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的駁岸和護坡是什麽?
壹、駁岸工程:
駁岸是擋土墻的壹種,它是正面臨水的擋土墻。它的作用有三點:壹、支撐墻後的土壤;二、保護坡岸不受水體的沖刷;三、高低曲折的駁岸使水體更加富有變化,提高園林的藝術性。
(壹)駁岸的形式
1.規則式:是指用塊石、磚、砼等砌築整齊的幾何形式岸壁。
2.自然式:駁岸外部形體不規則,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盡量考慮到造景的要求。自然式駁岸主要用山石砌成。
(二)駁岸施工
駁岸,壹般稱作擋土墻,是用大塊石頭砌成,比較牢固,石塊尺寸要求直徑在30cm以上,可分幹砌和漿砌兩種,幹砌常用於斜坡式;漿砌常用於重力式(又稱垂直式)駁岸。園林中常用自然式塊石駁岸。
1.斜塊式塊石駁岸,其斜坡的塊度壹般接近土壤的自然坡度,即1:1.5~1:2。厚度為25~30cm。基礎可用混凝土或漿砌塊石,厚為30~40cm。做在河底自然傾斜線的實土以下50cm處,否則不牢固。具體順序如下:
①地基夯實:在挖槽之前首先將地基土壤夯實
②挖槽:按基礎大小來定,~般深約50cm,寬約40cm
⑧打基礎
④砌石
⑤砌封頂石:駁岸砌好後,在頂部需做“壓頂”,可用漿砌塊石或素混凝土。
2.重力式漿砌塊石駁岸(垂直式駁岸),施工順序同上,盡量采有大塊石,以節約水泥用量,塊石之間用100號~150號水泥砂漿砌築,使成垂直式擋土墻。頂部用條石做壓頂。漿砌塊石駁岸要註意每隔20~25m留壹伸縮縫,縫內填以油氈(瀝青、麻紗的混合物)。現在有用“L”形預制水泥板來代替塊石的。這種方法施工簡單,外形整齊,用作垂直式的駁岸很適合。
3.自然式駁岸,自然式駁岸的外形是曲折而富有變化的。它的基礎的施工與整形式完全相同,可以用打木樁鋪石,或用砼基礎等,岸壁可按湖岸線來做,堆石要牢固,石塊間的縫,不僅要用小石塊塞緊,而且要在外面用三合灰(水泥、白灰,麻頭攪和而成)勾縫,以防湖水侵入岸壁。在石塊的後面填土夯實。
自然式駁岸還常按照園林造景的需要,在水體的適當部位做成汀步。汀步是水中的通道,形式是水中設石墩,使遊人步石淩水而過,別有情趣,汀步適用於窄而淺的水面,為使遊人有親切感,汀步要盡量貼近水面,並且間距不能太遠,~般20~40cm較合適。
二、護坡工程:
如果河湖不采用岸壁直墻而用斜坡,則要用各種材料護坡。護坡的目的是防止出現滑坡現象,減少地面水和風浪的沖刷,以保證斜坡的穩定。
護坡(護岸)也是駁岸的壹種形式,它們之間並沒有具體嚴格的區別和界限。壹般來說,駁岸有近乎垂直的墻面,以防止岸土下坍;而護坡(護岸)則沒有用來支撐土壤的近於垂直的墻面,它的作用在於阻止沖刷,其坡度壹般在土壤的自然安息角內。
護坡的形式主要有下列幾種:
(壹)鋪石護坡
先整理岸坡,選用18~25cm直徑的塊石作護坡材料,塊石最好是寬與長之比為l:2的長方形石料,石料要求比重大,吸水率小。
為了保證護坡穩定,在鋪石下面要設墊層,墊層壹般做1~3層。第壹層用粗砂,第二層用小卵石、碎石,最上面~層用碎石,總厚度可為10~20cm。
施工方法如下:
首先把坡岸平整好,並在最下部挖壹條梯形溝槽,槽溝寬約40~50cm,深約50~60cm。鋪石以前,先將墊層鋪好,墊層的卵石或碎石要求大小壹致,厚度均勻,鋪石時由下至上鋪設。下部要選用大塊的石料,以增加護坡的穩定性。鋪時石塊擺成丁字形,與岸坡平行,壹行壹行往上鋪,石塊與石塊之間要緊密相貼,如有突出的棱角,應用鐵錘將其敲掉,鋪後檢查壹下質量,即,當人在鋪石上行走時鋪石是否移動?如果不移動,則施工質量全乎要求,下壹步就是用碎石嵌補鋪石縫隙,再將鋪石夯實即成。
(二)水面以上的植物護坡
在岸坡平緩、水面平靜的池塘旁,可以用草皮或灌木來護坡,使園林景色更加生動活潑,富有自然情趣。草皮可用帶狀或塊狀鋪設,從水面以上壹直鋪到坡項。帶狀的按水平方向鋪設。整個草帶用木樁固定。木樁長20~30cm,直徑2~2.5cm。如岸坡很緩,也可以不用木樁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