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清初的八大"鐵帽子王"王府指的是哪些王府?

清初的八大"鐵帽子王"王府指的是哪些王府?

清初八大"鐵帽子王"是指戰功顯赫的六家親王和兩家郡王。所謂"鐵帽子王"就是"世襲罔替"則是指無論是親王或是郡王,其後代總有壹人襲爵位。就是襲爵人犯了罪其爵位仍可以由家族其他人員襲封。"鐵帽子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榮譽,其王府也比壹般王府莊重氣派。

禮親王府

位於西四南大醬坊胡同,第壹代主人是努爾哈赤的二子代善。王府規模雄偉,占地面積廣,重門疊戶,院落深邃。該王府與其他王府總體布局大體壹致,唯壹不同之處在於其後面有壹個後罩樓。

20世紀20年代已荒蕪。蔡元培於1927年在此開辦華北大學。

50年代初民政部在此辦公。現為國家經委的壹部分及國務院宿舍所在地。

睿親王府

位於東單外交部街路北。睿親王多爾袞為清初攝政王,死後被議罪革爵,王府被廢。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復爵位,在這裏重建了府邸。

1929年後為私立大同中學校址。現在是北京市124中學校址。除神殿改為禮堂,似乎還遺留有舊跡,其余已難覓蹤跡。舊府在南池子北,舊稱"瑪哈噶喇廟",後改為普渡寺。

鄭親王府

位於西單大木倉胡同。第壹代和碩鄭親王努爾哈赤之侄濟爾哈朗。王府清代進關之初建造,因濟爾哈朗建府逾越了當時的建制規定,在清順治四年(1647年)被罷官,並罰款。

鄭王府坐北朝南,建築雄偉,占地面積大,被譽為京師王邸花園中最佳者就是鄭王府的後花園"惠園"。

庚子事變中大部分建築和花園被毀。辛亥後押給西什庫教堂,1925年後為中國大學校址,操場即是原來花園。

現在是國家教委所在地。府門、銀安殿、東西配殿保存較為完好,重新修膳後,已煥然壹新。

豫親王府

位於東單三條。第壹代主人是多爾袞的同胞弟弟多鐸。20年代協和醫院購得,改建大部分房屋,原貌已失。現在是協和醫院所在地。

肅親王府

位於東城區正義路東側。第壹代肅親王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王府於順治年間創建,歷代親王都以此為府邸。

義和團運動時,肅親王府成為洋人抗拒義和團的重要據點之壹。

光緒二十七年(1901)《辛醜條約》簽訂,根據條約東交民巷使館區擴大了範圍,肅親王府被迫淪為日本使館。日本人大肆拆除,改建了王府,王府的原貌已很難辨認。現在這裏是北京市人民政府,西式樓房還保留在院內。

克勤郡王府

位於西城區新文化街西口路北。第壹代主人是努爾哈赤的二子代善的長子嶽讬。這座王府是嶽讬的子孫在順治年間創建的。原府占地面積不大,平面布局與王府規制相符,但規模較其他王府小。

今府路南影壁和府前部東翼樓尚存外,其他已全部拆除。

宣統元年(1909年)襲封晏森是最後壹代克勤王,民國後王府賣給了以興辦慈善事業著稱的熊希齡氏作為住宅。

現為新文化街第壹小學。儀門、三進庭院和兩組殿堂建築尚存。

順承郡王府

位於西城區趙登禹路。第壹代順承郡王是代善的孫子勒克德渾。清代最後壹個襲王爵的是光緒七年(1881年)襲封的鈉勒赫,民國六年(1917年)逝世。

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內分為三路,與其他王府形制相同。

1921年,皖系軍閥徐樹錚租住。軍閥張作霖入據北京時,占為私有,作為自己的大元帥府。

現在是全國政協所在地,府內主要建築保存較為完整,全國政協的禮堂在原來的宮門位置澤裕親王碩塞的府邸。

莊親王府

位於西四平安裏太平巷。原來是清太宗第五子原為承澤裕親王碩塞的府邸,其子博果鐸襲爵後改號稱莊親王府。庚子事件中被毀。

20世紀20年代,北洋軍閥李純購為私宅,並拆除了王府建築材料用於修建天津的李氏祠堂。

現在原府的東北角是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