劑:通過奪氫反應形成遊離基,如BP。
奪氫反應機理
激發態的光引發劑分子從活性單體、 低分子預聚物等氫原子給予體上奪取氫原子 ,使其成為活性自由基 ,引發聚合反應:
X------- X· -------- XH·+ R·
式中 ,X與 RH可以相同。
3、陽離子光引發劑是另壹類非常重要的光引發劑,包括重氮鹽、二芳基碘鎓鹽、三芳基硫鎓鹽、烷基硫鎓鹽、鐵芳烴鹽、磺酰氧基酮及三芳基矽氧醚。它的基本作用特點是光活化使分子到激發態,分子發生系列分解反應,最終產生超強質子酸(也叫布朗斯特酸),作為陽離子聚合的活性種而引發環氧化合物、乙烯基醚,內酯、縮醛、環醚等聚合。
陽離子光引發劑可分為鎓鹽類、金屬有機物類、有機矽烷類,其中以碘鎓鹽、硫鎓鹽和鐵芳烴最具代表性。
以最常用的二芳基碘鎓鹽I-250光解可同時發生均裂和異裂,及產生超強酸又產生活性自由基。因此碘鎓鹽除可引發陽離子光聚合外,還可以同時引發自由基聚合,這是碘鎓鹽與硫鎓鹽的***同特點。
三芳基硫鎓鹽光引發劑I-160因為硫原子可與三個芳環部分***軛,正電荷得到分散,分子熱穩定性較好,光激發後可發生裂解,產生聚合活性種。除三芳基硫鎓鹽外,其他結構的硫鎓鹽或者光反應活性差,或者熱穩定性太差。三芳基硫鎓鹽熱穩定性相當好,加熱至300℃不分解,與單體混合加熱也不會引發聚合。
包括:型號,名字,結構式,物理性質
自由基光引發劑1
1173 2-羥基-2-甲基-1-苯基丙酮
184 1-羥基環己基苯基甲酮
907 2-甲基-2-(4-嗎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
TPO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TPO-L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
IHT-PI 910 2-二甲氨基-2-芐基-1-[4-(4-嗎啉基)苯基]-1-丁酮
659 2-羥基-2-甲基-1-[4-(2-羥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
MBF 苯甲酰甲酸甲酯
IHT-PI 4265 50% IHT-PI TPO和50% IHT-PI 1173
IHT-PI 1000 20% IHT-PI 184 和 80% IHT-PI 1173
IHT-PI 500 50% IHT-PI 184 和50 % IHT-PI BP
光引發劑 按光解機理分為自由基聚合光引發劑和陽離子聚合光引發劑兩大類,又以自由基型光引發劑最為廣泛。自由基型光引發劑按產生自由基的作用機理可分為裂解型光引發劑和奪氫型光引發劑。按結構特點光引發劑可分為以下幾類:
1、苯偶姻及衍生物(安息香、安息香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異丙醚、安息香丁醚)。
2、苯偶酰類(二苯基乙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
3、烷基苯酮類(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α-羥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
4、酰基磷氧化物(芳酰基膦氧化物、雙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
5、二苯甲酮類(二苯甲酮、2,4-二羥基二苯甲酮、米蚩酮)。
6、硫雜蒽酮類(硫代丙氧基硫雜蒽酮、異丙基硫雜蒽酮)。
陽離子型光引發劑也是重要的光引發劑,包括二芳基碘鎓鹽、三芳基碘鎓鹽、烷基碘鎓鹽、異丙苯茂鐵六氟磷酸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