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首都是?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
巴西新都巴西利亞,位於巴西東南部巴西高原中央,阿爾托山之南,海拔1161米,東距大西洋1000千米。新都所在的聯邦區直轄於中央政府,面積5814平方千米,人口120萬,其中35萬住在市區,85萬住在8個衛星城。
巴西利亞是當今世界最年輕而漂亮的首都,模式與澳大利亞的新都堪培拉相似,都是從沿海大城市遷都到內陸草原,都是圍繞人工湖展開的城市,都是園林化的綠色城市,都是職能單壹的政治中心。
巴西歷史上的兩個首都薩爾瓦多和裏約熱內盧,都是古老的海濱城市,那裏人口擁擠,車輛喧囂,工廠眾多,汙染嚴重,很難進行改造和治理。為此,巴西政府決定在內地尋找壹塊有利於發展的土地建立新都。曾有5個地點可供選擇,最後選定了現址。
整個新都被設計成壹架飛機。飛機象征著速度和力量,寓示巴西是壹個迅猛發展、高速起飛的發展中國家。巴西利亞的建設速度,真正體現了設計者的心願。從1957年破土動工到1960年4月舉行遷都慶典,前後只用了3年時間。首先興建了壹個“>”形人工湖,周長80千米,最寬處5千米,蓄水5億立方米。整個城市楔入人工湖的半島上,如壹架飛向東方的噴氣式飛機。“機頭”是三權廣場,突出於半島的尖端,面向大湖。從三權廣場到城西的廣播電視大樓,是壹條8千米長的大街,寬達250米,比布宜諾斯艾利斯的7月9日大街(寬130米)和巴黎的愛麗舍田園大街(120米)約寬1倍,為城市的基幹,即“機艙”。“機艙”的前部是各部廣場大廈,其後是文教區、體育城、電視塔、公交中心。“機尾”是為首都服務的輕工業區和出版印刷區。長長的兩側“機翼”是公寓區,沿著人工湖作“八”字形展開。在兩翼與機艙的連接部,是商店、銀行、旅館等建築。人工湖分南湖和北湖,如雙臂擁抱著大半個城市,薄體橋如虹接通兩岸。湖濱環繞著使館和私人住宅。
公寓區布局合理,服務設施齊全。每十幾座樓房組成壹個“方街”,方街內及其周圍設有托兒所、小學、運動場、影院、診所、小商場、面包店、餐館、藥房、洗衣房、理發店,居民不出方街就能獲得必要的生活服務。
巴西利亞人特別重視城市環境建設、管理和保護。政府明文規定,只許建設無汙染的小工業,住宅不許建在辦公區內,大商場只能建在商業區,公寓樓不得超過6層,湖濱只許建兩層以下的別墅式住宅。這些規定,貫徹始終,從而保持了城市風格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全市60%的面積是綠地,城南6千米長的人工防護林帶,新都土地雖屬紅色沙壤,旱風季節裏也不見沙塵飛揚的現象。城建法律規定,沒有綠化設計的工程不得施工,周圍裸露的空地必須有綠色覆蓋方能驗收。因此,建築物落成之日,草坪、花圃、樹木已經出現在妳面前。每個“方街”都由壹條由灌木墻、小花園和草坪組成的綠化帶環繞;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廣場、建築物門前、私人庭院,到處是花草樹木。整個城市就是壹座大園林。市政府有壹支龐大的專業管理隊伍,負責公***綠化的培植和澆灌,這方面的預算占市政開支的第壹位。每年春天都開展全民植樹活動,苗木由政府免費提供。
巴西利亞是壹座只有30多年歷史的新城,沒有壹處古代建築。有名的現代建築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核心——三權廣場。國會大廈是兩座並列的28層長方形大樓,是全城最高的建築。法律規定,任何建築物都不得超過它的高度。兩座大樓之間由壹條過廊連通,形成壹個“H”形,這是葡萄牙文“人”的第壹個字母,表示壹切為了人。右側大樓為眾議院大廈,樓側是壹個仰天的“大碗”,意為“廣聽民意”;左邊是參議院大廈,側旁亦有壹個“大碗”,不過是倒扣,象征“集中民意形成決議”。“碗”下為兩院會議大廳,以及商店、餐廳、車庫等配屬建築。兩院會議廳各有1200個座席,均有藏書數十萬冊的專用圖書館。巴西人自豪地說,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議會建築”。公民可以自由進入大廈參觀,也可以入公眾席旁聽,有什麽意見,可以委托議員代為發言。
總統府在黎明宮。這是壹座圍廊懸空在外的建築,廊柱壹反圓、方的陳規,有的如上長下短的菱角,有的似展翅欲飛的大雁。菱形四角如印第安人的盾牌,象征巴西最早的主人是印第安人。
司法宮又別具特色,由14根潔白的幾何形大柱托著壹個平頂大棚,棚下為審判大廳和辦公樓,門前豎立著壹尊蒙著雙眼的正義女神塑像,表示“法不認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大廈廣場的政府各部大廈也各自標新立異,互不雷同。外交部的伊塔馬拉蒂宮構築在壹個大水池上,鋼架玻璃結構,突出了水晶宮的特色。池內由5塊石頭組成的蓮花型石雕,和奧運會的五環旗壹樣,象征著五大洲的團結和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