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兒童防性侵教育納入必修課,這麽做對社會有什麽好處?
2021全國兩會在即,今天,壹場關於?女童保護?的座談會在京舉行,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以及相關部門和專家***同參會。會上,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將性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教學內容。論壇發布了《?女童保護?2020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曝光性侵兒童案例332起,受害兒童逾840人,中小學學齡段受害人占比較高。此外,近年來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也呈現出家庭成員性侵案曝光量上升、網絡性侵形勢嚴峻等新特點。
實際上,社會大眾也對防性侵教育持非常正向的支持態度。《報告》還顯示,超九成的人認為有必要對未成年兒童進行性教育、防性侵教育,其中,69.33%的人認為非常有必要,28.12%的人認為有必要。而對於是否需要將對未成年兒童的性教育、防性侵教育納入常態化教學,53.40%的人認為非常有必要,42.10%的人表示有必要。論壇上,將性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疇得到了多位代表委員認同與支持。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胡衛同樣表示:?學校要讓預防猥褻、防範性侵進課堂、進教材。同時,要開設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每個孩子都有探索階段,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推動著他們對周遭事物的興趣。事實上,寶寶1~2歲左右,就已經開始能區別爸爸和媽媽裸體的不同了,這種簡單的區分和認識叫做性差異的認知;2歲半~3歲,寶寶能夠明確認識自己的性別;3歲是性教育重要節點,3歲後隨著性認知的進壹步發展,孩子可能會對他人的隱私部位感到害羞或不自然,產生了羞恥感。孩子3歲後,父母與其相處也要開始逐漸建立界限。從性教育的角度講,這時的寶寶已經有了羞恥感,和異性同床或和父母同床會有很多不方便和不自在,此時可以嘗試分床睡,盡量不在孩子面前裸體或穿內衣褲走動,上廁所洗澡要關門,避免不恰當的親昵,比如親孩子隱私部位等。
父母此時要堅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教他們學會保護自己:只有最親密的家人才能和自己有親昵舉動;明確告訴孩子,不允許別人脫自己的貼身衣物,讓孩子知道胸部和下體是隱私部位,只有父母幫助洗澡或醫生查體時才可以碰觸;如果有人對自己做了?奇怪?的事情,要勇敢告訴爸媽,不要隱藏和害怕;陪孩子看性教育圖書,為孩子講解書籍內容,讓孩子慢慢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