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妳了解下 西南科技大學 謝謝 加QQ284547537
學校位於中國科技城--四川省綿陽市,占地4086畝。校址原為清華大學綿陽分校。學校校舍建築面積90多萬平方米。校園綠樹成蔭,碧水環繞,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好地方。
學校現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科學生2.4萬余人。設有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文學與藝術學院、網絡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長虹信息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和體育學科部;在工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農學、管理學、教育學等8個學科,設有57個本科專業和3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已有3個專業開展聯合招生、獨立培養博士研究生。學校所有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和就業。學校有省部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9個,有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犯罪防控研究中心和四川循環經濟研究中心2個,科研機構20個。學校現有教職工2000多人,其中教師約1400人,有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600余人,從董事單位等聘任院士22人,有壹批博士生、碩士生導師和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科學理性、開放包容、彰顯卓越"的辦學理念和"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建校、和諧興校"的辦學指導思想,不斷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努力推進產學研結合辦學。學校成立了有省、市政府和與學校同處壹地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四川長虹電子集團公司、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四川九洲集團公司、西南自動化研究所、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等參加的校董事會。學校從董事單位聘任了壹批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學校教授、副教授,建立了壹支高水平、比較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學校與董事單位***建***享實驗室14個,總資產超過2億元。學校充分利用董事單位豐富且優質的人才、實驗設備和科研課題資源進行合作辦學,促進了學校快速發展和辦學水平的迅速提升。學校重視聽取專家的意見和開展學術活動,以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2001年以來,來校指導工作和進行學術活動的兩院院士100余人次。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10余個國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與加拿大勞倫丁大學合作建立了"中國西部遠距離教育中心"。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促教學,大力開展科研工作。目前學校承擔了國家"十五"攻關、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防科工委基金、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及部、省級和國際合作科研項目300余項。已獲國家級、省部級等獎勵210項。
近年來,學校黨委、行政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重視抓好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我校機器人小組在2004年7月參加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電視大賽榮獲冠軍和"最佳技術"獎,同時在2004年9月代表中國參加亞太地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奪得亞軍和"最佳技術"獎。我校學生在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電子設計大賽、機械創新設計大賽、飛利浦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等國家、省級比賽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校是四川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和四川省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
中央、省、市各級政府和領導對學校非常關心和支持。2001年10月26日、2002年10月26日,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同誌先後兩次率國務院有關部委領導來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李嵐清同誌還為學校題寫了校名。2005得5月31日,李嵐清同誌再次親臨我校,與廣大師生暢談"音樂·藝術·人生"。2003年12月12日,國務委員陳至立率教育部部長周濟等國務院有關部委領導來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2001年以來,來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的副部長、副省長以上的領導幹部40余批次,100余人次。
目前,學校正抓住西部大開發和綿陽科技城建設的歷史機遇,堅持觀念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提高質量為中心,以隊伍建設為根本,以體制創新為動力,不斷深化中央、省市***建體制,踐行"厚德、博學、篤行、創新"校訓,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服務全國,為把西南科技大學建設成為高水平的綜合性大學而努力奮鬥。
校訓"厚德、博學、篤行、創新"
關於對校訓"厚德、博學、篤行、創新"的說明
壹、厚德
"厚德"源自《周易大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意為:天體運行,永無已時,君子法天故應奮鬥不止;地勢平闊,贊育萬物,君子法地,故應兼容並包。其中"自強不息"即永遠奮鬥,勇敢面對自然和社會的挑戰,表現了中華民族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和拼博抗爭精神。"厚德載物"即包容萬物,以和為貴、以忍為高,表現了中華民族具有的寬廣胸襟和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中華民族正是以這種精神,在數千年發展中,雖屢遭挫折,歷經磨難,仍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努力進取,生生不息,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使自己昂首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二、博學
"博學"源自《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博學"乃華夏古今治學之基礎。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尤其強調治學"由博返約",認為:非"博大"無以至"精深"。按:當今大學教師亦當以"博學"為根基,對學生而言,"博學"更是其適應社會、服務民眾、報效祖國的根本。另外,從大學之辦學理念著眼,"博學"還兼有"厚德載物","兼容並包"之意,即壹所真正的大學就應當具有"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與恢宏氣度。
三、 篤行
"篤行"意即專心實行,認真實踐。源自《禮.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它體現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壹貫重視的"身體力行,言行壹致、修養踐履,求真務實"的民族精神。中國傳統道德特別註重:"言行壹致"、"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中國傳統教育尤其強調:"言傳身教"、"知行合壹"、"學以致用"。孔儒指出:"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荀子認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在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為建黨立國宗旨的當代中國,其大學教育更應繼續和經揚"修養踐履"、"知行合壹"這壹民族優秀傳統。
四、 創新
"創新",創新精神是人類奮發向上,自強不息,不斷進取和不斷超越自我的優秀品質。華夏祖先早在《禮記.大學》中就明確提出:"茍日新,日日新"這壹努力向上,積極進取的創新精神。可以說,人類歷史的演進,中國社會的發展都有賴於不斷超越自我的創新思維和百折不撓的改革創新精神。而大學,則正是繼承弘揚創新精神的神聖殿堂,正是孕育培養創新思想和創新人才的搖籃。
自:Club.ChinaRen.com
西南科技大學董事會成員單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教育廳
綿陽市人民政府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開發中心 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
四川長虹電子集團公司 四川九洲電器集團公司
長城特殊鋼公司 西南自動化研究所
綿陽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
四川礦山機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綿陽卷煙廠
東方汽輪機廠 四川玻纖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雙馬水泥(集團)有限公司 成都建材工業設計研究院
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四維瓷業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科技大學
董事會領導成員名單
自:Club.ChinaRen.com
董事長 柯尊平(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常務副董事長 楊泉明
吳 堅(西南科技大學名譽校長)
黃學玖
副董事長 倪潤峰
譚誌昕(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黨委副書記)
蕭泰順(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副總工程師)
林祥棣(西南科技大學名譽校長)
黃正良(綿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董 事
呂 欣(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人事教育部副部長)
王 欣(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軍訓處處長)
焦天佑(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院長)
鄔江(四川長虹電子集團公司執行副總裁)
張正貴(四川九洲電子集團公司董事長)
劉剛(西南自動化研究所所長)
陳浩(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所長)
武維宇(川投長城特殊鋼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聶兆和(綿陽市財政局局長)
趙光周(綿陽市教育局局長)
林新(綿陽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鄧權(綿陽卷煙廠廠長)
羅曉幹(四川礦山機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
楊萬嘉(四川玻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莫我明(東方汽輪機廠副廠長)
吳選民(成都建材工業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唐月明(四川雙馬水泥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陳宗雲(重慶四維瓷業股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