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宇宙最有野心的CEO 過去三年都做了什麽
管理者佩奇
不少人忽略的是拉裏·佩奇在企業管理方面的努力,這些才是 Google 有余力創新的基礎:3 年來他砍掉了不少產品產品線、2 次改變公司的組織架構,由於公司營收情況良好,並且以“吸納頂尖人才”為緣由,創新項目組 Google X 以及 ATAP 等才會發展得如此之快。
在佩奇上任 3 年以來,Google 的股價上漲了 100%,而銷售和利潤繼續增長,最重要的是,Google 公司手上的現金變多了,從原來的 370 億美元增加至 620 億美元,在搜索和廣告方面穩定的增長,這就讓佩奇有更充裕的資金投入到新項目的研發當中去。
兩次公司架構重組,讓 Google 更像初創公司
拉裏·佩奇是壹個不喜歡層級關系的人,他曾經要把公司的產品經理都解雇,讓工程師直接和副總裁負責。擔任 CEO 之後,他把這種劍拔弩張的氣焰收回了,但調整公司架構的事情從來沒有停止過——他在公司組建了壹個高層的“L 小隊”,每個高管負責壹個產品線,每周開產品會議向他匯報壹次進度,但同時,每個產品有自己的獨立運作的權限,只要多註意不同產品之間的互相協作就可以了。
這是 2005 年收購 Android 後佩奇學習到了經驗。當時,他給了 Android 的負責人安迪·魯賓很大的自主權,Android 甚至有自己的辦公樓,普通谷歌員工戴著工作證也無法進入。
今年 10 月,佩奇再次改組,這次將負責 Android、Google Apps 的桑達·皮蔡提升到“二把手”的位置,讓各個產品線向皮蔡匯報,再轉向佩奇,而佩奇則更多負責 CEO 本職的工作,如公司的對外合作和商務運營、新成立的資產和能源部門、物聯網公司 Nest、研究抗衰老的生物技術公司 Calico,以及公司的財務狀況。另外壹位創始人布林也會繼續和佩奇壹起負責前沿設備研發實驗室 Google X。
而 Google X 內部,也分成不同類別的小項目組,每個項目會跟相關的大學實驗室和教授合作,最短的操作周期是 2 年。
上任後砍了 40 多個產品,精簡產品線
拉裏·佩奇這些增減的標準都是圍繞著 Google 服務的核心 Gmail 郵箱和社交網站 Google+ 來,因此砍掉了壹部分重復功能的服務,以及不太熱門的服務,簡而言之,對 Google+ 發展沒有太大幫助的,Google 就會考慮將其取消。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2006 年到 2010 年 Google 18 個產品。而在 Larry Page 上臺之後的 3 年,他壹***砍掉了 42 個產品,不少產品的用戶數和名氣都不小,例如才上線壹年的社交工具 Google Buzz、即時通訊工具 Google Talk、在線協作工具 Google Wave 以及 RSS 閱讀器 Google Reader。由於產品砍得太快,在 2013 年雲端筆記產品 Google Keep 推出之時,用戶就開始吐槽這款產品可能也不能“Keep”(保存)很久。
“賭博”,不壹定能贏,例如 Google+
Google 很明白不是每個科研項目都會馬上看到成果,像研究抗衰老技術的 Calico 以及癌癥藥丸的嘗試也有可能會以失敗收場。但拉裏·佩奇的策略還是要在這些新興科技領域耕耘,除了想要開發未來的增長點,他還需要通過這些新酷前沿的項目吸引世界上頂尖的人才——相信這也是他說服董事會決策的原因。
不過佩奇也有賭錯的時候。2Google+ 這個社交服務是也是佩奇在任期間極力推進的產品,根據今年的數據,Google+ 的月活躍用戶已經突破 5.4 億,每周上傳的照片達到 15 億張,依然遠遠落後於 Facebook。
“他們有著卡通壹樣的野心,”美國數據分析機構 Macquarie Securities 的分析師 Ben Schachter 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