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與少年是哪裏的民歌
《花兒與少年》是西北民歌,主要流傳於青海,甘肅,寧夏及新疆。
《花兒與少年》描繪了青海高原春天的美麗及青年們像春天般美麗的愛情。花兒般的姑娘,踏著輕盈的舞步,唱著迎春之歌,來到畫壹般美麗的山野,她們的歌聲吸引了英俊的少年。
“花兒”是發源於青海的壹種民歌,廣泛流傳於我國西北青海、甘肅、寧夏、新疆四省(區),其曲調高亢悠揚,歌詞淳樸清新,歌曲表達了自由率真,有“西北之魂”之稱。它作為流傳地域廣泛的具有西北特色的民族音樂,長期被音樂家們看好。
《花兒與少年》的創作背景
1956年底,為了迎接全國專業音樂舞蹈會演,陜西歌舞團準備編排壹部抒情歌舞。經過商議,陜西歌舞團的工作人員認為流行於西北地區的“花兒”最具代表性,於是,他們找到了當時就職於陜西歌舞團的朱仲祿。
當時,朱仲祿先生將流傳於青海的民間小調《藍橋會》《四季歌》《五更鼓》和其他壹些‘花兒’曲令提供給了陜西歌舞團。這些小調和曲令成了抒情歌舞《花兒與少年》的創作素材。他還將流傳於河湟地區社火中的舞蹈動作表演給大家看,並確定了抒情歌舞《花兒與少年》的舞蹈動作、服飾和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