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南洋是南明的救命稻草嗎?為何南明不到南洋東山再起?

南洋是南明的救命稻草嗎?為何南明不到南洋東山再起?

到明朝時期,世界進入了大航海時代,西方的探險家開始進行東西方之間的探險。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殖民者相繼來到亞洲,開始殖民活動。在當時,葡萄牙占據澳門,荷蘭占據臺灣、印尼,西班牙占據菲律賓。

所以說,南明之時,南洋並非無主之地。由於明朝長期執行海禁政策,對那些在海外通商的明朝人,視為非法的盜賊。這使得海外華人的利益得不到保護。雖然,在當時的南洋有部分華人駐留,但是政治地位極為低下。

尤其是在西班牙統治下的菲律賓。馬尼拉有壹個時期,西班牙的殖民者只有壹千多人,而旅居的華商卻高達三萬多人。這使得西班牙殖民者心存畏懼。因此,西班牙殖民者多次對華商進行血腥的大屠殺。幾次大屠殺死亡的華商從幾千乃至三萬。

但是,為了和中國大陸通商,西班牙殖民者又不得不招徠華商。這就使得菲律賓的華商始終保持著壹定的程度。但是,這些華商是西班牙殖民者嚴密監視的對象。可以說,在南洋,由於明朝主動放棄了海外權益,在南洋沒有明朝的勢力範圍。

因此,南明覆滅的時候,到南洋東山再起無異於癡人說夢。沒有強大的海軍,沒有順從的臣民,根本就是壹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而唯壹可能實施這件事的只有鄭成功。在明朝末年,鄭成功家本身就是以海軍見長。在鄭芝龍降清後,鄭成功收集舊部,恢復了自己的海軍,並控制了福建沿海地區。

在陸地與滿清征戰多年後,抗清的形勢漸漸不利。他經過審時度勢,決定收復臺灣,作為以後抗清的基地。但是,當時他的部下和抗清人士都認為臺灣是化外之地,對收復臺灣持否定態度。

但是,在鄭成功的堅持下,公元1661年2月,鄭成功親自率領主力出兵臺灣。經過激烈的戰鬥和長期圍困,終於在12月迫使荷蘭殖民者投降,收復了寶島臺灣。

收復臺灣的鄭成功並沒有滿足。為了壯大抗清的力量,他又將目光放到了南洋,尤其是菲律賓。當時菲律賓殖民者對當地華人肆意屠殺,鄭成功決定下壹步收取菲律賓。

但是,在這個時候,鄭成功留在福建的部下對鄭成功的方略表示反對。他們不但對鄭成功的命令陽奉陰違,不派壹船壹兵到臺灣,還借鄭成功和兒子鄭經發生矛盾之機,擁立鄭經對抗臺灣。使得鄭成功壯誌難酬。

而菲律賓的華人得到鄭成功的指示,積極準備起義。得到消息的西班牙殖民者對當地華人進行了大屠殺,鎮壓了華人的起義。就這樣,鄭成功收取菲律賓的計劃功虧壹簣。最後,以鄭成功英年病逝而告終。

我們可以設想壹下,如果鄭成功收取了菲律賓。那麽,在將來,滿清就必須跟著鄭成功的足跡,去占領菲律賓。這樣,滿清就不得不占領大塊的南洋海域。這樣壹來,滿清就不得不放棄閉關鎖國,早日進入海洋時代,那麽,近代中國就又是另壹番景象了。

只可惜鄭成功壯誌未酬身先死。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