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在出廠報告中:AQL、AC、RE、CR、MA、MI、GP、NG分別代表什麽意思?
在出廠報告中:AQL、AC、RE、CR、MA、MI、GP、NG分別不同的參數,用於評價該批次產品的質量數據支撐來自出貨檢驗(FQC/OQC),具體內容如下:
AQL:接收質量限,即該對出貨檢驗之缺陷等級允收水準規定,對不同缺陷數量的允許的底線。
AC:合格判定數/允許接收數和標準。
RE:不合格判定數/退貨數及標準。
CR:嚴重缺陷,有危害使用者或攜帶者的生命或財產安全的缺陷。
MA:主要缺陷,喪失產品主要功能,不能達成制品使用目的的缺陷。
MI:次要缺陷,某壹實體只存在外觀上的缺陷,實際上不影響產品使用目的的缺陷。
GP:在財務上GP=GrossProfit(毛利)或者在集裝箱標準裏面,GP就是平櫃/普通箱的意思,即generalpurpose。例如40'GP就是40'普櫃。
NG:商品在制造完成後,如果在外觀上有些許瑕疵,或者與原設定的規格不符合,稱為NG商品,長期積存無法售出的商品也可歸類為NG商品。
擴展資料
最終檢驗/出貨檢驗是出廠報告的數據支撐來源,也是驗證產品完全符合顧客要求的最後保障。
當產品復雜時,檢驗活動會被策劃成與生產同步進行,這樣有助於最終檢驗的迅速完成。
因此,當把各種零部件組裝成半成品時,有必要把半成品作為最終產品來對待,因為有時候它們在裝配後往往不能再進行單獨的檢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