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廟的由來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暮春時節,康熙皇帝微服南巡時曾駕臨白馬廟。當時春風和煦,碧空中飄來壹縷白雲,恰有群鳥啼鳴飛掠而去,康熙不禁觸景生情,吟哦起李白七絕《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遂賜題匾額“孤雲寺”三個大字,並署落款“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十九日禦書”,還破例蓋上雙龍禦印。《天津縣誌》載:“孤雲寺,原名白廟,在城北潞河(北運河)東岸,有聖祖(康熙)禦書賜額。”此後白廟聲價大增,前來瞻仰禦賜匾額者川流不息。但平心而論,禦賜“孤雲”之寺名,對於平頭百姓來說,畢竟顯得空靈而晦澀,遠不及眼前那個白馬石雕樸素實在,於是人們仍以“白廟”稱之。就如同海光寺初名“普陀寺”,老百姓卻叫它“葡萄寺”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