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方孝孺是個怎樣的故事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壹字希古,號遜誌,曾以“遜誌”名其書齋,因其故裏舊屬緱城裏,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後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歷史上只有“滅九族”的酷刑,有史以來,“滅十族”惟方孝孺與景清兩人。
朱棣即位後,請“讀書種子”、第壹大儒方孝孺為他起草登基公告,當然為思想正統、極端忠於前皇的方孝孺所拒絕。
因為有求方孝孺,當方孝孺批駁朱棣將篡位辨解為“法周公輔成王”時,朱棣還是保持耐性說是皇室家事,意為讓方孝孺回避。偏偏方孝孺頂真到底,拒不同意。
初見“誅十族”於祝枝山《野記》,壹般認為非正史。
《明史·方孝孺列傳》是“丁醜,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也就是說明成祖只殺了方孝孺父系壹族。根據另壹則史料《立齋閑錄》裏面的記載是:“今校南京錦衣衛鎮撫司監簿除前編缺壞外所存簿籍載正學宗族抄紮人口有八百四十七人族叔文度文恭海敏族侄諒經良族弟希定希崇希用希善族侄孫起宗起成起莊小荀居安淵勝族孫崇儉等”。根據《立齋閑錄》的記載被殺的這些人都是方家父系這壹系的,沒有有母系和妻系的人名被列出。與《明史》中記載的“(殺)方孝孺,並夷其族“可以相互印證。
《明史·方孝孺列傳》並未記載被滅十族,株連坐死847人(壹作873人)等字眼,但明崇禎《《寧海縣誌·方孝孺傳》、《明史紀事本末》、明末鄉賢大家黃宗羲的《方正學孝孺》、《文正方正學先生孝孺》等大量文獻都記載他被滅了十族。另外,崇禎年間編纂的《熹宗實錄》也記載了方孝孺被夷十族的故事,而且還記載了當年方孝孺的幼子被人救出,逃出生天,假借余姓延續方姓壹脈,至天啟二年,方孝孺十世孫伏闕上書以聞,得以贈恤的故事。
所謂誅十族只不過是後人為了造成戲劇性的效果,誇大事實所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