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或許不是中華文明起源地,那會在哪個地方?
李濟,第壹位挖掘考古遺址的中國學者,被稱為中國?考古學之父?,曾主持殷墟考古發掘,通過對安陽殷墟等考古發掘資料的研究,李濟認為中華文明起源地應該在中國北方、蒙古以及西伯利亞壹帶:
兩千年來中國的史學家,上了秦始皇的壹個大當,以為中國的民族及文化都是長城以南的事情?我們應當用我們的眼睛,用我們的腿,到長城以北去找中國古代史的資料,那裏有我們更老的老家。
壹直以來,在中國人傳統認知中,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根在黃河流域,而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卻認為長城以北?有我們更老的老家?,中華文明起源於長城以北,這壹結論無疑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那麽李濟這壹觀點是否正確呢?
1921年,在內蒙古赤峰東郊紅山地區,考古專家發現了壹座史前遺址,1955年被命名為紅山文化。上世紀70年代後,專家在周邊陸續發現了近千處遺址,尤其上世紀80年代後,在遼西發現的牛梁河遺址,出土了5000年前祭壇、女神廟、積石冢群址等,不僅把中華古代史的研究從黃河流域擴大到燕山以北的西遼河流域,而且將中華民族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通過整理研究,學者勾勒出紅山文化基本情況:以遼西牛河梁規模宏大的壇、廟、冢遺址群為中心,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淩河上遊,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裏,距今五六千年前左右,延續時間達2000年之久,是壹個初具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國祥:紅山文明形成於紅山文化晚期晚段,距今5300?5000年,是中華文明多元壹體格局中的重要壹元。紅山文化時期已出現中華文明傳承至今的天地崇拜、祖先崇拜、龍圖騰崇拜。
與後來的文明遺址相比,這壹系列遺址幾乎只缺少文字,具有比較成熟的文明特征,
李國祥認為紅山文化晚期進入文明社會,形成了紅山文明,距今5000余年,不過西方學者沒有承認紅山文明進入文明階段。
尤為重要的是,紅山文化遺址非常神秘,很可能與女媧、黃帝、龍的起源有關。
1981年,在遼寧淩源市與建平縣交界處的牛河梁地區,考古專家發現了壹座上古遺址(後命名為?牛河梁遺址?),距今5500年至5000年。經過挖掘整理,考古專家有了很多驚人的發現,其中就發現與摶土造人、女媧補天傳說有關的文物。
牛梁河遺址出土的?女神像?(見下圖),專家通過科學檢測發現,裏面存在肢骨被焚燒的骨灰痕跡,與摶土造人傳說非常相似。之所以這麽推測,是因為古人可能通過將骨頭融入泥土,期望復活某人,與後來中國?事死如生?的習俗非常接近。
《史記?三皇本紀》記載,女媧補天主要做了三件事,?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除了?聚蘆灰以止滔水?之外,其他兩件事都得到壹定程度的證實。
1,壹座16米高的金字塔上,擺放著1500個煉銅坩堝,擺放如此之高必然不是生產,而是為了與天溝通的祭祀,符合?煉五色石以補天?的細節。
2,在這座金字塔四周,考古專家挖出壹些古墓,其中出土了三只?無頭無尾無足?的玉龜,符合?斷鼇(ao)足以立四極?的傳說。
無論牛梁河遺址是不是女媧傳說的起源,但可以肯定的是,牛梁河遺址必然與中華文明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
通過考古確認,查海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原始部落遺址,距今已有7600年,加樹輪校正超過8000年,時間比紅山文化早壹個階段,這是中華文明的起步階段。
考古專家蘇秉琦:有最早的龍紋陶片、最早的玉器,是紅山文化的根系。中國文明起源,北方先邁了壹步,查海七、八千年的玉器就是證明。
更為重要的是,在查海遺址中,還發現了壹條中國考古發現最早的龍:石頭堆塑的壹條龍,全長19.7米,龍頭部最寬處約2米,呈昂首張口、彎身弓背狀(見下圖)。顯然,在顛覆?黃帝合符造龍?歷史之余,也揭開了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中國龍的形象。
作為中華文明的壹個精神象征,龍的意義不言自明,而查海遺址發現中華第壹龍,說明中華民族必然與查海先民有著深厚的淵源。上古時代,圖騰代表族群,往往只有失敗的或被威服的族群,才會使用別人的圖騰,因此查海先民的龍圖騰能夠流傳下來,說明我們可能是查海先民的後代。
我們都知道,?壹部中國史,半部玉文化?,玉文化深入中國方方面面,而在紅山文化中玉器種類繁多,制作精美,令人嘆為觀止。
歷史學教授雷廣臻研究發現,中國古文獻記載的黃帝圖騰(熊、龍、龜、雲、鳥),均有紅山文化玉器與之對應。
壹是熊。《史記》記載?黃帝為有熊?,班固《白虎通義》記載?黃帝有天下,號曰有熊?。在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中,不但出土了泥塑的熊下顎和熊掌殘體,還出土了雙熊頭三孔玉器。
二是龍。《史記》記載?軒轅,黃龍體?,聞壹多認為黃帝部落將大蛇視為神龍。查海遺址出土壹條?真龍?,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遺址的玉龍豬等,或許就是部落圖騰的反映。
三是龜。《國語》說?我姬氏出自天黿?。郭沫若先生認為黃帝的圖騰為天黿,即神龜。僅在牛梁河遺址中,迄今就出土了三只?無頭無尾無足?的玉龜。
四是雲。紅山文化的勾雲形玉器,學者考證認為部分造型應該源自天上的雲。
五是鳥。《國語》記載,黃帝之子十二姓中,有?人面鳥身者?,可能以鳥為圖騰。在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的墓葬中,確實出土了玉鳥。
在中國著名新石器時代的史前文化中,只有紅山文化(主要是玉器)與黃帝有這麽多的契合,顯然不是偶然。
或許,上古黃帝就是出自紅山文化,只不過?黃帝?是壹個部落酋長的固定稱號,在我們熟知的五帝之壹的黃帝這個人時期,他遷徙到了長城以南。
可見,紅山文化與中華文明存在明顯的傳承關系,因此不少學者指出中華文明源頭或在長城以北。
著名考古學家郭大順,曾先後主持了東山嘴、牛河梁等紅山文化重要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對於中華文明起源,與考古泰鬥蘇秉琦壹樣,他也認為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直根系?。所謂?直根系?,即紅山文化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主幹源頭地位。
如今30多年過去了,以牛河梁規模宏大的壇、廟、冢遺址群為中心的紅山文化是中華5000年文明的壹個實證,已經取得***識。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現在我們終於可以說,紅山文化是中華古文化的?直根系?。
通過目前考古發現來看,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壹,但究竟是不是?直根系?,或者如李濟所雲長城以北?有我們更老的老家?,還有待進壹步研究與考古發現。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黃河和長江流域也有驚人發現,比如河南距今9000余年的賈湖遺址、距今3800余年的二裏頭遺址,浙江距今5000余年的良渚文明,湖南距今7000年的城頭山遺址(中國最古老的城市)等,都在說明紅山文化應該不是中華文明單壹源頭或最主要源頭,中華文明起源是多元的,即?多元壹體?。