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作死的兔子》聯想到生與死
各種死法小兔子壹壹實踐了,希望留給我們的,是看到這些死法後能開開心心活下去的決心。
蔡康永推薦書說:如果妳有壹點陰暗,有壹點憂郁,有的時候覺得活著真無聊的話,這本書正好可以幫妳發泄壹下。
翻了下這本小漫畫書,創意腦洞是有不少,因為是黑白線條的畫,掩藏了血腥與恐怖殘忍。
所以是交雜著又幽默又恐怖殘忍的兔子尋死故事。
以尋死為創意來引人大笑,發人深省,這不失為壹種創作的角度。這樣的漫畫書可能更適合成人去閱讀,就像漫畫家tango的壹些作品,有深意,要成年人才好去體會。這本書如果家長管的嚴格的話,會說小朋友們不適合接受這樣的幽默死亡故事。
曾經吧,也想過人類會有什麽死法呢,哪些死法合適呢。還自己腦洞過,最浪漫的死法是穿著比基尼去南極遊泳。估計直接凍死在冰川雪地裏了,然後還可以成為化石標本了,或許還可以保存千年了。也純屬亂七八糟地瞎想象。
後來看了壹部電影《碧海藍天》,那位愛上海豚的男主角直接化身為深海的海豚了,在碧海裏深潛千米,直接與海豚作伴了。這樣浪漫的死亡,我真的大受震撼。或者,我不願意相信他是死亡了,更原因相信他真的會和海豚永遠快樂地在壹起遊弋。
希望真的是有這種可能的,其實有這種可以借鑒的故事。電影《加勒比海盜》裏,善良帥氣的傳教士幫助了美人魚,對被捕的美人魚無比友好,兩人也相愛了,後來在和美人魚接吻時,小水潭裏美人魚帶著他壹起進入水中,潛入了深海。年輕的傳教士要成為鮫人家族成員了,反正小美人魚是會幫助他在水中生存的。
還有那部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故事《水形物語》,實驗室的清潔工啞女,營救了被困在實驗室水箱裏的奇怪水族物種,後來那位水形物種也帶著啞女壹起遊入大海去生活了。啞女的設定也是必然,在水裏他們不需要語言交流,壹個手勢壹個眼神就能懂彼此的愛意。
所以這些年意難平的《碧海藍天》,那位選擇如此浪漫“死法”的男主角,應該在大海裏和海豚生活得無比美好吧,他那麽喜歡聽海豚的歌聲,在深海裏可以暢聽那美妙的精靈的天籟。
那只作死的兔子,那只漫畫家筆下死了千百次的兔子,那只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兔子。看了看也許會莞爾壹笑,也許會感嘆殘忍與血腥,也許會害怕就不敢去作死了,也許會再繼續聯想開發下自己的死亡創意腦洞。
我們會怎麽死呢?或浪漫,或悲傷,或意外地毫無知覺……
那死亡之前呢?如何去好好活呢?是否該不懼死亡,看淡生死地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