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文言文蒲松齡
《王者》原文
齊桓公①問管仲②曰:“王者何貴③?”曰:“貴天。”桓公仰而視天。管仲曰:“所謂天者,非④謂蒼蒼莽莽⑤之天也。君⑥人者,以百姓為天。百姓與⑦之則安,輔⑧之則強,非⑨之則危,背⑩之則亡。《詩》⑾雲:‘人⑿而無良,相怨壹方。’民怨其上,不遂⒀亡者,未之有也⒁。”
《王者》註釋
①齊桓公:春秋諸侯,五霸之主,姓姜,名小白。
②管仲:齊桓公的賢相,名夷吾,輔佐桓公成霸業。
③貴:認為……寶貴。
④非:非難,反對。
⑤蒼蒼莽莽:形容廣闊無邊。
⑥君:名詞作動詞,做……君主。
⑦與:親附,擁護愛戴;贊許,稱贊 。
⑧輔:輔佐,協助、幫助。
⑨非:非難,責怪。
⑩背:背棄,違背。
⑾《詩》:即《詩經》,四書五經之壹。
⑿人:這裏指統治者。
⒀遂:終究。
⒁未之有也,“之”:賓語前置,代詞,代不滅亡這件事。
《王者》譯文
齊桓公問管仲:“當君王的人,應把什麽當作最寶貴的?”(管仲回答)說:“應把天當作最寶貴的。”(於是)齊桓公仰起頭望著天。管仲說:“我所說的‘天’,不是廣闊無邊的天。給人民當君主(的人),要把百姓當作天。(對於壹個國家來說)百姓親附,(它)就可安寧;百姓輔助,(它)就能強盛;百姓反對,(它)就很危險;百姓背棄,(它)就要滅亡。《詩經》中說‘統治者如果不賢良,壹個地方的人民都會怨恨他。’ 百姓怨恨他們的君主,而最後不滅亡的政權,這是從來就沒有過的。”
《王者》解讀
通過齊桓公和管仲的對話,主要說明壹個國家的安危最終決定於人民。統治者只有以民為天,國家才能安定,才能發展,才能強大。反之,就有危險,甚至亡國。
《王者》出自《說苑》。《說苑》是西漢劉向撰。劉向,西漢時經學家,文學家,目錄學家,曾領校秘書,本書就是他校書時根據皇家藏書和民間圖籍,按類編輯的先秦至西漢的壹些歷史故事和傳說,並夾有作者的議論,借題發揮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帶有壹定的哲理性。原二十卷,後僅存五卷,大部分已經散佚,後經宋曾鞏搜輯,復為二十卷,每卷各有標目。二十卷的標目依次為:君道、臣術、建本、立節、貴德、復恩、政理、尊賢、正諫、敬慎、善說、奉使、權謀、至公、指武、談叢、雜言、辨物、修文、反質。分類纂輯先秦至漢代史事傳說,雜以議論,借以闡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倫理觀念。壹般以第—則或前數則為壹卷的大綱,雜引前人言論陳說本卷主旨,以下便用大量歷史上的實例加以證明。向又編有《新序》壹書,性質與此類似。
2. 蒲松齡有哪些文言文《促織》 譯文: 明朝宣德年間,皇室裏盛行鬥蟋蟀的遊戲,每年都要向民間征收。
這東西本來不是陜西出產的。有個華陰縣的縣官,想巴結上司,把壹只蟋蟀獻上去,上司試著讓它鬥了壹下,顯出了勇敢善鬥的才能,上級於是責令他經常供應。
縣官又把供應的差事派給各鄉的裏正。於是市上的那些遊手好閑的年輕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籠裝著餵養它,擡高它的價格;儲存起來,當作珍奇的貨物壹樣等待高價出售。
鄉裏的差役們狡猾刁詐,借這個機會向老百姓攤派費用,每攤派壹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幾戶人家破產。 縣裏有個叫成名的人,是個念書人,長期未考中秀才。
為人拘謹,不善說話,就被刁詐的小吏報到縣裏,叫他擔任裏正的差事。他想盡方法還是擺脫不掉(任裏正這差事)。
不到壹年,微薄的家產都受牽累賠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沒有抵償的錢,憂愁苦悶,想要尋死。
他妻子說:“死有什麽益處呢?不如自己去尋找,也許還有萬壹找到的希望。”成名認為這些話很對。
就早出晚歸,提著竹筒絲籠,在破墻腳下。荒草叢裏,挖石頭,掏大洞,各種辦法都用盡了,壹直沒有找到。
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合規格。縣官定了限期,嚴厲追逼,成名在十幾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兩條腿膿血淋漓,連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來覆去只想自殺。
這時,村裏來了個駝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預蔔兇吉。成名的妻子準備了禮錢去求神。
只見紅顏的少女和白發的老婆婆擠滿門口。成名的妻子走進巫婆的屋裏,只看見暗室拉著簾子,簾外擺著香案。
求神的人在香爐上上香,拜了又拜。巫婆在旁邊望著空中替他們禱告,嘴唇壹張壹合,不知在說些什麽。
大家都肅敬地站著聽。壹會兒,室內丟壹張紙條出來,那上面就寫著求神的人心中所想問的事情,沒有絲毫差錯。
成名的妻子把錢放在案上,像前邊的人壹樣燒香跪拜。約壹頓飯的工夫,簾子動了,壹片紙拋落下來了。
拾起壹看,並不是字,而是壹幅畫,當中繪著殿閣,就像寺院壹樣;(殿閣)後面的山腳下,橫著壹些奇形怪狀的石頭,長著壹叢叢荊棘,壹只青麻頭蟋蟀伏在那裏;旁邊有壹只癩蛤蟆,就好像要跳起來的樣子。她展開看了壹陣,不懂什麽意思。
但是看到上面畫著蟋蟀,正跟自己的心事暗合,就把紙片折疊好裝起來,回家後交給成名看。 成名反復思索,莫非是指給我捉蟋蟀的地方嗎?細看圖上面的景物,和村東的大佛閣很相像。
於是他就忍痛爬起來,扶著杖,拿著圖來到寺廟的後面,(看到)有壹座古墳高高隆起。成名沿著古墳向前走,只見壹塊塊石頭,好像魚鱗似的排列著,真像畫中的壹樣。
他於是在野草中壹面側耳細聽壹面慢走,好像在找壹根針和壹粒小芥菜子似的;然而心力、視力、耳力都用盡了,結果還是壹點蟋蟀的蹤跡響聲都沒有。他正用心探索著,突然壹只癩蛤蟆跳過去了。
成名更加驚奇了,急忙去追它,癩蛤蟆(已經)跳入草中。他便跟著蛤蟆的蹤跡,分開叢草去尋找,只見壹只蟋蟀叭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撲過去捉它,蟋蟀跳進了石洞。
他用細草撩撥,蟋蟀不出來;又用竹筒取水灌進石洞裏,蟋蟀才出來,形狀極其俊美健壯。他便追趕著抓住了它。
仔細壹看,只見蟋蟀個兒大,尾巴長,青色的脖項,金黃色的翅膀。成名特別高興,用籠子裝上提回家,全家慶賀,把它看得比價值連城的寶玉還珍貴,裝在盆子裏並且用蟹肉栗子粉餵它,愛護得周到極了,只等到了期限,拿它送到縣裏去繳差。
成名有個兒子,年九歲,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開盆子來看。蟋蟀壹下子跳出來了,快得來不及捕捉。
等抓到手後,(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壹會兒就死了。孩子害怕了,就哭著告訴媽媽,媽媽聽了,(嚇得)面色灰白,大驚說:“禍根,妳的死期到了!妳爸爸回來,自然會跟妳算帳!”孩子哭著跑了。
不多時,成名回來了,聽了妻子的話,全身好像蓋上冰雪壹樣。怒氣沖沖地去找兒子,兒子無影無蹤不知到哪裏去了。
後來在井裏找到他的屍體,於是怒氣立刻化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絕。夫妻二人對著墻角流淚哭泣,茅屋裏沒有炊煙,面對面坐著不說壹句話,不再有壹點生趣。
直到傍晚時,才拿上草席準備把孩子埋葬。夫妻走近壹摸,還有壹絲微弱的氣息。
他們高興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裏孩子又蘇醒過來。夫妻二人心裏稍稍寬慰壹些,但是孩子神氣呆呆的,氣息微弱,只想睡覺。
成名回頭看到蟋蟀籠空著,就急得氣也吐不出,話也說不上來,也不再把兒子放在心上了,從晚上到天明,連眼睛也沒合壹下。東方的太陽已經升起來了,他還直挺挺地躺在床上發愁。
他忽然聽到門外有蟋蟀的叫聲,吃驚地起來細看時,那只蟋蟀仿佛還在。他高興得動手捉它,那蟋蟀壹跳就走了,跳得非常快。
他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蕩蕩地好像沒有什麽東西;手剛舉起,卻又遠遠地跳開了。成名急忙追它,轉過墻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
他東張西望,四下尋找,才看見蟋蟀趴在墻壁上。成名仔細看它,個兒短小,黑紅色,立刻覺得它不象先前那只。
成名因它個兒小,看不上。(成名)仍不住地來回尋找,找他所追捕的那只。
(這時)墻壁上的那。
3. 王者之法文言文翻譯奉行王道的君主的法度:規定好賦稅等級,管理好民眾事務,管理好萬物,這是用來養育億萬民眾的。
對於農田,按收入的十分之壹征稅;對於關卡和集市,進行檢查而不征稅;對於山林湖堤,按時封閉和開放而不收稅。考察土地的肥瘠來分別征稅,區別道路的遠近來收取貢品。
使財物、糧米流通,沒有滯留積壓;使各地互通有無來供給對方,四海之內就像壹家人壹樣。所以近處的人不隱藏自己的才能,遠處的人不厭惡奔走的勞苦,即使是幽遠偏僻的國家,也無不樂於前來歸附百聽從役使。
這種君主叫做人民的師表。這就是奉行王道的君主所實行的法度。
4. 蒲松齡有哪些文言文《狼》原文:
壹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壹狼得骨止,壹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壹狼徑去,其壹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壹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編輯本段]翻譯:
壹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裏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壹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壹只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壹樣壹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後壹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裏有壹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裏,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夫。
壹會兒,壹只狼徑直走開了,另壹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另壹只狼正在柴草堆裏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後面。身子已經鉆進去了壹半,只露出 *** 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後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壹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5. 文言文王者何貴1、(1)王者何貴?
賓語前置句(疑問句賓語前置)
(2)所謂天者,非謂蒼蒼茫茫之天也。
判斷句(非引導的否定形式的判斷句)
2、“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背之則亡”。
譯文:百姓幫助他就安定;輔佐他就強大;責怪他就危險;背叛他就滅亡。
3、請把管仲的“君人者,以百姓為天”的思想,用四字短語來概括:
民貴君輕
4、《曹劌論戰》中哪壹句話與“君人者,以百姓為天”相吻合?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這都是壹種民本思想。
6. 王者榮耀臺詞翻譯文言文個人整理的。
心懷不懼,才能翺翔於天際。
——趙雲《王者榮耀》
壹篇詩,壹鬥酒,壹曲長歌,壹劍天涯。
——李白《王者榮耀》
身為男人,無法讓步的有兩件事:勝利和小喬!
——周瑜《王者榮耀》
離家太遠會忘記故鄉,殺人太多會忘掉自己。
——花木蘭《王者榮耀》
花有再開的那天,人有重逢的時候嗎?
——貂蟬《王者榮耀》
風會帶走妳曾經存在的證明。
——虞姬《王者榮耀》
花會枯萎,愛永不雕零。
——小喬《王者榮耀》
生在黑暗,行向光明。
——白起《王者榮耀》
抱歉,剛見面就得說再見。
——花木蘭《王者榮耀》
為什麽會痛苦,壹直微笑就好了。
——妲己《王者榮耀》
傷心不是哭的理由,傻才是
——張良《王者榮耀》
妳們這種前赴後繼送死的勇氣,令人欽佩。
——周瑜《王者榮耀》
逃避不能解決戰爭,只會解決妳自己。
——花木蘭《王者榮耀》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王者榮耀》
光明,制造瞎子
——後羿《王者榮耀》
想活命嗎?請跟著我。
——花木蘭《王者榮耀》
沒有心,就不會受傷。
7. 翻譯文言文選文
蒲留仙先生《聊齋誌異》,用筆精簡,寓意處全無跡相,蓋脫胎於諸子,非僅抗於左史、龍門①也。相傳先生居鄉裏,落拓無偶,性尤怪僻,為村中童子師,食貧自給,不求於人。作此書時,每臨晨攜壹大磁罌②,中貯苦茗,具淡巴菇③壹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陳蘆襯,坐於上,煙茗置身畔。見行道者過,必強執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渴則飲以茗,或奉以煙,必令暢談乃已。偶聞壹事,歸而粉飾之。如是二十余年,此書方告蕆④。故筆法超絕。 (鄒弢《三借廬筆談》)
註釋
(1)[左史、龍門]指左丘明和司馬遷。左丘明著《左傳》,司馬遷生於龍門。②[罌(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③[淡巴菇]煙草的舊音譯名。④[蕆(chǎn)]完成。
練習
1、解釋文中帶點的詞。
居( ) 於( ) 置( )
語( ) 是( ) 方( )
2、比較下列各組詞的不同意義。
①為 為村中童子師( ) ②故 故筆法超絕( )
凡為足下道者( ) 溫故而知新( )
3、用文的話概述《聊齋誌異》的特點:
4蒲松齡“筆法超絕”的原因是什麽?
閱讀提示
本文敘述了蒲松齡先生寫《聊齋誌異》時搜集素材的故事。
答案:1。在; 向; 放置; 動詞,說話; 這樣;才
2.為:擔任,動詞;
向,介詞。
故:所以,副詞;
舊的(知識),名詞。
3.用筆精簡,寓意處全無跡相,蓋脫胎於諸子,非僅抗於左史、龍門也
4.長期大量的從民間搜集整理素材
譯文
蒲松齡在作此書的時候,每天攜帶壹個大瓷器,裏面裝滿濃茶,並帶壹包煙草,放在行人路過的大道旁,下面用蘆席墊著,他自己坐在上面,將煙草擺在席子旁邊。見到走路的人經過,必定要拉住(他),和他說話。搜集奇異(的故事),講說離奇(的事情)。隨便(經過的)人們知道什麽(都可以);(路人)渴了,則恭恭敬敬地請人喝茶,或恭敬地奉上煙草,壹定要使路人盡興方才讓其停止。偶然聽到某壹件事,回家以後就加以粉飾加工。像這樣經歷了二十余年,《聊齋誌異》這本書才告完成。
8. 蒲松齡不死藥翻譯和原文原文
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謁者操以入。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曰:“可。”因奪而食之。王怒,使人殺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說王曰:“臣問謁者,謁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無罪,而罪在謁者也。且客獻不死之藥,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藥也。王殺無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殺。
譯文
有人給楚王獻長生不老的藥,傳遞人拿著藥走入宮中。有個宮中衛士看見後問道:“這東西可以吃嗎?”答說:“是可以吃的。”衛士於是搶過來吃了下去。楚王為此甚為惱怒,就要殺死這個衛士。這個衛士托人向楚王解釋說:“我問傳達人,他告訴我說是可以吃的,我才拿過藥來吃下去,這事我沒有罪,有罪的乃是傳遞人。況且客人所獻的是長生不死藥,我吃了藥大王就殺我,這豈不成了喪死藥。大王殺死壹個沒有罪的臣子,就證明有人在欺騙大王。”楚王就放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